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25議程》上集 法治 邊境 外交政策

閱讀時間約 24 分鐘

第1章: 法治


特朗普(Donald J. Trump)在其總統任期內(2017-2021年)以及之後的政治活動中,對法治(Rule of Law)的政策和態度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以下是特朗普關於法治政策的主要特點及相關問題的總結:


1. 司法任命:強化保守派影響

特朗普法治政策最顯著的部分之一是通過任命保守派法官,特別是在聯邦法院和最高法院,來深刻影響美國司法體系。

  • 主要成就: 任命了三位保守派最高法院法官:尼爾·戈薩奇(Neil Gorsuch)、布雷特·卡瓦諾(Brett Kavanaugh)和艾米·科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 任命約230名聯邦法官,改變了聯邦法院的意識形態結構。
  • 相關爭議: 被批評使司法任命過於政治化,削弱了司法機構的獨立性。

2. 執法政策與刑事司法改革

  • 強硬執法政策: 強調“法律與秩序”(Law and Order),主張強化警察權力。 對抗“庇護城市”(Sanctuary Cities),試圖切斷這些城市的聯邦資金支持。 推行“零容忍政策”(Zero Tolerance Policy),導致大量移民家庭被強制分離。
  • 刑事司法改革: 簽署了《第一步法案》(First Step Act),對非暴力犯罪進行量刑改革,並提供囚犯早期釋放的機會。 該法案得到兩黨一定程度的支持,但仍被批評力度不足。

3. 與聯邦司法機構的緊張關係

特朗普與司法部和FBI等機構的關係充滿爭議,尤其是涉及到其個人及政治盟友的案件。

  • 對司法機構的批評: 多次批評司法部和FBI,指控其對自己進行“政治迫害”。 解僱多名高級官員,包括FBI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
  • 赦免行動: 利用總統赦免權赦免多名政治盟友,如邁克爾·弗林(Michael Flynn)和羅傑·斯通(Roger Stone)。 被指控利用赦免權為政治利益服務。

4. 打擊“深層政府”(Deep State)

特朗普經常提及“深層政府”,指控政府內部存在隱秘勢力試圖阻礙其政策推行。

在美國政治語境中,“深層政府”(Deep State)是一個具爭議性的術語,用來描述一個被認為由政府機構內的官僚和非民選官員所構成的網絡,其目的是影響政策或阻礙特定政治議程。該術語在唐納德·特朗普的政治演說和支持者的話語中尤為突出,用於形容一些官僚體制內的反對力量。

特朗普打擊“深層政府”的主要對象包括:

  1. 情報界與安全機構: 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指責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聯邦調查局(FBI)等情報和安全機構中的高級官員試圖通過調查和揭露其競選活動中的“通俄門”醜聞,削弱其政府的合法性。 例子:特朗普對2016年大選期間的“通俄調查”以及後續的穆勒報告多次表示強烈反對,認為這是一場政治鬥爭。
  2. 司法部與檢察機構: 特朗普批評司法部內部的一些高層官員,例如前司法部副部長羅德·羅森斯坦(Rod Rosenstein)和前FBI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認為他們故意製造政治壓力或不公平對待。 例子:特朗普在任內多次解僱與其政策或調查有牴觸的司法高官。
  3. 外交政策機構(如國務院): 特朗普對國務院的某些官僚持批評態度,認為他們在推行國際政策上與其“美國優先”的理念相矛盾。他尤其不滿一些外交官對其對烏克蘭政策的內部批評,並指責這些人阻礙他的外交計劃。 例子:烏克蘭電話門事件中,國務院多名官員成為彈劾調查的關鍵證人。
  4. 國防部與軍事高層: 特朗普曾多次批評軍方的高級領導,尤其是在與敘利亞和阿富汗等地的撤軍政策上。他認為有些軍事領導人試圖延續“無休止的戰爭”,並非按照民選總統的意願行事。 例子:特朗普與前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James Mattis)之間的分歧,以及後來的公開批評。
  5. 媒體與科技界(延伸意義): 雖然媒體和科技公司並不屬於“深層政府”的傳統定義,但特朗普經常將它們與“深層政府”聯繫起來,認為它們有系統性地扭曲信息,抹黑他的政策。 例子:特朗普批評推特、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台限制其言論,以及媒體機構(如CNN)對其的不利報導。
  6. 公共衛生官僚: 在COVID-19疫情期間,特朗普曾批評公共衛生機構內的官員,包括國家過敏症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認為他們在防疫政策上過於保守,並試圖製造恐慌以打擊經濟。

