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台灣土地|探索關廟的小吃與文化

認識一座地方,最直接的方式莫過於品嚐當地的小吃。


關廟,這個地方以鳳梨、竹筍和關廟麵聞名。旅程的一開始,就開始一路吃,鳳梨酥的香脆(獨領鳳燒: 鳳梨酥禮盒關廟鐵金剛鳳梨酥)、鳳梨冰茶的清涼、鳳梨麵包的軟綿(布雷夫 手作烘焙),餵飽我的五臟廟。除此之外,巷弄裡也隱藏不少美食。在松仔腳,有一間小吃店的招牌是黃金水餃。將煮熟的水餃放入鍋中和蛋一起煎,結合了水餃的飽滿餡料和煎蛋的香酥口感,金黃色的外皮包裹著多汁的餡料,在口中爆發出豐富的層次感。


獨領鳳燒:鳳梨酥包裝,結合桃園三結義和財神爺故事



除了吃以外,這次的走讀主題也圍繞著地方營造。由導覽員許玓維,帶我們認識關廟。而就如同許多年輕人一樣,她高中畢業後就離開家鄉,到外地求學、工作,再輾轉回到家鄉,可能是因為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讓她在過程中認識自己並找會對家鄉的認同。剛開始是因為畫了宋江陣臉譜而和宋江陣打面結緣,進行相關文史考據及社區訪談,後來將這個技藝推廣到一個程度後,才開始染織計畫。



在拜訪許玓維所創立的「一朵花文創工作室」,我看到鳳梨的另一種可能—鳳梨纖維。看似無用的鳳梨葉,經過巧手及湯匙凹揉,將鳳梨葉片上的蠟和葉肉刮除,再經過清洗,留下白白的細絲,接著拿到陽光下曝曬,而每片葉子只能取出一些纖維,後面還要經過捻線、染色,才能製作成提袋、衣服等,許多社區媽媽們也會一同來參與和協助。



曝曬中的鳳梨纖維




竹編是關廟的另一個縮影,新光社區的寶哥提到,以前當老師一個月才只有八千元,但是做竹編一個月可以有六萬元的收入,關廟曾是竹編工藝的重鎮,竹編製品遠銷各地。因此那時候的關廟人買房子、開好車是基本配備。然而,隨著塑膠產品開始普及化,這些工藝也逐漸沒落,但在寶哥的工作室還是可以看見竹編器具及房子。



而新光社區如今的最大特色則是彩繪牆面,將原本平凡的巷弄點綴得色彩斑斕。寶哥返鄉時,看到記憶中的那條溪的生態已經消失,社區環境大不如前,因此希望透過最直接的外在改變,透過社區居民及外人一起協力,一同彩繪牆面,每一幅畫就是一則故事,訴說著這片土地的歷史和文化。卻也意外發現彩繪後的牆面附近小黑蚊少了很多,因為藍綠藻無法附著在牆面上,因而加速促成彩繪村的出現。


寶哥口中的那條溪


彩繪村的一隅


新光里舊地名叫做嗊哩


漂亮的老房子


小門讓人們出門要低頭,在外低調不要隨意和人吵架


不論是玓維還是寶哥,因為一些契機而在社區開始努力,而這些累積也為社區種下了一顆希望的種子,到現在帶著越來越多的社區夥伴一起做,讓這個地方多了生機還有商機。雖然過程中仍遇到許多挑戰,但就是且走且看,關關難過關關過。




山西宮是關廟最熱鬧的地方,市場、小吃都在附近


漂亮的老房子


最後,感謝南區青聚點-屏東智慧農業學校舉辦之見習走讀活動,讓我有機會聽到這麼多故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