閱讀|為你,千千萬萬遍-追風箏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作者簡介 |

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阿富汗裔美籍小說家。1965年生於阿富汗喀布爾,父親為阿富汗外交官,母親在高中教授波斯語與歷史。1967年,由於父親的身分,在外交部協助下,一家遷移至巴黎。1980年,時值蘇聯入侵阿富汗,全家轉而前往美國,隨後獲得政治庇護。

心懷寫作的胡賽尼,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系,於1996年至2004年執業。《追風箏的孩子》是他第一本小說,當時他一邊行醫,一邊寫作;小說出版幾年後獲得高度評價,光在美國售出700萬冊以上。隨後的作品《燦爛千陽》《遠山的回音》也取得長久佳績。

胡賽尼長期關注阿富汗相關議題。2006年被任命為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他也成立非營利組織「卡勒德.胡賽尼基金會」,提供阿富汗人民人道協助。

他的小說多以阿富汗為背景,呈現蘇聯入侵、塔利班崛起的歷史,也讓全世界讀者能認識這群因為政權而流離失所的人們。書中反覆出現的主題是家庭,故事始環繞著愛與傷害、背叛與相信的人生信念。



我想這本書大概是我今年最久久難以忘懷的一本,除了它是我在培養閱讀習慣最初選擇的一本書之外,作者以第一人稱描述少年時期的阿米爾到中年的心路轉變,以及與哈山之間深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感。它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人性最深處的善與惡、勇氣與懦弱。故事中的每一個情節、每一個人物都深深打動了我。


為你,千千萬萬遍。


1.內心深處的友情與背叛

追風箏的那天,哈山誓言要幫阿米爾追到風箏,即使這代價是生命的破碎、無盡的謊言,哈山卻仍義無反顧。

阿米爾和哈山之間的友情是故事的核心,但這種友情卻因為阿米爾的自私和懦弱而變得複雜。哈山的忠誠和無私讓人感動,而阿米爾在關鍵時刻的背叛則讓人心痛不已。我讀到哈山為保護阿米爾而付出的巨大代價時,眼淚不禁湧上眼眶。阿米爾的選擇讓我憤怒,卻也讓我反思:在面對人生的重大選擇時,我們是否都有足夠的勇氣去做正確的事?

更何況那時候的阿米爾也還只是個孩子,這樣想想,其實連我們都沒有辦法輕易下決定了,在那個當下,阿米爾的選擇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我們都曾為了曾經做過的決定後悔過,也曾相信過時間會治癒一切,但是有的事情發生過了它就會像橫插在心裡的刺一樣,即便痊癒了仍然會有一道深深的疤痕在。


2.自我救贖之路

成年後的阿米爾為了贖罪回到阿富汗,這段旅程既是身體的,也是心靈的。在面對過去的種種錯誤和痛苦時,回想起當初哈山的義無反顧,他選擇了直面並嘗試修復。當阿米爾最終選擇拯救哈山的兒子索拉博,這不僅是對哈珊的救贖,更是對他自己的救贖。這讓我深深感受到,即使我們曾經犯下再大的錯誤,只要有勇氣去面對和改正,仍有機會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救贖。


卡勒德·胡賽尼的文字簡潔卻充滿力量,每一個細節、每一句對白都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他通過簡單的語言,傳達出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尤其是在描寫阿米爾內心的掙紮時,我仿佛能感受到他那種無法言喻的痛苦與悔恨。


它提醒我,無論在何時何地,友情、忠誠和救贖都是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正如哈山對阿米爾所說的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這句話不僅是對朋友的承諾,也是對人生的信仰。


《追風箏的孩子》是一部充滿情感和智慧的作品,它讓我反思過去、珍惜現在,也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這是一部值得每一個人用心去閱讀和感受的經典之作。難怪我在小紅書搜尋書單的時候,這本書一直都在很多人的推薦書單中。


