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5|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學校歷史課堂中的「成人」途徑

格格的話

本系列「讀歷成人」主要討論歷史教學與人文教育(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之間的關係,礙於篇幅的限制,除了必要的舉例外,關於歷史知識內容的部分會比較少。若讀者對筆者在課堂上所授的知識內容較感興趣,請參閱沙龍中的「格格歷史」專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子:講座後的交流

raw-image

近日,筆者參加出版社所舉辦的打書小沙龍,內容主要是關於佛洛姆(Erich Fromm)(註一)學說的簡介。在演講中,講者提到了佛洛姆體系的特徵:對現代社會的批判力道很大,但於實際上如何去影響整體環境(培養愛的能力)總是有些語帶保留。確實,因為人格的養成終究取決於個人的意願、選擇與行動,所以我們並不能期待有什麼簡便的方法可以重塑整個社會的心理狀態。但於此同時,一個想法於筆者的心中油然而生:

除了家庭外,「學校」歷史課非常有可能是當今臺灣社會中,最有條件來去營造出「成人」氛圍的場域

筆者之所以這樣認為,主要有四個理由,以下分述之:

其一:必修與非主科化

目前在高中階段,歷史科分為三學期六學分的必修及後續選修。必修,代表不能跳過,換言之,也意味著能夠增加觸及的廣度。以筆者今年任教九個班為例,以每班約35人計算,至少能與300多位同學分享自己對歷史學科的想法。

至於非主科化的部分,則是因為近年開始的選考制度,許多大學校系不再採計社會科。誠然,這必定會使許多同學對歷史科的學習動機更加低落。但,它同時也讓教師在教學上不再如此受到大考的束縛。就筆者過去的教學經驗而言,相較於高一必修,教高二自然組時的教學內容以及考題就得以更加奔放,同學的接受程度也比較高。


其二:教學內容—通史(整體史)

在108課綱之下,目前教育部審定的課本基本上是採用「主題式」(註二)的編寫方式。這樣的敘事手法會讓特定議題顯得特別突出,如:原住民議題、移民議題等。筆者相信,這也是現今教育政策制定者所希望看到的方向。平心而論,「主體式」與「時代式」(註三)各有所長,以孰優孰劣來爭論,意義不大。不過何者更適合當今的教育需求,確實是一可以再討論的問題。但無論如何,不論是「主體式」或「時代式」,兩者仍然都具有時序講述的特性,都是能夠呈現一整體性的「通史」。能夠呈現人類隨時間變化的軌跡、能夠解釋我們為何會是現在的我們、能夠讓人們感受到自己是歷史洪流的一部分。

筆者以為,感知自身是整體人類歷史的一部分,絕對是「成人」的一項重要能力及條件。所謂「愛」「同理心」「換位思考」等概念,不正是我們透過時間洪流來與他人進行連結後的具體能力展現嗎?(註四)通史的學習價值,在筆者看來莫過於此。

其三:教學內容—人物(生命史)

除了意識到自己是整體的一部分外,「成人」的另一要點是認識「自我」,建立自身存在的主體性,了解自己的特別之處,發展自己的潛能。而這一切如何可能呢?自我雖本來就存在於人們身上,但並不會憑空突然冒出來。終究,人們仍需要模仿與比較來確認自己的定位。因此,找到讓自己「有感」的其他對象,不論是稱「偶像」或「反派」、「君子」或「小人」,就顯得特別重要。

而歷史中大量的人物生命故事,就是取之不盡的參考標的。事實上,不論是在大眾媒體或是教學現場中,人物故事往往引人入勝又賺人熱淚,是一個相對好發揮的主題。但在學校教育中,最大的問題便出在教學時數的不足😅,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教師對人物的介紹往往過於簡略而失真。況且若沒有足夠的細節資訊,恐怕也無法觸碰到同學們的內心。不幸中的大幸是,108課綱中有多元選修及彈性學習兩個時段可供教師運用,筆者認為藉此讓同學細讀自己感興趣的人物傳記,或是進行一個小人物研究,皆能對認識「自我」有相當的助益。

其四:教師訓練

最後,人文教育終歸要回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當然,在資訊發達且強調多元的現代,學生可以互動的對象已經擴大到了各種日韓偶像甚至Vtuber,但筆者仍然認為,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場域上所展現的氣質、神態,仍有其不可取代的影響力。

筆者曾經請教一位前輩,該如何當好一名高中老師?前輩回答:

做自己給學生看!

這是多麼棒的一句話!

我們不是要把孩子們改造成一個所謂的「理想」樣貌,而是真誠努力的向他們展示自己是如何活著的。就這方面來說,不就與歷史學科的「求真」特性不謀而合嗎?在學科的專業訓練中,我們極力避免先畫靶再射箭,努力追求外在客體的真實,反之,我們同樣能將這些技術運用在自己身上,排除自身的盲點與偏誤,盡可能的勾勒出真實的自我。

曾認真投入過人文研究的人就會曉得,這是一個追尋並表達自我的過程。

雖然老套了些但,筆者仍必須說,活出自我的人會有光,會不由自主地照亮他人。

這件事,是真的😉

總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

大部分人都會同意:「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註五),那麼,在這樣一個矛盾的時代中,我們又為何要走向教育這條道路呢?

也許,危機就是轉機,如同上文所提到的,雖然歷史科已逐漸邊緣化,但目前學科的定位、本身的內容特性以及賦予教師專業訓練,或許更有利於以下觀念的推行:如要「成人」,就需要打破相對性及二元性。體會何謂既是整體又是個體、宏觀而又微觀,既是主體而又是客體。雖不可能完美,卻能追求完整。

如果歷史學科得以存續是為了確認上天賦予的某些使命。我想大概就是這樣吧!


※註一:猶太裔美籍哲學家/精神分析師/,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主要批判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對大眾心理的不良影響,包括助長人們的破壞性及失去愛的能力。佛氏著作頗豐,代表作有《逃避自由》、《愛的藝術》等。近年來臺灣出版界對其作品的翻譯相當積極,繁中版持續增加中。

※註二:是108課綱的主要變革之一,將各單元聚焦於特定主題。以第一冊臺灣史為例,第一單元即為臺灣原住民史,一路從史前時期論述至當代的原住民族運動,意在突現原民逐漸喪失主體性並重新爭取的過程。

※註三:是108課綱以前的主要課本編寫方式,各單元以時代進行分期(不一定是斷代),以東亞史為例,通常第二單元為「秦漢大一統帝國」,意在呈現該時期的整體(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特徵。

※註四:漫畫《進擊的巨人》中,始祖尤彌爾所開創的「道路」是一個很好的比喻。

※註五: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名著《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的卷頭語,道盡現代性(modernity)的矛盾。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人文教育工作者 追求平凡中帶點不凡的人生 期許自己能夠為這個世界帶來一點正面的影響~雖妄想成一家之言 但不過是拾拾牙慧 懶散的自己若能藉由寫作來留下些什麼 那人生好像也就夠了~(嗯?😅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