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心得分享及東科-KY追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5 分鐘

本人分享之文章為個人研究、蒐集資料彙整與根據過往經驗判斷之心得,非作為或被視為買入或賣出標的邀請或意向,買入或賣出請自為判斷並自負風險及盈虧,本人不會提供目標價,亦不會有帶進帶出之行為!!


  • 在FB上看到一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因為看了之後有些共鳴,而他也分享了幾個他找尋投資個股的機會,發現他列的第二點,不就剛剛好是我分享東科-KY的原因,"業務變化很小,每年5%成長,負債比低,殖利率高,本益比10倍左右",他寫的這段,我自己的感覺東科-KY完全符合這些條件,而買進像這樣的個股,要做的是什麼?等待市場資金發現這樣的公司,在等待的過程中,每年可以拿5%以上的殖利率,外加公司5%獲利的成長,如果等個5年,股價真的都還是沒漲,但你的成本會越來越低,成本殖利率會越來越高,這中間本益比只要從10倍彈升到15倍,一年市場就會把所有的IRR都還給你,所以買進這樣的股,最重要的就是等待。除了這篇文章之外,本周還聽了股癌EP 512,聽了以後也是蠻有感觸的,基本面分析到底有沒有用,我自己覺得是有用的,當你研究了很多,看好一間公司,但是股價沒反應,還可能往下跌,這時候可能就會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我看錯了?是不是有甚麼我沒注意到的地方?還是有甚麼隱藏的利空還沒被發現?但其實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市場不是完全效率市場,股價是會波動的,所以有時你看短線是錯的,但或許再看長一點你就是對的了,這幾年我買過不少檔個股,當然不可能每一檔都是買了之後就往上漲,也可能股價盤了很久,或是往下跌,但我還是會相信我自己的判斷,如果當初我看好的理由沒變,我還是會堅持我自己的看法,但我會持續追蹤個股的動態,如果發現當初我看好的理由已經消失了,我還是會毅然出場,畢竟我不是神,我不可能每次都看對,像是前幾年我看好的耕興,我覺得他是間很好的公司,但是營收一直起不來,公司開法說的說法,後來實際開出來的成績有所出入,那我也只能另尋更好的標的。
raw-image
raw-image

東科-KY(5225)

