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

含有「外交政策」共 5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探討印度總理莫迪的務實外交策略,如何在他與美國、日本、俄羅斯及中國等大國互動中,巧妙運用「大國博弈」思維,維護印度的國家利益與國際地位。
Thumbnail
臺灣人民必須清楚認定自己的法地位。惟有如此才能有正確、最佳的對應,確實把握此波國際局勢助瀾之「良機」。同時為推動廢棄「一個中國外交政策」的公投運動努力以赴,專注所有推動的細節「過程」。惟有如此才能夠期待於「2028臺灣大選」之前,促成臺灣人民行使「自決權」之目標。
親中派聯手本土媒體以「轉移臺灣人民焦點」手法,迷惑「維持現狀」的臺灣選民。長久以來藍白親中陣營利用假破局、續前緣等各式各樣政治手法,轉移、迷惑看不清臺灣「現狀」的本土派選民。
臺灣人民必須早日徹底切割和中華民國(中國)的關係,才不會再有藍白、親中、親華之亂!
本文分析中國共產黨的現狀,以及其政治、經濟和外交政策對臺灣和世界造成的影響。文章指出中共面臨內外困境,包括經濟危機、政治體制僵化和戰狼外交等,並強調臺灣的韌性和在國際社會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The geopolitical rivalr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ran is rooted in structural conditions that transcend episodic diplomatic crises or isolated m
(Geopolitical Rivalry Between the U.S. and Iran: Drivers, Strategic Dynamics, and Prospects for Conflict) 引言:從革命到導彈之間的對話失語 美國與伊朗之間的關係從來不只是外交政策上的拉鋸,而
2025年特朗普(Donald Trump)就職後,一系列國際政治事件震驚全球
Thumbnail
avatar-img
2025/07/03
其實藤通過=>其實透過
2025年特朗普(Donald Trump)就職後,一系列國際政治事件震驚全球
Thumbnail
1912年中華民國外交部總長王寵惠向各國宣稱:「已經推翻專制政府,要求承認我們的新政府」。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是主張是建立新政府。人類歷史與各式各樣的紀錄,20世紀之後,中國從來沒有「兩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