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在線教育這些年,我對自己的 8 個重要提問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raw-image

我從 2015 年開始在投入在線教育產業,從英文這的垂直領域的類目開始做起,2017 年開始擔任台灣幾家學習平台的顧問,接著在 2019 年創立商業思維學院,這 6 年多的時間,我一直都在線上教育這個產業中活動,自己做產品,自己做內容,自己運營,也研究一些新的趨勢與技術。

在不同公司,不同階段,我扮演的角色不同,所以也有機會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在線教育這個產業。我自己覺得,不論是在線教育(Online Education),或者是所謂的教育科技(EdTech),其實都面臨了一些挑戰,同時也有一些本質性的問題得思考。這些問題我自己也還在探索,也還沒有答案,但我想可以跟大家分享與交流,或許我們有機會一起激盪出新的觀點。

Q1:「教會 “Learning how to learn” 到底有多難?」

教育產業的從業人員都知道,學習是一種習慣,我們必須要培養學習習慣,終身學習。但我們自己也知道這件事情永遠都是最困難的一件事,教會有學習動機的人,跟激發一個沒有學習動機的人,困難點是不同的。而讓一個有學習動機的人,能延續動機繼續往下學,持續三個月、一年,然後變成一個終身學習者的難度,通常是百倍困難的。

有人說建立習慣只需要 21 天,但我一直認為這並不是一個一次性的過程,不是你獲得一個認證後,終身都有效的。如果我逼你 21 天都要學習,從此以後你就會自發學習,那教育或學習這件事說實在的難度就沒那麼高了。

但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可以透過外部壓力,或者個人的短期目標建立起一些習慣,而一旦這個壓力消失或目標達成了,這個人還能維持這個習慣嗎?

回答這個問題時,你只要想想自己有哪些好習慣能持續超過 5 年的,而這些習慣中是否包含「學習」,我相信很多人都不能肯定自己是有這樣的習慣。

這個年代,跟 20 年前相比,我們每天接收到的訊息太多,有趣的資訊也太多,不像以前,每天回到家裡,我們接收資訊的來源主要是電視或書籍雜誌。你每天有一百種資源來源在分散你的注意力,讓你的注意力愈來愈分散,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習慣,轉眼之間又消失了。

要培養娛樂的習慣比較容易,因為那個過程對人來說是愉快的,而培養學習習慣的過程,對很多人來說是有些痛苦的,因為學習類產品與一般消費性產品有幾個不同點:

第一,對比消費性產品這種買回家馬上可以享受,消費者不需要再付出其他代價,教育類產品的消費者則需要付出時間,改變自己的習慣,消費者經常會有一種買回家後還要逼自己才行的頹喪感,這種頹喪感會讓很多人對學習產生排斥感。

第二,對於學習類產品來說,成效不容易出現在短期,除非是操作類的課程,否則一般很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持續性對學習類產品來說都是個挑戰,因為你得說服用戶有足夠的耐性,得持續學習一陣子,才會看到成效。而很多的用戶,耐性是不足的。

第三,消費性產品很多是滿足日常需求或者單純的享受,所以消費者不管如何都會有持續性的需求,但學習需求很多時候是源自於遭遇到問題,或有個目的在,而當他的問題被解決,或當他自認自己已經學完了,他就會離開,不論你的東西有多好,他都會覺得不需要了。你做得好或做得不夠好,客戶可能都會離開,這是讓人很沮喪,但卻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要建立學習習慣本身就不容易,要讓習慣持續則是加倍困難的,而身為教學者,我們需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建立學習習慣,學會如何學習,這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但怎麼做到,始終是個需要不斷嘗試的大難題。

Q2:「消費者到底是客人,還是學生?」

我曾經跟一些老師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們到底該把花錢來學習的這群人當客人還是學生?」

如果我把他們當客人,那似乎就要讓他們感到賓至如歸,要讓他們感到愉悅;但如果把對方當學生,我們就會有所要求,學生的本份是學習,而不是娛樂。身為老師,我們也有自己的本份在,我們有義務要激發學生動機,讓他們更願意投入學習,也有義務要引導學生用更有效方法進行學習。

我之前在線在英文平台任職時,曾經跟客服部門針對這個問題做過討論,那時我們面對的挑戰是客戶上課經常臨時取消,以及上課持續性不佳的問題。我跟客服部門說我們需要針對那些掉隊的客戶做一些處理,例如幫他們規劃上課時間,又例如讓他們知道臨時取消以及有一搭沒一搭的學習無助於他們把英文學好。