為你,千千萬萬遍。


看完,我想對我自己的內心小孩也這麼說。

內容總結
追風箏的孩子
5
/5
我是一個SOHO的平面設計師,INFJ人,紀錄生活點滴,看過的好書分享,希望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在日常偶爾會陷入迷茫的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有人一同分享。 cjessie1128@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父親曾說自己是貝里˙艾倫,母親是哈莉。
Thumbnail
凱斯.哈林是美國的一位新普普藝術家,↓是他的簡介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7%B1%E6%96%AF%C2%B7%E5%93%88%E6%9E%97 ↑這次創作的主題來源
Thumbnail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在花東地區出生長大,對於胡德夫這首《太平洋的風》,應該會跟我一樣有感。
Thumbnail
三年來,個人有幸以第一時間書評、持續追蹤報導,傳遞此書的消息,並期待推波中文版之早日問世。 在此提供此書英文版的最新訊息,與英、美書評解讀,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Thumbnail
好書總能對應迥異又複雜的歷史情境,我遺憾書已經絕版,阿拉伯猶太人的夾縫處境和富察何其類似,一個在台灣做出版的中國編輯,我希望富察能早日歸來,在台灣這塊自由土地上,將這本書重刷再版。 ​ ​
03/14/2014 追風箏的孩子 一本368頁的書。 一頁接著一頁,就這樣,不能停止的,一天讀完了。 即使後天我就要參加國家考試了,仍不能阻止我讀完這本書的念頭。 內容平淡的沒有懸疑,也沒有激情或煽情,但反而讓我不自止的閱讀下去。 塔利班神學士的描述,活躍於紙上但不驚悚。 讓讀者可以
Thumbnail
伊朗離我們太遠了,對於曾發生在那裡的政變,動亂,大屠殺, 在極權專政統治國家下的人民生活日常,知道的很少。 一九七九年,伊朗發生革命,巴勒維國王逃跑, 帶著激進宗教色彩上台的伊斯蘭共和黨嚴厲打壓異己, 並且對於文化與藝術創作實施審查。 芭霍兒一家人住德黑蘭的大宅,她的父親是製作傳統樂器的知
Thumbnail
《遠山的回音》是著名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繼其享譽國際的小說《追風箏的孩子》後所撰的第三本創作。遠山的回音故事背景一樣設定在阿富汗,講述一對情感深厚的兄妹因為父親在生活的壓迫下不得已決定將妹妹賣給富人而自小被迫分離而展開的故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父親曾說自己是貝里˙艾倫,母親是哈莉。
Thumbnail
凱斯.哈林是美國的一位新普普藝術家,↓是他的簡介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7%B1%E6%96%AF%C2%B7%E5%93%88%E6%9E%97 ↑這次創作的主題來源
Thumbnail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在花東地區出生長大,對於胡德夫這首《太平洋的風》,應該會跟我一樣有感。
Thumbnail
三年來,個人有幸以第一時間書評、持續追蹤報導,傳遞此書的消息,並期待推波中文版之早日問世。 在此提供此書英文版的最新訊息,與英、美書評解讀,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Thumbnail
好書總能對應迥異又複雜的歷史情境,我遺憾書已經絕版,阿拉伯猶太人的夾縫處境和富察何其類似,一個在台灣做出版的中國編輯,我希望富察能早日歸來,在台灣這塊自由土地上,將這本書重刷再版。 ​ ​
03/14/2014 追風箏的孩子 一本368頁的書。 一頁接著一頁,就這樣,不能停止的,一天讀完了。 即使後天我就要參加國家考試了,仍不能阻止我讀完這本書的念頭。 內容平淡的沒有懸疑,也沒有激情或煽情,但反而讓我不自止的閱讀下去。 塔利班神學士的描述,活躍於紙上但不驚悚。 讓讀者可以
Thumbnail
伊朗離我們太遠了,對於曾發生在那裡的政變,動亂,大屠殺, 在極權專政統治國家下的人民生活日常,知道的很少。 一九七九年,伊朗發生革命,巴勒維國王逃跑, 帶著激進宗教色彩上台的伊斯蘭共和黨嚴厲打壓異己, 並且對於文化與藝術創作實施審查。 芭霍兒一家人住德黑蘭的大宅,她的父親是製作傳統樂器的知
Thumbnail
《遠山的回音》是著名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繼其享譽國際的小說《追風箏的孩子》後所撰的第三本創作。遠山的回音故事背景一樣設定在阿富汗,講述一對情感深厚的兄妹因為父親在生活的壓迫下不得已決定將妹妹賣給富人而自小被迫分離而展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