總結

特朗普和其支持者將“深層政府”視為一個試圖維持自身權力、反對改革的利益集團。這種說法在政治上引發了廣泛爭議,批評者認為這是一種分裂政治的策略,而支持者則認為此舉揭示了美國政府內部的結構性問題。

  • 支持者觀點: 認為特朗普試圖清理政府內部的腐敗力量。
  • 批評者觀點: 擔心此類言論可能削弱政府機構的公信力。

5. 民權與法治的緊張關係

特朗普的政策在某些情況下被認為侵犯了民權,與法治原則產生衝突。

  • 抗議活動的回應: 在2020年針對種族不公和警察暴力的抗議活動中,特朗普支持強硬鎮壓“騷亂”,甚至提議動用軍隊。 批評者認為此舉可能侵犯了憲法保障的言論與集會自由。
  • 移民政策的法律挑戰: 多項移民政策(如旅行禁令和邊境牆建設)被指控違憲,並遭遇多次法律挑戰。

6. 對選舉制度的影響

2020年大選後,特朗普拒絕承認敗選,多次聲稱選舉存在“舞弊”。這種言論和行為對美國民主制度和法治原則帶來了深遠影響。

  • 1月6日國會山事件: 其言論被認為煽動了國會山騷亂,引發對其行為合法性的廣泛質疑。
  • 對選舉結果的挑戰: 多次嘗試通過法律和政治手段推翻選舉結果,但未成功。

7. 長期影響與未來展望

特朗普的法治政策短期內加強了保守派在司法領域的影響,但也加劇了黨派對立和社會分裂。其政策及行為對美國民主和司法制度的長期影響,可能會在未來繼續引發辯論和研究。


總結而言,特朗普的法治政策側重於保守派價值觀的推廣,但對司法獨立、民權保障和民主制度的挑戰帶來了重大爭議。


第2章: 邊境

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其擔任美國總統期間(2017-2021年),實施了一系列旨在強化美墨邊境安全和移民控制的政策。這些政策引發了國內外的廣泛爭議,並對美國的移民體系產生了深遠影響。以下是特朗普邊境政策的主要內容和影響:


1. 修建美墨邊境牆

  • 特朗普的邊境政策最具象徵意義的舉措是推進建造美墨邊境牆。
  • 他在競選期間將建牆作為核心承諾,並聲稱墨西哥將為此埋單。然而,建牆資金最終來自美國國會和總統的緊急撥款計劃。
  • 進展情況: 在特朗普任期內,新建或翻修了大約450英里的邊境牆,主要集中在已有邊界基礎設施的地區。 建牆被批評為高成本且無法有效遏制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

2. 零容忍政策(Zero Tolerance Policy)

  • 實施時間:2018年
  • 該政策要求對所有非法入境的成人移民進行刑事起訴,導致許多家庭在邊境被強制分離。
  • 這一政策導致了數千名兒童與父母分開,被安置在拘留中心或寄養家庭中。
  • 影響與批評: 由於兒童拘留條件惡劣,該政策引發了國際輿論的強烈批評。 最終,由於各方壓力,特朗普於2018年簽署行政命令結束家庭分離政策,但許多被分離的家庭仍未完全團聚。

3. 暫停難民和移民計劃

  • 旅行禁令:特朗普發布行政命令,對多個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實施旅行禁令(後被稱為“穆斯林禁令”)。 影響:限制部分國家的公民進入美國,直接影響難民和簽證申請。
  • 難民政策:特朗普大幅削減美國接收難民的上限,將年度難民接收數量降至歷史最低。

4. 移民庇護政策的收緊

  • 移民保護議定書(MPP):該政策要求申請庇護的移民在墨西哥等待其案件的審理結果,這被稱為“留在墨西哥”政策。 後果:移民在等待期間面臨惡劣的生活環境和安全威脅。
  • 庇護限制:引入更嚴格的庇護資格審核程序,限制申請成功的可能性。

5. DACA(童年入境暫緩遣返)政策的變動

  • 特朗普試圖結束DACA,該計劃保護自童年時非法入境美國的移民(“追夢人”)免於被驅逐。
  • 法律挑戰:特朗普的行動被法院多次阻止,使DACA計劃得以暫時保留。