一開始客服部門告訴我:「客戶擁有自己決定的權力。」

我想了想問他:「你覺得客戶付錢給我們,他們想要獲得什麼?」

對方回答我:「想把英文學好啊。」

我接著問他:「那如果讓他自己決定的結果是不好的,他無法獲得他一開始要獲得的,而身為專家的我們又沒有提供他必要的協助,我們算是做好了嗎?」

對方說:「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想一下。」

不久之後,他說:「或許我們需要用其他方法協助客戶學習,重點要放在如何讓他獲得他希望獲得的成果,如果給他充足的自由但最後是學不好,那他的錢就白花了。而且還會覺得我們的產品不好,那不論從客戶服務跟商業成果來說都是不對的。」

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跟學院的學員傳達這個觀念,我說:「你們是因為有目標想實現,有問題想解決所以才來學院學習的,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學院的客戶,付了錢之後學得好學得不好的責任都在學院身上,那我們會給你合約上承諾的服務;但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學生,那請花時間認真學習,而當你投入時間在學習,願意投入時間討論與互動,過程中你會獲得遠多於合約上的資源,而且是遠超乎預期。」

在商業世界打滾多年,我也知道「教育客戶」是一種略顯狂妄的說法,但在教育這個產業中,如果無法有效的平衡「客戶」與「學生」這兩個角色,我們在這條路上會愈走愈辛苦。

我們會透過很多的教學設計想辦法燃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會透過遊戲化設計來提高學習的持續性與有趣程度,這些都是必要的,但我們永遠該提醒客戶,他是個學生,他有自己想解決的問題,有他的目標在,他自己,才是整個學習過程最當然的責任者。而學習者的責任,就是投入足夠的時間學習,不然別奢望問題會自動解決

學習的需求很多元,有些是娛樂或社交導向的,這部分或許學生的成分就沒那麼高,但專業類的學習,我們在服務好客戶之餘,還是得讓他為自己的學習負起責任來,這才是真正對學生有幫助的事。

Q3:「我們還要繼續跟著幾個頂尖老師學嗎?」

從接受教育開始,老師對我們來說都是知識上的權威,他們總是會有標準答案,說的事情也總是對的。

但在現在的世界裡,你會發現學生懂的東西可能比老師多,例如國中老師可能完全不懂得什麼是社群,什麼是數位行銷,但比較早接觸網路的學生們,他們從開始接觸網路起,對網路上的各種資訊來源都有所掌握,對資訊工具的使用也比老師們熟稔許多。老師能教學生的,可能是在學科知識上,但這些知識,學生其實在網路上也能找得到,網路上影片的說明,說不定還比老師講得清楚。

老師,在整個教學環境中,漸漸的不再是權威者,而是學習過程的引導者,他們不再靠腦袋裡面的知識來教學生,而是更懂得如何善用各種可獲取的資源來引導學生學習。

傳統學科的學習,每一年的變化性不會那麼大,所以老師或許只要持續吸收新知,投入一定比例的時間學習,通常還能支應教學的需求。但如果講授的是商業或科技領域相關的主題,變化的速度遠超乎想像,如果老師本身指教書而不學習,只要幾年的時間,他所講授的內容通常就不適用了。

現在有很多優秀的企業講師,他們都很努力在吸收新知,希望能與時俱進的更新自己的教學內容,這很好,但我們也必須要承認,當我們不是直接在實務中累積經驗時,你對新科技、新應用、新商業邏輯的體會一般都是不到位的。

上面這個評價,包含對我自己也是。我經常跟學院的學員說,我給的通常不是答案,而是一種思考架構或經驗分享,我不可能擁有無限的時間跟腦力搞懂每個產業,每家公司的問題,如果你們試圖從我身上獲得所有的答案,那肯定要讓你失望了,因為我沒有答案。

先前有個同學是醫療產業的,這是個特許行業,他來問我商業模式與行銷的問題,其實我根本是無法很精確回答的,當然了,如果給我一些時間研究這個產業,或許我能提出一些還算可靠的觀點。但我當下選擇找學院內其他在醫療行業待比較久的學員來回答他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在短短的 10 分鐘內就獲得解決了。比我自己回答來得更有效率也更精確。

又有個同學是二代接班,他來詢問關於接班過程的複雜與艱辛,我雖然服務過家族企業,也在第一份工作時接觸過很多傳產轉型或二代接班的 case,但我畢竟不是當事人,我能分享我過往的經驗,也會從各個層面提供一些想法與注意事項,這樣我也算是善盡老師的責任了。但我後來又找了幾個一樣是二代,而且在學院內學習比較久的同學一起聊,這些同學已經將我教的東西實踐在自己公司內,過程中也遭遇了一些問題。這些學員近期有實踐的經驗,他們的分享對這位二代來說或許更有價值。

