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1年再度造訪竹北這個城市,從GEOGLE地圖上發現有標示一條藍色的線條橫越過整個竹北市,最終匯入頭前溪出海,而隱約也發現線條旁有著不錯的步道設施,於是就搭高鐵抵達新竹站展開這趟認識豆子埔溪與竹北景點的旅行,
竹北與新竹市一溪(頭前溪)之隔,但在高鐵與科學園區的帶動下,成為全台翻新速度最快的城鎮,高聳的大樓建築完全改變了六家的地景,而短短二十年間人口總數達二十幾萬人,讓傳統生活型態有著劇烈改變,也沖淡了客家文化與民俗生活,過往歷史便只能在城鎮中裡的蛛絲馬跡中尋找。
六家因早期的頭前溪與鳳山溪未經整治,在每年春夏兩季帶來的大量降雨之下經常發生氾濫,前述自然環境的因素,致使竹北早期不利於進行農耕及各項活動,先民於是開鑿六張犁圳(現稱東興圳)灌溉三百七十多甲田,使六家地區兩百多年來搖曳著金黃稻浪風景,並成為台灣重要的米倉,而這樣景觀現在只能在東海里看見。
1988年新竹縣政府遷設於竹北並改制縣轄市,成為新竹縣的縣政中心,加上接連吸引大量高科技產業在竹北市進駐,人口成長從之前每年四、五千人開始倍數增加,各種商業活動在新興區(縣治一期、縣治二期、高鐵特定區)蓬勃發展讓六家從2000年後開始蛻變成一個新興區域。舊市區是以竹北火車站與天后宮附近地區為主,還保有些許傳統生活型態可供追尋。這裡舊稱豆仔埔,該地名稱之由來源於此地聚落位於新庄子圳上游,引水不易經開墾後僅能種植豆類,因此稱為「豆仔埔」。
豆仔埔溪是頭前溪的支流,因為它流經整個竹北市所以被稱為竹北的〝母親河〞。過去這條溪流因每到旱季就傳出魚群缺氧暴斃事件,及家戶汙水接管率太低與建商為了趕工偷排廢水,讓豆子埔溪惡臭一直被市民抗議,為此新竹縣政府2020年起辦理「豆子埔溪水環境及鄰近區域環境改善計畫」。而我看到的綠廊道就是計畫中的中上游(安溪寮橋至縣政一號橋)定位–都會水岸。整條溪的河岸步道走來是平緩舒適的,如果中下游河道中的水草能夠清除的話景觀會更好。
說起竹北溪流就得來談談這條舊名六張犁圳現稱東興圳的人工渠道,它與豆仔埔溪剛好一南一北流經竹北市大部分區域。
水源取自頭前溪從五座屋往前流到「水圓環」,再分左右兩條圳路,右邊是向西北至犁頭山麓的舊港圳,左邊是與頭前溪大致平行的東興圳。「水圓環」,是個準確分配水量獨特的分水工程,這漩渦式流轉力極強的分水汴讓人驚嘆古人的水利智慧。
水圳流至中游番仔寮「水汴頭」(現公三公園)後,分流為高圳、低圳、十五朗圳,三條水圳分流後到交大客家文化學院前再度合而為一繼續西流,然後穿過中山高涵洞後進入地下水道回歸至頭前溪。
低圳是東興圳的主幹,所以圳道就成為六家一路的中間分隔線,而後接上三圳合一的水道總長也才近四公里(到高速公路涵洞止),但可以看到一條漂亮的綠廊道與完善的水岸休憩設施,是值得推薦遊客走上一遭的。
距離高鐵竹北站不到1公里的「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是到竹北旅遊必然會打卡的景點,200多年前林孫檀氏家族渡海來台在竹北地區開墾農田所建立的客家聚落,嘉慶十年(1805年)林孫檀之子林象賢與林象明建立「忠孝堂」,因建成時間較林先坤在六張犁建的公廳晚,屋瓦較新而稱之為「新瓦屋」,聚落呈現六家農村居民生活寫照。
在此區的右前方穿過文興路往陽明交大客家文化學院走會抵達六家古厝群,則是訴說開鑿六張犁圳林先坤家族的故事(與林孫檀為同一家族,叔侄關係)。古厝群主要建物為問禮堂、大夫第、林家祠。建於1766年的大夫第,原為林家主要祭祀空間「善慶堂」,後因林先坤和林國寶都受封為「奉直大夫」,故改稱為大夫第。問禮堂的興建,源自於林國寶之子林秋華中鄉試武舉人,並豎立旗杆以張顯榮耀,不但作為林家議事公廳,亦與大夫第合稱南北雙廳。
2007年新竹縣政府公告大夫第等為歷史建築時,位於東興圳尾端的泉州厝汾陽堂亦列入,這棟建於1956年的三合院歲僅有六十幾年的歷史,但因被視為具有1950年代臺灣農村合院建築的代表性。
時代進步時建設是必要的,因此舊時代的物件就會因此在無意間被捨棄,在文化資產被重視的概念催生後,他們才能夠被保存下來做歷史的見證,雖然屈居在高聳大樓群中有些無奈,但就像十三伯公的際遇還是感到欣慰的,雖是共居於福佑宮但輪流背著值星帶,依舊可以守護田地與信徒,而舊家也遷移安置在新居旁,這些伯公們應該是滿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