6. H-1B簽證改革

  • 特朗普收緊了H-1B工作簽證的申請規則,提高了技術工人的申請難度。
  • 該政策的目的是優先保護美國本土勞工,但也影響了科技公司和外籍專業人才。

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期間對H-1B簽證政策進行了多次改革,目的是加強對外國勞工簽證的管理,優先考慮美國公民的就業機會。以下是主要改革的概要及其影響:

1. 增加薪資門檻

特朗普政府提出將H-1B簽證申請的最低薪資要求提高,旨在防止企業以低薪聘用外國勞工,確保H-1B簽證持有者的薪資水準與美國本地員工相當。

影響:

  • 鼓勵企業招聘更高技能的外國專業人才。
  • 增加中小型企業申請H-1B的難度,特別是對於無法支付高薪資的企業。

2. 收緊審核程序

特朗普政府加強了對H-1B簽證的審核,包括:

  • 更嚴格的資格審查,確保申請者具備高水平技能。
  • 要求更多的證明文件來證明申請者的職位與其專業領域密切相關。

影響:

  • H-1B簽證的拒簽率明顯上升。
  • 企業在申請過程中面臨更多的行政挑戰。

3. 簽證配額分配優化

H-1B簽證的分配方式由隨機抽籤改為優先考慮高薪工作者和高學歷(例如持有美國碩士及以上學位)的申請者。

影響:

  • 增加高學歷人士的獲簽率。
  • 減少部分低薪及基層技術職位外國勞工的申請機會。

4. 縮減簽證有效期

對某些H-1B簽證申請者,簽證有效期縮短至一年,並要求頻繁續簽,以確認其是否仍符合資格。

影響:

  • 增加外國員工及其雇主的壓力和成本。
  • 減少一些企業利用H-1B簽證填補短期崗位的靈活性。

5. 限制外包企業

特朗普政府針對專門為其他公司提供人力資源外包的企業,採取了更嚴格的限制措施,包括要求外包公司提供詳細的客戶和合同資料。

影響:

  • 減少了外包公司濫用H-1B簽證的現象。
  • 使外包行業在美國的運營面臨更大的挑戰。

6. 疫情期間的額外限制

在新冠疫情期間,特朗普政府暫時中止了許多外國勞工簽證,包括H-1B,旨在保護美國勞動力市場。

影響:

  • 許多持H-1B簽證的專業人士及其家屬面臨居留和就業困境。
  • 部分美國企業因無法聘用國際專業人才而受到影響。

總結

特朗普的H-1B簽證改革在促進美國本地就業及防止簽證濫用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時也引發了企業和學術界的廣泛爭議,尤其是科技行業。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國專業人才進入美國的機會,可能對美國的創新和經濟競爭力產生長期影響。


政策影響與反思

  1. 支持者觀點: 認為這些政策有助於保護國家安全、減少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 提高了邊境的執法力度。
  2. 反對者觀點: 批評政策違反人道主義原則,特別是家庭分離和難民政策。 強調建牆和其他措施成本高昂且效果有限。
  3. 長期影響: 特朗普的邊境政策對美國的移民系統進行了重大重組,為繼任政府留下了複雜的移民挑戰。

總的來說,特朗普的邊境政策體現了強調國家安全和嚴格執法的執政理念,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引發了巨大爭議,對移民家庭和國際關係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3章: 外交政策

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外交政策在其擔任美國總統期間(2017-2021)受到廣泛關注,因其與以往美國總統的政策相比,展現了鮮明的特色與爭議性。以下是特朗普外交政策的主要特點和策略分析:

1. 「美國優先」戰略(America First)

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美國優先」原則,旨在保護美國的經濟利益、國家安全和主權。他認為美國過去的國際承諾損害了國內利益,因此推動更加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的政策。

  • 經濟保護主義:特朗普強調減少對外貿易赤字,重視美國製造業的復興,並採取關稅戰和貿易談判來實現這一目標。

--------------

特朗普的經濟保護主義詳述

唐納·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其總統任期內(2017-2021),採取了以「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為核心的經濟政策,強調經濟保護主義,試圖通過貿易政策、稅制改革及對外經濟政策來保護美國的製造業與經濟利益。以下是特朗普經濟保護主義的核心內容及影響:


1. 關稅政策與貿易戰

特朗普政府的經濟保護主義最顯著的特徵是其對進口產品施加高額關稅,尤其針對來自中國、歐盟、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產品。其目的是減少貿易逆差並刺激本土製造業的復甦。

  • 對華貿易戰: 從2018年起,美國開始對數千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目標包括鋼鐵、鋁、電子產品等。 特朗普指控中國進行「不公平貿易」,如盜竊知識產權、強迫技術轉讓,以及貨幣操縱。 反制措施導致中美之間進行數輪報復性關稅升級,最終在2020年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 其他關稅措施: 對來自歐盟的鋼鋁產品加徵關稅,理由是美國國家安全。 對墨西哥和加拿大提出汽車零部件的更嚴規則,以支持美國汽車製造業。

影響:

  • 美國消費者面臨更高的商品價格。
  • 美國出口行業受其他國家反制措施的打擊,例如農產品出口下降。
  • 美國製造業短期內有所增長,但長期投資環境不穩定。

2. 減少對全球化的依賴

特朗普主張重新審視並修訂美國參與的多邊貿易協定,目的是降低全球化帶來的經濟依賴。他退出或重新談判了以下協定:

  • 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特朗普認為TPP不利於美國工人利益,因此立即退出該協定。
  • 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取而代之的是《美墨加協議》(USMCA),引入了更高的工資規定和更嚴格的原產地規則。
  • 對世貿組織(WTO)的不滿: 特朗普批評WTO未能公平對待美國,並威脅退出該組織。

影響:

  • 多邊合作減弱,美國與盟友之間的經濟摩擦加劇。
  • 某些製造業回流,但與全球供應鏈的脫鉤進程緩慢。

3. 稅制改革與本土企業優先

特朗普通過《減稅與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推動了大規模稅改,目標是刺激本土企業的投資與就業:

  • 企業稅從35%降至21%。
  • 鼓勵美國企業將海外利潤匯回國內,通過一次性低稅率對儲備資金徵稅。

-----

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在其經濟政策中,鼓勵美國企業將海外利潤匯回國內,並採取了特殊的稅收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這項政策是其2017年簽署的《減稅與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 TCJA)中的一部分,旨在刺激經濟增長和增加國內投資。以下是對該政策的詳細分析:

政策背景

長期以來,美國的稅制對跨國企業在海外所獲得的利潤採取「全球徵稅制」,即使利潤未匯回國內,企業也面臨可能的稅務負擔。因此,許多美國企業選擇將海外利潤保留在境外,導致大約2.6萬億美元(截至2017年)被存放在海外,而未投入國內經濟。

政策核心

川普政府為了吸引這些資金回流,提出了一次性低稅率的稅收優惠措施

  1. 降低稅率:對企業過去累積的海外利潤進行一次性徵稅,稅率為: 現金和其他流動資產的稅率為15.5%; 非流動資產(如設備、廠房)的稅率為8%。
  2. 稅率豁免前提:這些稅率無需企業實際將資金匯回國內,即便利潤留在海外,也會按一次性稅率計算稅款。這種結構避免了稅收規避,並取消了企業囤積海外資金的激勵。
  3. 改變稅制結構:政策引入了「領土徵稅制」(Territorial Tax System),即只對企業在美國境內的收入徵稅,取消對海外利潤的重複徵稅。

政策目標

  1. 刺激國內投資:鼓勵企業將資金匯回美國,投入基建、研發或生產活動。
  2. 增強就業機會:促使企業在美國創造更多的高薪工作機會。
  3. 增加稅收收入:通過一次性徵稅,美國財政部得以短期內籌集可觀的收入,用以降低財政赤字。

政策成效與挑戰

成效

  1. 短期資金回流: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8年首季度,美國企業匯回了超過3000億美元海外利潤,為單季度最高。
  2. 刺激經濟活動:部分企業利用匯回資金進行了股東分紅、股票回購和資本支出。

挑戰與批評

  1. 資金用途受質疑:部分批評者指出,大量匯回資金並未用於創造就業或擴大生產,而是用於回饋股東。
  2. 政策效應有限:雖然短期內匯回資金激增,但在政策實施後,資金回流速度明顯放緩。
  3. 財政赤字:儘管一次性稅收增加收入,長期減稅政策對國家財政造成壓力,赤字水平持續上升。