老師的知識跟經驗都是有邊界的,我們必須得承認,而學習上,我們也要有正確的認知,一個好老師不是什麼都懂,也不是什麼問題都有答案,但他可以引導我們思考,可以分享他的經驗給我們。但如果要讓學習更有效,我們得學會跟同儕請教,在社群中與人交流,這會是一套面對未來的有效學習方法。

我目前想像的學習場域,必須兼具教學、共學與自學三種設計,這三者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教學,也就是傳統的老師來教學生,這一塊還是需要的,老師懂得搭鷹架,也能分享更多的經驗,但如前面所說,整體的佔比會減少,
共學,主要是跟同儕學習,以小組或群體為單位的形式進行,能有效的吸收更多觀點,也會讓學習者學會從身邊找答案,這是未來學習很重要的一環,
自學,如果一個人無法學會如何學,並且有足夠的自律能力讓自己持續學習,那學習就難以延續,他不會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他不會懂得如何透過學習來解決問題。

未來,只有教學的場域,肯定是跟不上時代變化的。

Q4:「如何兼顧學習有效性與規模化?」

在這個領域 6 年的時間,我見證過很多很棒的題目與商業模式,他們都克服了非常多問題才跨越了創業的死亡之谷,得以持續成長。而在教育創業這個領域中,我自己覺得有三個主要的問題得解決。

第一,學習有效性。學習的成效就像是我們所提供的教育產品對客戶的價值。如果學生上完課卻沒解決問題,或者學生覺得課程內容太爛,沒有收穫,又或者是學生玩全燃不起學習動機,所以課程買來後就放著,那我們的產品對客戶來說就是沒用的。但我在前面也提過了,要達到學習有效性這件事有多難。

很多創業團隊會採取的作法是找到更有號召力的老師,或者投入更大量的時間運課,期望透過好老師的號召力來提高課程的銷量與完課比例,這個做法會有效,但效果其實很有限,而且這是一種難以規模化的作法,因為老師的時間是稀缺資源,單位時間內他能指導的學生數量是有很明顯上限的。

第二,難以規模化。很多好的課程或教學體驗都是投入了大量的專業資源,尤其是老師、儀器、場地或專業的工作人員。一堂重實作、重討論的課程,一班可能只能收 30–40 的學生。就算是大師級的,體力也是有極限的,一年下來可以開幾次這樣的課程呢?考量了各種行政工作需要處理,一年能開個 30 班很了不起了。算起來,一年大約就是 1,000 位左右的學生數。養活一個老師或一個小團隊足夠了,但如果要規模化,老師將成為最大的限制資源。

你可能會說:「好的老師太少。」

但我想提出來的問題是:「我們為什麼要一直依賴特定老師?」

在前一個段落中我提到,老師不見得是學習過程中我們請益的唯一對象,老師更像是個引導者或學習鷹架的搭建者,而你從同儕的身上或許可以收穫更多。當學生討論或求教的對象不再跟著某個特定人,那這個學習資源就不會成為規模化的瓶頸點,一堂好的課程就可以造福到更多的人,就能做到有效的規模化。

舉個例子來說,學院去年第一次做產品經理的實戰課程,那次課程中我們花了大把的時間,只是指導 25 位同學就筋疲力盡了。過程的體驗很好,但我們並不希望這樣的好體驗只限於少部分學員,我們希望它能被規模化。今年我們大幅更改了這個實戰課程的運營方式,改成小組導向,課程內容提供發布,任務提前給,每一週都有明確作業需要繳交,我們搭好了學習的鷹架,今年類似的課程,我們可以指導的同學數量提升到 350 人,等於是 14 倍的規模。

而且我們相信,當我們再次優化後,一個梯次我們能指導的同學數量再翻一倍也沒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規模化,優先思考的可能是降低體驗,但我們一直努力在思考的反而是如何在有好體驗的同時,還能做到規模化,我們希望能兼顧,而不是取捨。於此同時,我們還得面對商業面的挑戰,簡單的說,我們的成長與資金,必須要能支撐我們想兼顧的貪心。

我們的解法是一種選擇,不見得就是唯一解,但為什麼我們要選擇這個路線呢?原因跟下面第六個問題「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有關,我就後面再講吧。

