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擁有妙麗的時光機就能解決所有煩惱嗎?|赤阪ACT劇場《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

【劇場】擁有妙麗的時光機就能解決所有煩惱嗎?|赤阪ACT劇場《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是我此生看過最好看的舞台劇,也是身為哈利波特鐵粉必須蓋章認證的完美續集!

《被詛咒的孩子》在2016年推出的時候,我就買過繁體中文版的劇本來看過,這是JK羅琳為哈利波特寫的第八集,講述哈利的二兒子阿不思和馬份的獨生子天蠍成為最好的朋友,他們同樣都活在父親的影子裡,並在掙扎中努力長出自己的模樣。

當年讀完劇本的時候覺得有點空洞,故事其實很精彩,而且擁有滿足所有哈波粉絲的彩蛋和細節,但畢竟是劇本對白,缺乏小說裡對細節的生動描寫,多年以後終於在東京看到了舞台劇,完全填補了當年的遺憾。

首先是表演,雖然全日語讓我聽得霧煞煞,但也讓我能更投入在純粹的視覺表演裡。


除了說不完、解不開、看不夠,讓人瞠目結舌的道具舞台特效(有風、有水又有火,簡直就是馬戲團+魔術劇場?),它創造的體驗也不會只集中在舞台上,而是環景在觀眾台的四周,甚至是天空!

不過我私心最喜歡的是斗篷的服裝設計,不知道使用了什麼結構的布料,它讓演員的動態就像大鵬展翅一樣,好像不用掃帚就有飛起來的魔法,很喜歡每次巫師們甩開斗篷的感覺(這件斗篷應該比霍格華茲的巫師袍還值得買)。然後令我印象深刻的表演,是愛哭鬼麥朵,她超級靈動又討人厭,卻又讓我真的好愛她!

raw-image

我很喜歡羅琳選擇「時光機」作為故事主軸,小時候就常常幻想如果擁有妙麗的時光機是不是就能解決很多人生的煩惱?羅琳應該知道有很多孩子都是這樣想,所以才寫了這故事吧?她告訴我們事出必有因,對錯都是相對的,既老套卻又很實在地說,當下才是最珍貴的。

我希望這個劇本永遠不要被翻拍成電影,劇場作為這個文本的呈現形式是最棒的方式,有機會一定要到倫敦好好體驗原汁原味的版本!

raw-image
即時更新 𝓕𝓸𝓵𝓵𝓸𝔀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
avatar-img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 𝓐𝓻𝓽
16會員
100內容數
上班是認真的專訪記者,下班是努力的小畫家。隨筆紀錄喜歡的展覽、空間或作品,分享採訪幕後的細思極恐。即時更新歡迎追蹤 IG @fainjinar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一個藝術家的風格歷程是線性地慢慢改變,而不是跳躍。因為賴純純作為藝術家的生命夠長,所以會想要有各種不同豐富的媒材和嘗試,與其說對她的抽象作品有共鳴,反倒是對她豐富的藝術生涯感到十分敬佩。
自從 2022 年看了台灣藝術家江賢二在「台東美術館」的個展後,就一直很被他作品中的光所打動;2025年來朝聖位在台東金樽的「江賢二藝術園區」,期待這樣的景點,甚至說是美術館,為台灣本土藝術家開拓更多可能性。
MinaLima是一組雙人設計師,曾經替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製作道具,包含霍格華茲通知信、劫盜地圖、阿茲卡班的通緝海報、布萊克家的壁紙,甚至魔法世界裡的各種讀物和刊物都是他們的作品,後來發展成一個很具特色及魔法氛圍的設計品牌。
一個藝術家的風格歷程是線性地慢慢改變,而不是跳躍。因為賴純純作為藝術家的生命夠長,所以會想要有各種不同豐富的媒材和嘗試,與其說對她的抽象作品有共鳴,反倒是對她豐富的藝術生涯感到十分敬佩。
自從 2022 年看了台灣藝術家江賢二在「台東美術館」的個展後,就一直很被他作品中的光所打動;2025年來朝聖位在台東金樽的「江賢二藝術園區」,期待這樣的景點,甚至說是美術館,為台灣本土藝術家開拓更多可能性。
MinaLima是一組雙人設計師,曾經替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製作道具,包含霍格華茲通知信、劫盜地圖、阿茲卡班的通緝海報、布萊克家的壁紙,甚至魔法世界裡的各種讀物和刊物都是他們的作品,後來發展成一個很具特色及魔法氛圍的設計品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上一篇文章當中,我們分享了 try! Swift Tokyo 的幾個精彩議程以及學習,本篇文章接續著研討會的技術話題,將從壓軸議程開始,與格友們分享我們對於 app 模組化以及架構的理解與學習,同時,我們也想分享幾個研討會的幕後花絮,一起來看看主辦方在活動規劃上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小巧思吧!
今年,vocus 的 iOS 工程師 YC 帶著技術交流(以及讓更多人認識 vocus)的使命,參與了今年的 try! Swift Tokyo 研討會,這系列的文章,我們將會分享研討會當中的精彩學習,還有那些網路上看不到的研討會體驗細節(讚嘆主辦方的用心)!
在上一篇文章當中,我們分享了 try! Swift Tokyo 的幾個精彩議程以及學習,本篇文章接續著研討會的技術話題,將從壓軸議程開始,與格友們分享我們對於 app 模組化以及架構的理解與學習,同時,我們也想分享幾個研討會的幕後花絮,一起來看看主辦方在活動規劃上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小巧思吧!
今年,vocus 的 iOS 工程師 YC 帶著技術交流(以及讓更多人認識 vocus)的使命,參與了今年的 try! Swift Tokyo 研討會,這系列的文章,我們將會分享研討會當中的精彩學習,還有那些網路上看不到的研討會體驗細節(讚嘆主辦方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