結論

川普政府的這一政策成功地吸引了部分企業資金回流,對短期經濟增長起到了促進作用。然而,其長期效益以及對經濟結構的深遠影響仍存在爭議。批評者認為,政策更多地是股東收益的催化劑,而非真正推動生產力和就業率的核心驅動力。

-----------

影響:

  • 短期內美國企業投資增加。
  • 美國政府財政赤字擴大,長期可持續性遭到質疑。

4. 美國製造業復興計畫

特朗普的經濟保護主義核心在於振興美國製造業,包括:

  • 鼓勵企業回流至美國,為美國工人創造就業機會。
  • 將製造業與國家安全掛鉤,如在半導體、能源及國防工業的投資。

影響:

  • 製造業新增就業的增長速度有限,因為自動化和技術進步是更主要的因素。
  • 某些行業如能源(頁岩油和天然氣)受到政策扶持,但長期競爭力仍面臨挑戰。

5. 經濟保護主義的爭議

  • 支持者觀點: 認為特朗普的政策重新關注美國工人,減少全球化對美國中產階級的衝擊。 提高了部分製造業的競爭力和本土就業。
  • 批評者觀點: 關稅政策加重了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負擔。 破壞全球貿易規則,削弱了美國的國際領導地位。 短期經濟增長未能轉化為長期結構性改善。

總結

特朗普的經濟保護主義在短期內促進了某些行業的增長,但對全球經濟秩序造成了巨大影響。其政策加劇了美中對抗,並導致全球供應鏈的重新配置。然而,隨著保護主義的代價逐漸顯現,其長期效果仍然具有爭議。

------------

  • 減少軍事承諾:特朗普批評美國在全球的軍事承諾過於昂貴,推動撤回部分駐軍,要求盟友增加軍費分擔。

-----------

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在其擔任美國總統期間(2017年至2021年),推行了一系列旨在減少美國在全球軍事承諾的政策。這些政策體現了他「美國優先」的外交理念,重點放在減少對外干預和集中資源於國內發展。以下是其主要措施與影響的詳述:


1. 撤軍計畫

川普政府大幅減少美國在全球駐軍的規模,特別是在中東和阿富汗地區:

  • 阿富汗撤軍:川普於2020年與塔利班簽署《多哈協議》,承諾在條件允許下,分階段撤回所有美軍。到他卸任時,駐阿美軍人數已從約1.3萬減少到約2,500人。
  • 敘利亞撤軍:2019年,他下令撤出大部分駐敘利亞美軍,將重點轉向保護石油資源。此舉在國內外引發爭議,被批評可能損害對庫德族盟友的承諾。
  • 伊拉克撤軍:美軍在伊拉克的人數也大幅縮減,集中於反恐和培訓任務,而非大規模的駐軍行動。

2. 重新評估盟友關係

川普對盟友關係的重新審視體現在要求盟友承擔更多防務責任,減少美國的支出:

  • 北約(NATO)承擔分擔費用:川普多次批評北約成員國未能達到將國內生產總值(GDP)2%用於國防支出的目標,威脅若不改進,美國可能縮減對北約的支持。
  • 駐韓美軍費用爭議:川普要求韓國增加駐韓美軍的分攤費用,並警告若談判無果,可能減少駐軍規模。
  • 減少德國駐軍:2020年,他宣布將從德國撤出約12,000名士兵,理由是德國「沒有履行支付公平份額的義務」。

3. 對外軍事干預的克制

川普避免了許多潛在的軍事干預,包括:

  • 伊朗問題:儘管在2018年退出《伊朗核協議》,他仍避免對伊朗進行全面軍事攻擊,尤其是在2019年無人機被擊落事件中,他選擇取消已計畫的報復行動。
  • 朝鮮半島:川普偏向以外交方式解決朝鮮核問題,雖然結果有限,但避免了軍事衝突的升級。
  • 縮減反恐行動規模:他強調反恐應由地方政府承擔更多責任,減少美國直接參與的範圍。

4. 軍事資源的內部重點轉移

  • 川普將軍費集中於提升美軍現代化和應對大國競爭(如中國和俄羅斯),並減少在中東的長期駐軍和反恐行動。
  • 其政府推動增加國防預算,但更多用於更新武器裝備(如太空軍成立)和戰略威懾力,而非維持海外長期駐軍。

