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話題熱度超高的台劇《影后》,甫一上架串流平台就穩坐排行榜第一名,以演藝圈生存實錄為主軸,掀起對不同世代女性議題討論。綜觀台灣影視產業,近年來台灣影視作品逐步走上國際舞臺,2024 年華語輕喜劇《愛愛內含光》擠進東南亞4大收視地區排行榜前十名,2023 年《模仿犯》登上 Netflix 全球榜亞軍,攻進歐洲、中東及南美市場,與此同時全球影視產業競爭趨於白熱化,打開串流平台有琳琅滿目的各國影集、電影與動畫,公共電視總經理徐秋華談到:「有美劇、韓劇、日劇……有選擇就免不了會有比較,你以為台灣人就一定選擇台劇嗎?沒有!作品不理想,觀眾不會想看。」真正吸引觀眾的是作品內容,「內容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要成功地讓「台劇出海」,需要產業環境的何種支持?
優質的內容需要優秀的人才。《模仿犯》登上 Netflix 全球榜亞軍,一大關鍵是運用國際人才,經理人採訪發現《模仿犯》積極運用國際人才,汲取國際的成功經驗,如安排美國知名影劇《急診室的春天》之編劇擔任劇本顧問,劇本從買版權到改編完成歷時逾 3 年,才成為現今眾人看到的精采故事,並且刷新台劇首度登上串流全球榜的排名紀錄。
影視環境的經營除了單純的資金投注,亦有多元彈性扶植方式,「人才培育」就是一大重點,國際串流平台在各地發展在地化的故事時,也重視到此面向,從導演、編劇、製片到特效、後製等都是重點培育的人才,文策院也與好萊塢開發公司 Imagine Entertainment 和香港的陸匠合作,共同推出 EMERGE 華語原創內容開發計畫,邀請國際級劇本顧問進行指導,也攜手新加坡電影委員會,培訓台灣和新加坡影視人才劇本寫作能力;而 Netflix 今年也攜手文策院合辦「 編劇室實驗工作坊」,引入編劇室實務操作方法,將國際成功經驗帶給台灣創作者,包括如何透過編劇室系統打造強而有力的故事脈絡和角色旅程,參與工作坊的編劇也反饋:「如果 5、6 年就知道這些方法,可以加快創作腳步,也可以解決遇到的瓶頸」。可見台灣影視產業的扶植,有豐富多元的手段,可透過運用國際人才、引入創新人才培育等方式。
傳統廣播電視過去受到廣電三法管理,在各方面如廣告播送、收視費率審核、節目一定本國自製比率等都有嚴格規範,但法規對電視節目廣告限制,難以凸顯贊助者宣傳其品牌之效果,導致贊助者投放廣告興趣不高,除此之外為了滿足本國自製率,電視台以製作性質相近的綜藝節目、低成本的談話性節目以及上百集的鄉土劇,以應付資金不足與成本效益的問題,導致電視節目品質下降,整體競爭力也下滑,不具備外銷價值、保存性也極低,可見傳統管制思維已不符合數位匯流時代特性。
現今高度競爭的數位匯流時代,國際影視產業監理走向鬆綁化,台灣經濟研究院評論指出,國際通訊傳播發展在監理政策已往大幅鬆綁管制趨勢,包含歐洲、美國及日本等主要國家,以積極提升產業競爭力。台灣影視產業要出海,關鍵在於產業環境的塑造,既有廣播、電視要鬆綁外,面對新型態影音內容,如隨選視訊、OTT 串流平台也應該朝向多元發展的方向思考,而非用傳統廣電三法管制方式硬套。參考屢屢推出現象級熱播劇的韓國,發現韓國影視產業高度競爭力的來源,並非嚴格規管,而是透過國際合作、人才投入及劇本開發支持國內業者做出好內容。綜上,提供多元彈性的影視環境,讓資源靈活的挹注,才是推動台灣影視產業走向國際的最佳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