Q5:「做教育產品還是做平台?」

這個問題也是我先前當顧問時經常對創業團隊提問的問題,因為做教育產品,我們會更聚焦於對內容的掌握度,我們必須對內容的品質有把關能力,也要能對學習成效負擔起責任,而且當我們選擇做產品,通常就只能先切一個垂直領域,這樣內容、系統與營運流程等的搭配才會順暢(當然也有例外)。

而做平台,你會強調的是足夠多不同的內容,廣納不同的好課程好老師,這會比較容易建立起早期的流量,這兩者是定位問題,不是優劣問題。

學院現階段是先以教育產品切入,課程自己規劃,自己研製,系統也是盡可能搭著我們的課程來做,不過隨著目前老師的能力也是有邊界的,所以我們也會試著跟一些老師合作,但還是會跟老師溝通,他談論的內容必須圍繞著學院的核心觀點去設計。而為了增加觀點的多樣性,我們也會邀請很多業界專家來進行一次性的主題講座,讓學院在教育產品的定位之下,還可以廣納更多好觀點。

不過做教育產品或做平台就是定位問題,讓我們知道資源應該優先投注在哪,以及外界該如何來認識我們。規模大了之後,當然可以嘗試做更多,平台也可以切入垂直領域產品,垂直領域產品也可以往平台發展。

Q6:「科技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我本身是工程師出身,我一直很相信科技的力量,也寫過很多篇文章談論科技對世界的影響,而我在前一份工作中,也確實感受到科技對教育的力量。

傳統的認知裡,很多教育機構的訴求是科技「讓教育沒有時間與地域的限制」,主要的核心論點是線下轉線上這件事,科技一直被視為一種載體,一種網路媒介,科技在這過程一直被視為是輔助的角色,但我一直覺得這樣的思路窄化了科技的可能性。

我自己親眼看到演算法如何強化教學體驗,AI 又如何讓教學可以做到個性化,讓每個人都是按自己的步調與內容來學習,讓適性學習與因材施教真的有機會發生,線下的課堂,除非是家教班或超級小班制,否則這件事幾乎沒機會發生。

我也看到人臉識別又是如何即時的知道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狀況,並且同步給課堂中的老師。傳統的課堂中,一個老師就一雙眼睛,看了左邊就很難關注到右邊,跟一個學生對話就很難同時跟另一位學生互動,老師在教室中其實很難一次掌握到所有學生的狀況。但科技可以,線上課堂中,當所有學生都開著鏡頭,人臉識別可以很好的判別學生的狀態,並且整合後台數據後即時提供給老師,在老師的教學介面上可能會看到某位同學不在狀態內,需要適時提醒。

而學習數據在經過分析後又是如何有效地給予每個學習者精準的建議與回饋,前一段我所提到的學習數據,這些數據可能包含學習歷程,例如多久沒學習了,或者過往的學習中,有哪一塊的表現沒那麼好,傳統課堂的老師,很難靠人腦記憶這麼多資訊,也無從分析起。但科技可以,科技可以記錄下很多數據,而且做到快速且大量的分析,還不會記錯人’。所以不論是系統直接給予學生回饋,或者是老師給予回饋都會更精準。

當然了,科技有其邊界,例如缺乏人際互動的溫度,也無法感受情緒,更難以回答那些尚未被程式定義的問題,這些都還需要人工的參與才能做到好,但在思考科技的角色時。我認為應該思考如何善用科技來創造更好的教學過程,而不是將科技當成一個附屬品

Q7:「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曾有很多朋友問過我創辦商業思維學院的原因,也有很多的好朋友提供了很多好建議。我也知道我完全可以做更高單價,更高利潤,更低風險的商業模式,這方面的做法我在 2017–2019 年期間我就嘗試過了,也確實可以,短短的兩年,我當 freelancer 的收入就翻了 2–3 倍了,按我本來的計畫,我完全有把握可以兩年再翻倍,但我當初還是決定要做商業思維學院。

我想解決一個社會上亟待解決,但還沒有人有效解決方案的問題。

我認為商業思維的普及對台灣社會是大有幫助的,理解商業思維,你會更理解世界的運作邏輯,也會更明白商業的本質,在公司,你能更好的與老闆同事溝通,在人生路上,你運用商業思維也會愈活愈好。這是學願當時創辦的初衷。

要改變思維,需要長時間,一次又一次的互動溝通,一次次幫助他人釐清盲點,
要普及知識,我們得從基礎學起,有結構的學,而不能東一塊西一塊亂拼湊,
要能讓大家將所學用上,那要有情境,要實務上可行,不能只是理論,要能動手實作,不能只是聽講。