5. 政策影響與爭議

川普的減少軍事承諾政策引發了不同的評價:

  • 支持者觀點:認為此舉降低了美國的財政負擔,避免捲入「無休止的戰爭」,有助於專注於國內經濟和基礎建設。
  • 批評者觀點:一些批評者指出,撤軍可能削弱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並損害與盟友的信任。例如敘利亞撤軍被視為放棄了庫德族盟友,導致該地區的不穩定。

川普的減少軍事承諾政策標誌著美國外交和國防戰略的一個重大轉變。它反映了對過去干預政策的深刻反思,試圖在國內利益與國際承諾之間尋求新的平衡。

---------


2. 中美關係的對抗

特朗普政府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尤其在貿易、技術、地緣政治和人權問題上。

  • 貿易戰:特朗普指控中國在貿易中採取不公平行為,對中國輸美商品施加高額關稅,並要求重新談判貿易協定。
  • 技術封鎖:禁止華為、中興等中國科技企業進入美國市場,並試圖限制中國獲取先進技術。
  • 南海及台灣問題:特朗普政府加強對台軍售,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並批評中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

3. 挑戰多邊主義

特朗普對多邊機構和協議的批評及退出成為其外交政策的重要部分。

  • 退出協議: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伊朗核協議》等國際條約,認為這些協議對美國不公平。
  • 削弱國際機構:特朗普對世界衛生組織(WHO)、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等國際機構提出質疑,並威脅減少或停止資助。

4. 強調雙邊談判

特朗普偏好通過雙邊談判而非多邊框架解決國際問題。

  • 與北韓談判:特朗普三次會晤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試圖通過個人外交解決朝核問題,儘管未能實現實質性進展。
  • 中東和平進程:特朗普政府促成多個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建交(「亞伯拉罕協議」),但未解決巴以核心衝突。

5. 對俄政策的矛盾

特朗普在對俄羅斯的政策上表現出一定的矛盾。他個人與俄羅斯領導人普京關係密切,但其政府對俄羅斯採取了一些制裁措施。

  • 加強能源競爭:特朗普推動美國成為全球能源出口大國,減少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
  • 制裁俄羅斯:因俄羅斯干涉美國選舉及烏克蘭問題,特朗普政府多次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6. 中東政策

特朗普的中東政策高度集中於保護以色列和遏制伊朗影響力。

  • 耶路撒冷問題: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美國大使館遷至當地。
  • 退出伊朗核協議:恢復對伊朗的經濟制裁,試圖孤立伊朗政權。
  • 亞伯拉罕協議:推動阿聯酋、巴林等國與以色列建交,強調建立反伊朗聯盟。

