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8日搭乘長榮航空BR106到日本九州福岡機場,雖然出發延誤,但到達日本當地時間才12點15分比預定時間晚了30分鐘而已,從機場直奔熊本縣山鹿市老街已經是下午2點35分,不知道是平日還是下午時間路上遊客不多,為了看久一點直接去今日主角「八千代座」。
根據官方資料,八千代座建於明治時期1910年,山鹿商人們為發展當地,決定組成公會,募集籌建資金興建歌舞伎劇場。
完工後,不管是歌舞伎、浪花節、新劇、邦樂、古典樂等,甚至小學的發表會都曾在此地舉辦。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電視、電影的興起,人們的娛樂開始多樣化;這樣的變遷,使得八千代座不得不於1973年(昭和48年)停止營業,1980年(昭和55年)捐贈給山鹿市。
票價一般大人530日元、中小學生為270日元,當然也是這座古蹟的維護基金。
走進建築物,面對舞台,雙樓層ㄇ字型座位區,因為是修復建築,歷史資料顯示此為木造2層建築、正面寬度為29.49m、深度35.40m、總樓地板面積1487.4平方公尺。前舞台正面寬度13.38m、深度10.50m、旋轉舞台直徑8.45m、收容人數 約650名。
除了舞台外,周圍的廣告看板也相當搶眼,可能比起舞台本身更為搶眼,看得出來一格一格都是附近商家的廣告,可以感受到當年商店街的盛況,以及此一舞台是當地相當重要的文化娛樂場所。
從舞台看向座位區,不得不說建築物本身採光與空氣流通真的好,完全沒有悶熱的感覺。
還發現一張當初山鹿警察署發布的觀劇守則,基本上就是「請安靜看戲,不要影響到別人」,如果不遵守會被命令退場。
沿著「見學指示牌」,走到舞台下方參觀內部旋轉舞台,是德國克虜伯鋼鐵公司的產品,在當年這個舞台軌道系統應該是相當先進,雖然還是要運用人力推動。
不得不說待了一下,除悶熱外還要低著頭避免撞到,稍稍體驗當初下方推動舞台的幕後人員辛勞。
說到老街就是吃喝與小物,直接上照片。
在山鹿老街看到傳統工藝品「山鹿燈籠」。
查了一下,當地有個山鹿燈籠祭典,祭典起源的說法有相當多種。最常見的說法是,景行天皇在巡視九州時,在加茂浦湖(現山鹿市內)遇上濃霧,因此迷失了方向。此時,當地居民拿起火把,將景行天皇一行人引導至了大宮神社。從此以後,火把逐漸變為燈籠,成為大宮神社的供奉品。
從此以後,居民們每年都會在行宮(現在的大宮神社)向天皇獻上燈火,以表祭祀。
直至室町時代,燈火慢慢地變成紙作金燈籠。隨後,女性頭戴金燈籠緩慢起舞的「山鹿燈籠舞」的誕生,也間接創造出了眾所皆知的千人燈籠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