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

含有「病患」共 14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年近60歲的中年男性,長期出現視力模糊及嚴重眩光的問題,甚至在夜間開車時將紅綠燈看成五盞燈,差點出車禍,嚴重影響行車安全與生活品質。經眼科檢查確診為白內障後,醫療團隊評估其視力需求與生活型態,建議患者置換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並透過精準屈光度數計算,提升術後視覺清晰度
Thumbnail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靖昀報導 嚴重氣喘若未控制良好,影響的不僅是日常生活,也會加速肺功能惡化,如今精準醫療進步,臨床治療上,除了口服類固醇,也有生物製劑提供選擇,尤其新一代生物製劑適用嚴重氣喘患者的範圍更為廣泛;中國醫藥大學內科部胸腔暨重症系陳家弘主治醫師指出,生物製劑能抑制發炎途徑,達到控制氣喘的
Thumbnail
因為我本身也有在使用人工甜味劑,因此我很注意這個議題,也分享給大家參考,我們直接切入核心。 隨著全球失智症患者人數預估到 2050 年將暴增至三倍,研究者正努力追尋那些潛移默化影響腦部老化的生活習慣。 這回來自巴西的大規模研究,將視野投向更深一層的問題,人工甜味劑對大腦長年的影響。 研究出自
Thumbnail
第三章 醫院鬼影-03 知道我說的沒錯,張美娜這才感激的對我鞠了一個躬,拉著涼被在那張小床上躺了下來,沒多久就傳出打呼聲,看來真的是累壞了。 因為事先沒預期會留下來,沒帶著書來,加上這三人房裡沒有電視可以打發時間,突然覺得時間過的好慢。過沒多久,陣陣的倦意如排山倒海般襲捲而來,連我都想打瞌睡
Thumbnail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近年台灣胰臟癌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2022年新診斷人數超過 3,200 人。然而,約七成以上病患在確診時已經屬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階段,加上胰臟位置鄰近多條血管,增加手術難度。成大醫院外科主治醫師、前醫學院院長沈延盛指出,台灣近年研發出一款具高穩定性、低副作用的「微脂體藥物」
Thumbnail
一位 60 歲的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 10.2%,已進入第三期慢性腎臟病,尿蛋白指數偏高。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副院長莊宗芳醫師指出:「經過討論後,我們決定調整治療策略,將其中一種降血糖藥物更換為具有腎臟保護作用的排糖藥(SGLT2抑制劑)。」
Thumbnail
RHP Friends 不只是人形機器人,它是高齡化社會的全新照護解方。從自主完成病患轉移,到遠端遙控處理突發任務,它展現了「人」與「機器」協作的未來藍圖。
Thumbnail
林辰是一名心理治療師,在診所裡迎來一位罕見的高齡病患張長安。老人神情驚懼,聲稱妻子失蹤半年,還常常看到她的鬼魂。警方只將案件列為失蹤,卻不願相信他的說法。當林辰按下錄音機,張長安語帶顫抖地吐露祕密,恐懼的氛圍逐漸籠罩整間診室,也將林辰一步步拉進詭譎莫測的真相之中……
Thumbnail
NVIDIA 與馬偕醫院攜手推出三款 AI 醫療機器人,從檢體運送、病患導覽到環境安全監測,全方位展現智慧醫療的未來;讀者能看到 AI 如何減輕醫護壓力、優化病患體驗,並透過數位孿生加速醫療創新落地。
Thumbnail
奇摩新聞「40歲糖尿病患者甩肉16公斤」新聞的重點: 📰 重點整理 患者背景:40多歲男性、糖尿病患者,起初多次嘗試減重失敗。 改變關鍵: 戒掉愛吃的 水餃、水煎包(高醣澱粉)。 養成 每天步行一萬步 的習慣(下班從新北三重走到台北,約1小時)。 成果:體重減輕 16公斤,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