7. 攻擊移民與國界安全

特朗普以加強國界控制作為其外交政策的一部分,尤其針對非法移民和跨國犯罪。

  • 墨西哥邊境:推動建設美墨邊境牆,並施壓墨西哥加強對非法移民的管控。
  • 移民禁令:對來自部分穆斯林國家的移民實施旅行禁令,稱其目的是為了打擊恐怖主義。

結語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在國際舞台上引發了激烈的爭議。他的「美國優先」策略試圖改變美國的全球角色,但也削弱了美國的國際盟友關係和多邊領導地位。在特朗普之後的美國外交政策中,這些改變仍對世界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avatar-img
4會員
364內容數
無聊攪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uh Tom的啦滴賽 的其他內容
6. **習近平與世界:2021年至今** 自從2021年以來,習近平在國際舞台上的表現,宛如一場永不停播的真人秀:場景時而是聯合國會議,時而是國際貿易談判,偶爾還會在「氣候變化舞台」上成為主角,說些對地球負責的話,雖然台下的歐洲觀眾還在偷算碳排放數字。 這幾年,習近平展示了一種令人折服的「
4. **步入中央:掌權時期(2007–2017)** 2007年,習近平的人生猶如一部超長劇情片終於進入了高潮,他正式邁入中國權力的核心地帶。這十年,他不僅在政治舞台上「C位出道」,更用一系列操作證明了什麼叫「王者歸來」。如果用網絡術語來形容這段時期,那就是:「他沒上台時,台下所有人都在搶麥
1. **習近平:中國權力之謎** 當代中國領袖習近平,就像一道又香又辣的川菜,讓人又愛又怕,但絕對無法忽視。說到權力,西方人可能會想到超級英雄電影中的大反派,拿著一個會發光的寶石威脅全宇宙;但在中國,權力比較像一盤麻辣火鍋——熱氣騰騰,燙嘴卻讓人欲罷不能。 習近平的權力之謎從哪來的?首先,
這本書《Xi》由 Kerry Brown 撰寫,是一部關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深度分析著作。全書探討習近平作為一名政治家的特質及其在中國共產黨和世界舞台上的角色。 書中分為多個章節,涵蓋了習近平的生平、早期經歷、浙江省的治理經驗、接掌黨中央的過程以及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響。作者透過對習近平政治思
14. 美國對習近平時代中國的戰略反應 美國對習近平時代中國的戰略反應:要不要「一起來玩」? 在美國面對習近平時代的中國時,這場大國遊戲就像一場沉浸式真人秀。觀眾們已經坐定,拿著爆米花,等著看這兩位「玩家」如何在國際舞台上鬥智鬥勇,既想扮演和平使者,又不忘插播一些充滿火藥味的小劇
10. 第七圈:確保中國的海洋周邊安全——西太平洋、印太地區及「四方安全對話」 大家好,歡迎來到第七圈——不,這不是但丁《神曲》裡的地獄,而是一場地緣政治的豪華巡航!這裡的主題很簡單:如何讓中國的海洋周邊安全,像守住自己家後院一樣,順便在西太平洋和印太地區撒一點國際影響力的佐料。當然,故事
6. **習近平與世界:2021年至今** 自從2021年以來,習近平在國際舞台上的表現,宛如一場永不停播的真人秀:場景時而是聯合國會議,時而是國際貿易談判,偶爾還會在「氣候變化舞台」上成為主角,說些對地球負責的話,雖然台下的歐洲觀眾還在偷算碳排放數字。 這幾年,習近平展示了一種令人折服的「
4. **步入中央:掌權時期(2007–2017)** 2007年,習近平的人生猶如一部超長劇情片終於進入了高潮,他正式邁入中國權力的核心地帶。這十年,他不僅在政治舞台上「C位出道」,更用一系列操作證明了什麼叫「王者歸來」。如果用網絡術語來形容這段時期,那就是:「他沒上台時,台下所有人都在搶麥
1. **習近平:中國權力之謎** 當代中國領袖習近平,就像一道又香又辣的川菜,讓人又愛又怕,但絕對無法忽視。說到權力,西方人可能會想到超級英雄電影中的大反派,拿著一個會發光的寶石威脅全宇宙;但在中國,權力比較像一盤麻辣火鍋——熱氣騰騰,燙嘴卻讓人欲罷不能。 習近平的權力之謎從哪來的?首先,
這本書《Xi》由 Kerry Brown 撰寫,是一部關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深度分析著作。全書探討習近平作為一名政治家的特質及其在中國共產黨和世界舞台上的角色。 書中分為多個章節,涵蓋了習近平的生平、早期經歷、浙江省的治理經驗、接掌黨中央的過程以及他在世界舞台上的影響。作者透過對習近平政治思
14. 美國對習近平時代中國的戰略反應 美國對習近平時代中國的戰略反應:要不要「一起來玩」? 在美國面對習近平時代的中國時,這場大國遊戲就像一場沉浸式真人秀。觀眾們已經坐定,拿著爆米花,等著看這兩位「玩家」如何在國際舞台上鬥智鬥勇,既想扮演和平使者,又不忘插播一些充滿火藥味的小劇
