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在塔斯真的賺很多!」班德堡的草莓季結束前,室友和我們形容塔斯草莓場的生態:有保底時薪、每天工時都很長,就算沒有果也有維護可以做,「總之是真的存得到錢啦!」對於當時每天上班八小時,卻只能領到四個多小時薪水的計件工而言,這是多大的誘惑啊!我們抱著終於要擺脫地獄的日子,南下到最靠近南極的小島——塔斯馬尼亞。
十月中我們順利進入農場做維護,原本職缺太少,需要輪流上班,結果第一天農場就開除五個人,第二天開除兩個,「你們很幸運,接下來每天有班可以上了。」幸運嗎?誰知道下個被開除的人,是不是我們呢?維護工作不複雜,就是幫雜草叢生的紅莓盆剪枝,七個小時需要不斷坐下、彎腰、半蹲,對之前做過外場的人而言,這一點都不難,但對內場的我們來說,每次下班都無法挺直腰桿正常行走,儘管一切不容易,但看到每週四位數的薪水入帳,心裡踏實許多,「撐過維護,之後採草莓就輕鬆啦!」過來人造著近在眼前的光景,我們盼呀盼,十一月中,草莓終於開季了。
「記住,你們都是有經驗的!」為了讓我們順利採果,工頭和農場保證我們絕非新手,嚴格說起來我們的確有採果經驗,採過爛果一天。想當然爾,謊言被拆穿的速度比採草莓還快,「沒關係,距離爆果還有一段時間,趕快上手就好了!」老包替我們加油打氣。因為果不多,所以上班「理論上」變成做一休二,但確切的班表我們要前一天傍晚才會知道,所以想出遊過夜,變成一樁賭局,即便有80%的機率休假,也會有要取消住宿,開夜車回家的情況發生。
只是才上班一個多禮拜,買的工作鞋還沒穿幾次,就聽聞農場決定只要有經驗的採手,同期新包全部無限期等工,而我和Y還算幸運,被轉去了包裝廠。
因為有經驗,雖然包法不同,但大家速度相差不遠,心想終於能穩定上班了。結果接連幾天大雨,我們工時從每天三到五小時,變成只有一、兩個小時,甚至還會不定期休假。某天,我們被告知要凌晨五點上工,因為早上七點要換紅莓包手上班,所以工時最長也只有兩小時,按臨時工每小時30元(未扣稅)來算,兩小時只賺60元,還要付12元的車資,和來回共一小時的時間成本,「以後草莓和紅莓要共用同一個包裝廠,那爆果的話怎麼辦?」「不知道,這是第一次這樣。」去年草莓自採自包,今年將兩者分開,所以人數、果價、工時都無從參考,回程的車上焦慮計算著:若是一個禮拜上六天,一天兩小時,扣掉車資、房租、餐費,一週大概能存50元(1000元),但這週過一半,已經放假兩天了......
最可怕的是和我同期進去的Y,不知道什麼原因整整一個禮拜都沒有班,好幾次我問她要不要和工頭確認情況,但她猜想是天氣不佳,需要的人數不多,加上速度較慢,所以沒有被排班,直到某天下班,同事說:「農場說草莓包裝五個人就夠了,Y好像被農場解僱了。」原來她不是在等工,是早就沒工作了。是農場早就決定但沒說?還是工頭知道但始終沒告知?更讓人心寒的是,我們工頭並非外人,而是之前一起工作的快手,剛到塔斯還住一起,甚至還一起出去玩過,也許她太忙無法照顧到每個人,但這些,都不是不聲不響的理由。
和紅莓包手接班的那天,我們只上兩小時的班,而他們一口氣上了五個小時,而且隔天我們休假,他們還有班,「我們是來搞笑的嗎?」「畢竟澳洲的紅莓是大宗嘛,你看紅莓一小盒的價格就比草莓貴了。」所以以後紅莓和草莓該怎麼分配工廠的使用時間?我們工時會有多長?一週能上班幾天?會不會再砍人?沒有人知道。
不論時薪還是計件,一直以來我都用台灣人的奴性孜孜矻矻地工作,即便休息15分鐘也會提早開工,這股焦慮不安在看到別人能穩定上班後,燃燒成嫉妒和怨懟,為什麼他們晚來還賺比我們多?為什麼有人在等工,有人卻能上班?為什麼要我們乖乖的,但什麼狀況都不解釋清楚?是我們不夠努力嗎?還是我們是很賤的人,才會被這樣對待?
這齣峰迴路轉的鬧劇印證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有的人輕鬆工作,賺很多錢;有的人再怎麼努力,都在原地踏步掙扎,也許他們能力相差無幾,只是機運和看見的東西不同,造就了差距。
是不是該找其他工作了?但一月底就要離開塔斯,只剩下一個半月,會有人要用我嗎?而且離職還要提前兩個禮拜告知,這樣來得及嗎?或許繼續撐著,再找份兼職來做呢?可是每天上班時間不固定,萬一兩份工作撞在一起怎麼辦?為什麼別廠的朋友有每週最低工時保障,但我們沒有呢?
在困惑中我問了google大神:「臨時員工 Casual,沒有固定工作時數與帶薪年假,且無需履行結束合約通知。臨時員工不像全職與兼職員工有福利,等於沒上班就沒收入,因此澳洲政府在臨時員工的最基本薪資基礎加上25%的津貼補助。」原來農場可以隨時開人,而我們也可以隨時走人,根本不需要提前兩週告知?所以我們的信任換來的是別人方便做事?不夠聰明的我們,傻傻相信別人給的承諾,甚至還擔心自己的懷疑會給別人造成傷害,又傻又乖又天真的新包真的太好用了!
「你們只要乖乖的就好~」這句話不斷在耳邊重複播放,只是這次不再是溫柔親切的口吻,而是居高臨下的戲謔和輕視。被作為工具使用,還得忍受被欺騙和不被尊重,如此廉價、如此毫無尊嚴,如此荒唐卻無比真實。
這些狗屁倒灶的破事,在台灣、在澳洲、在任何國家都在發生著,這是事實,但事實不代表合理,也不代表是對的、是被允許的,我看見、我訴說,我不想默許、保持沈默,是因為這些遭遇一定不只發生在我身上,積攢失望而離開的、被解僱而無措的、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的人處處都有,我們已經為了自己的愚昧無知付出代價,但工作裡的不公平待遇,不是你的錯。
用結果反向責怪過去的自己,沒有意義。我和Y一邊整理履歷,一邊回想這兩個月來發生的點點滴滴,當初來澳打的目的是什麼?是否有走在預設的路上?把外部因素分離後,哪裡需要提醒自己,不要再重蹈覆徹的?好好的哭過、想過、罵過後,不甚明朗的澳打之旅還得持續著,我們替彼此擦乾眼淚,整頓、再出發。下一次,我們能做出更好的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