過去如果要提供這種水平的服務,收費不會便宜,可能都是 8–10 萬起跳的價格,但這樣的價格,只能做高端市場,無法做普及教育。要做普及教育,價格得更親民一些,但若要用這樣的價格來提供這麼高水平的服務,商業上的損益將是很大的挑戰。

所以我們第一年走的模式比較低風險,兩個員工,幾位兼職夥伴撐過了第一年,讓我們可以判斷若真的要做這件事,我們的風險可能會在哪。所以第二年,我們擴大了團隊,自建了系統,這是因為我們看見了這種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明明有門知識對所有人都重要,明明有些學習方法是更有效的,但因為資源稀缺或者找不出更低成本的方法,而導致成本居高不下。

我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希望商業思維被更多人視為必修課程,也希望我們的課程是多數人都負擔的起的費用。坦白說,這件事真的不容易,但我們一直很努力在解決。

到底什麼才是我們投身這個產業的原因?什麼才是我們真正想解決的問題?或許答案會改變,但初心還是要牢記,每當面臨商業決策時,這或許是一個很好的依據。

Q8:「如何衡量我們做得好不好?」

傳統的教育體制,在衡量一間學校的辦學成效時,通常看升學率,或者校友在社會上的成就或評價。那如果這個問題回過頭來問自己,我們的答案又是什麼呢?

是學員的續約率?活躍度?還是新增的會員數呢?或許從商業角度來看這些都是重要的。

但想想總覺得有點虛,會不會這些人其實只是喜歡我們,並不見得是因為我們對他有幫助。

往下進一步思考,會不會學習成效更接近我們重視的指標呢?但學習成效要如何衡量呢?我想到這兩年來學員們興高采烈地來告訴我們學院對他們的幫助時,他們是這麼說的。

很多人說他們的改變了,這些改變來自於心態與思維跟過往截然不同,看似是個小改變,但對他的人生來說卻是大有啟發的,
很多人說他成功轉換了跑道,從原先的崗位換到另一個新的職務上,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很多人在現在的工作崗位上看似有所發揮,但其實他的職涯有更多的可能性,不過他一直不敢跨出那一步,進學院的三個月,過去不敢做的現在都做了,
很多人本來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或者是十足的冒牌者心態,來到學院後,在同學們的鼓勵下好好的發揮自己,這才知道原來自己其實還不錯,
很多人在這環境中找到創業夥伴,發掘自己的天賦,深入認識自己,發現了很多很多的可能性….

我才發現,這些認真投入學習的人,他們受到的影響與鼓勵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成長,以及「職業成就」上的提升,是我們自己把學習成效這件事想的狹隘了。或許我們應該重視的不是學習成效,而是學員成功

如果我們鼓勵大家擁抱不一樣的生涯,為何我們要用職業成就單一面向的來衡量學習的有效性,以及辦學成效呢?如果我們要多面向的去看一個人的學習狀態,那又是另一個難題,但如果需要,我們會樂於面對這樣一個待解的問題。

投入在線教育領域多年,雖然還稱不上老兵,但也累積了一些經驗,做過純商業化的增長,也做過很具理想性的嘗試,兩種模式都帶給我很好的啟發,而我們正試圖從兩者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讓理念可以發芽,讓價值被更多的人看見。

上面這幾個問題有些我已經找到答案,有些則有暫時性的解答,有些則只有方向,但如果你對任何一部分感興趣,都歡迎跟我交流。

而學院的整體設計,也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提問而產生的,為什麼我們強調學習四隻腳:課程、引導者、社群、系統。

  • 課程是一切的基礎,我們必須要有好的內容讓大家的學習可以更有方向更具焦,但知識不會有唯一解,我們必須學會思辯,所以課程中我們都有設計思考提或課後任務;
  • 引導者最典型的角色就是老師,但我們認為一些資深的學習者本身也可以扮演引導者,而引導者不是給答案的人,他們只是協助跟引導大家思考,引導討論,並從中獲得學習的人;
  • 社群是我們的重要元素,社群不只是為了激活學習動機,也不是為了單純的人脈社交,而是因為社群的存在會強化學習成效,大家不需要圍繞著少數人學習,可以更廣泛的從身邊的人學習,只要我們將學習鷹架搭建好,成效會比聽老師講課更有效果;
  • 系統扮演的是科技的力量,而不是一個載具,過去一年我們先做的是打底工作,把基礎的系統搭建起來,而接著的一年,科技將成為驅動學習與成長的重要力量,我們一直相信科技能做更多。

這篇算是雜談,沒有太多的數據舉證,就是一些觀察,以及我們內心的信仰。

avatar-img
87會員
36內容數
這是 Gipi 的沙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