10. 第七圈:確保中國的海洋周邊安全——西太平洋、印太地區及「四方安全對話」 大家好,歡迎來到第七圈——不,這不是但丁《神曲》裡的地獄,而是一場地緣政治的豪華巡航!這裡的主題很簡單:如何讓中國的海洋周邊安全,像守住自己家後院一樣,順便在西太平洋和印太地區撒一點國際影響力的佐料。當然,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於許多人來說,川普勝選似乎是在意料之中的結果。我們來看看川普勝選後對經濟和金融的影響,尤其是能源政策、移民政策、降稅政策、貿易政策,以及對聯準會獨立性的影響。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槍聲一響 ( 真的遇刺 ),勝選在望。川普狂傲激起的民粹浪漫和他的搭檔范斯上演的真實美國夢,會掀起更甚以往的反全球化浪潮嗎 ?
Thumbnail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重大進展:前總統唐納·川普正式獲共和黨提名,對決現任總統喬·拜登。川普的提名為國家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時刻,預計將展開激烈的白宮之爭。川普對中國政策以及與拜登的關鍵差異也成為焦點。
Thumbnail
在首場電視辯論結束後,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由於辯論表現不佳,現任總統拜登的支持率下滑,與對手川普的差距拉大。這引發了全球對川普可能重返白宮的不確定性和憂慮。企業界尤其擔心川普再次執政帶來的政策不穩定性。因為在 2016 年至 2020 年期間,川普的政策變化曾增加企業風險。
Thumbnail
美大法官作出總統豁免權解釋。川普挺拜登續選,民主黨帶風向換賀錦麗。媒體帶風向看壞川普當選美國經濟。 BJ:這場景台灣人應該似曾相識,支持對手中最弱的一個以贏得選舉,永遠是最佳戰略。天佑人類。 --- 中菲對話,緩解南海情勢。 BJ:天佑人類。 我現在已經可以掌握操作週期了,接下來換金正恩發
Thumbnail
拜登首次辯論後民主黨氣勢崩潰,你準備好川普2.0總統任期了嗎?川普政府的政策有哪些產業可能會受益和受害
世界開始為川普第二任總統的後果做好準備。 包括關稅、可能放棄烏克蘭和台灣、與其他盟友的交易方式、與敵人的激進以物易物貿易以及全球規則的進一步衰退。
Thumbnail
從關心國際情勢的視角,川普相較賀錦麗,前者相對具有領導人特色與魅力。況且以現今全球政經角力而言,美國總統是誰的確會影響未來世界的發展。
歐亞集團2024風險預測(部份),第一名就是美國自己,指的是川普,果然如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於許多人來說,川普勝選似乎是在意料之中的結果。我們來看看川普勝選後對經濟和金融的影響,尤其是能源政策、移民政策、降稅政策、貿易政策,以及對聯準會獨立性的影響。
Thumbnail
川普政策 無論是接受Bloomberg訪談,或在正式接受共和黨提名,川普的政策可預期將帶來政策上的轉向,他所定調的經濟政策重點「低利率、低稅率、低物價」,通過關稅政策和獎勵政策讓企業回流到美國
Thumbnail
槍聲一響 ( 真的遇刺 ),勝選在望。川普狂傲激起的民粹浪漫和他的搭檔范斯上演的真實美國夢,會掀起更甚以往的反全球化浪潮嗎 ?
Thumbnail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重大進展:前總統唐納·川普正式獲共和黨提名,對決現任總統喬·拜登。川普的提名為國家政治格局中的重要時刻,預計將展開激烈的白宮之爭。川普對中國政策以及與拜登的關鍵差異也成為焦點。
Thumbnail
在首場電視辯論結束後,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由於辯論表現不佳,現任總統拜登的支持率下滑,與對手川普的差距拉大。這引發了全球對川普可能重返白宮的不確定性和憂慮。企業界尤其擔心川普再次執政帶來的政策不穩定性。因為在 2016 年至 2020 年期間,川普的政策變化曾增加企業風險。
Thumbnail
美大法官作出總統豁免權解釋。川普挺拜登續選,民主黨帶風向換賀錦麗。媒體帶風向看壞川普當選美國經濟。 BJ:這場景台灣人應該似曾相識,支持對手中最弱的一個以贏得選舉,永遠是最佳戰略。天佑人類。 --- 中菲對話,緩解南海情勢。 BJ:天佑人類。 我現在已經可以掌握操作週期了,接下來換金正恩發
Thumbnail
拜登首次辯論後民主黨氣勢崩潰,你準備好川普2.0總統任期了嗎?川普政府的政策有哪些產業可能會受益和受害
世界開始為川普第二任總統的後果做好準備。 包括關稅、可能放棄烏克蘭和台灣、與其他盟友的交易方式、與敵人的激進以物易物貿易以及全球規則的進一步衰退。
Thumbnail
從關心國際情勢的視角,川普相較賀錦麗,前者相對具有領導人特色與魅力。況且以現今全球政經角力而言,美國總統是誰的確會影響未來世界的發展。
歐亞集團2024風險預測(部份),第一名就是美國自己,指的是川普,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