  • 東科公告11月營收為7.7億,月減29.04%、年減6.06%,累積前11月營收114.95億,年增16.22%,月減幅度看起來比較大,跟9月營收有些遞延到10月營收有關,所以今年10月創下同期新高,也是首度突破10億的10月份營收,11月這營收數字個人覺得沒很好也沒很壞,第四季跟第一季本來就是東科淡季,本來就沒期待11、12月營收數字會太高,對東科有深入點瞭解的應該都知道,東科今年第四季前兩個月營收18.56億,去年第四季前兩個月營收是17.61億,今年12月營收如果超過6.55億,今年第四季營收就會優於去年第四季,但12月營收要超過9.07億,今年第四季營收才會優於第一季,過往第四季最高營收是27.22億,12月營收要超過8.65億,才會創下歷史最高第四季營收,今年第四季營收雖然看起來沒很大亮點,但因為過往翰廷股利都在第三季認列,但今年到第四季才認列,有2000多萬,且目前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幅度不小,如果持續維持到年底,第四季又有匯兌利益,所以個人推估第四季eps應該不會太差,今年整年eps有望達12.5-13元,其實今年已經快過完了,大家目光已經看向明年的展望,東科今年前三季eps達10.62元,去年整年eps僅6.9元(以目前股本計算),尚未加計今年第四季eps,東科獲利已經較去年大幅成長,營收也已經超越去年,第三季三率還創下歷史新高,今年東科可說是交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東科通常會在二月底公布前一年的年報,且會公布股利政策,三月就配息,算是動作非常快的公司,今年如果賺12.5-13元,盈餘配發率80%,現金股利可達10-10.4元,以目前股價計算現金殖利率達8%以上,前瞻本益比大約在10倍左右而已,以今天收盤價跟目前累積近四季eps來看,東科還是所有聲學概念股本益比最低的,但東科今年表現是名列前茅的,明年的展望如果依公司日前的法說看法,明年還會繼續成長,但實際上是如何呢?還要持續追蹤觀察,畢竟變數很多,川普上台後的措施動見觀瞻,市況是一直在變動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根據實際現況,再來調整操作的策略。
raw-image
  • 有些人可能覺得東科11月營收好爛好低,確實以今年來看,是今年以來最低的營收,但其實以過往的數據來看,以同樣11月份來說,今年11月是在上市13年以來排第5,所以就像我說的沒很好也沒很差,而且我覺得錙銖必較那一兩億營收蠻無意義的,重點在毛利率、營益率能不能維持才是重點,2022年東科營收衝到歷史新高的128.1億,當年稅後淨利是3.7億,以目前股本7.723億來計算,eps是5.12元,去年應收僅106.41億,營收較前年衰退了17%,但去年的稅後淨利是5.33億,以目前股本計算eps是7.37元,獲利年增了44%,為何營收衰退不少,但獲利還能大幅增加,原因就在毛利率、營業率,2022年的毛利率為11.58%、營益率2.6%,2023年的毛利率為15.54%、營益率5.4%,這才是造成獲利差異的關鍵,而且假設今年11月營收讓你多1億,變成是8.7億,用同樣是淡季第一季的稅後淨利率6.68%來看,多1億營收獲利會多668萬,eps會多了0.086元,連差了0.1元都不到,以目前東科本益比大概10倍來說,股價差不到1元,如果假設今年11月營收讓你多2億,變成是9.7億,這就是同期的歷史最高紀錄了,多2億營收獲利會多1336萬,eps會多了0.173元,以目前東科本益比大概10倍來說,股價差不到2元,況且之前有說過,過往東科持股翰廷股利都在第三季認列,今年遞延到第四季才認列,金額有大約2100萬,稅率如果抓12%,稅後淨利可多約1850萬,這都比營收多2億貢獻來的多了,所以個人是覺得,去在意多那一兩億營收是蠻沒必要的,重點還是留意毛利率、營益率能不能維持更重要,當然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或許你覺得營收比預期低,要天崩地裂了,散戶最在行的事就是自己嚇自己,如果覺得公司很爛,營運成績很差,大可趕快賣一賣,省得心煩意亂,但我個人還是偏向用理性數據來分析,用這些分析來支持我自己的看法。
  • 其實在11月初有關東科的新聞就有提到,第四季是傳統淡季,從過往數據來看第一季更是最淡的一季,所以營收要到明年3月才會復甦,從過往數據來看,2012-2023年12年來,12月營收比11月高發生過4次,機率僅1/3,月增最多一次發生在2014年,月增21.92%,但有2/3的機率是12月營收比11月低,平均12月營收月減幅度是約15%,2019年12月營收月減24.85%,是減幅最大的一次,另外2022年的12月營收,也月減了21.42%,去年12月營收月減幅是8.53%,今年11月營收為7.7億,如果以平均月減幅來看,12月營收預估為6.55億,如果是以去年月減幅來看,12月營收預估為7.05億,如果是以最大月減幅來看,12月營收預估為5.78億,以上是依過往數據來做各種預估,實際會是如何?我也不知道,明年1、2月營收應該也是偏淡,今年的第一季營收是史上同期最高,所以基期比較高,因此有可能明年1、2月營收,會呈現營收年減的情況,所以接下來幾個月,東科應該都沒有什麼營運亮點,另外,目前東科技術面不佳,跌破5、10、20、60、120日均線,僅還在240日均線之上,籌碼面來看,外資持續賣出,從8/29以來外資賣超了12426張,今年累計賣超6797張,外資還會繼續賣嗎?要賣到何時呢?我也不知道,以上是東科比較偏空的訊息,接下來老生常談,講一講已經公告的一些數據,以累積近四季eps跟目前股價計算,東科本益比大約剛好在10倍左右,如果是以前瞻本益比來看可能連10倍都不到,是所有聲學概念股最低,目前美律12.43倍、致伸13.92倍、美隆電20.39倍、亞弘電13.23倍、志豐10.91倍、進泰電eps為負值,大陸同業本益比就不用提了,都是30幾倍起跳,在所有台股上市櫃股票來看,東科也是比大約95%的公司本益比低,前面有分析過營收、毛利率、營益率,其實錙銖必較幾億營收不是很重要,營收衝很高,但是毛利率、營益率不佳,eps還是不會好,我們要看的不就是最終成果嗎?最終eps高才能真的配出股息來,營收衝很高,可是賺到的錢沒變多,這樣有用嗎?但營收是最直觀的,最先看到的數字,市場上會對這數字有反應也是正常,畢竟對細節有深入研究的是少數,如果東科明年維持跟今年一樣的盈餘配發率,個人預估東科有望配發現金股利10元左右,以現在的股價122.5元來計算,現金殖利率超過8%,以現在的統計數據來看,包含ETF跟所有個股的現金殖利率,現金殖利率8%可以勝過98%的個股,以上是有關東科可能偏空跟偏多的資訊,要做多要做空都可以,隨自己的判斷,我也沒說我做多還做空,至於明年整年到底能不能持續成長?日前東科法說表示以目前掌握的資訊來看,明年的訂單已經超過今年是會持續成長的,但是實際是否真的就是這樣,我想也需要持續追蹤才行,因為市況一直在變動,加上明年川普上台後,他可能還會有很多動作,會有什麼影響呢?現在也說不準,除了關心公司本身的資訊外,像是油價走勢、塑膠粒價格走勢、IC的報價、匯率走勢….等,很多都是可能會影響獲利的因素,另外,東科去年因為凌陽ic有瑕疵,導致小米退貨的官司,或許明年也可能有結果,是否能獲得賠償也可持續留意追蹤。
raw-image
raw-image
  • 我在goodinfo上查一些資訊,我把目前本益比比東科低的個股,總共有76檔,全部快速看過一遍,發現本益比低的有些特性:

1.一次性業外收益入帳的,因為這不是時常有,所以低本益比是合理的,這總共有17檔。

2.營建、營造跟代銷股,因為建案入帳的時間不一定,有可能會突然某年入帳很多,那就會使本益比變很低,營造股似乎本來本益比就不太高,這總共有18檔。

3.航運股,時勢造英雄,之前疫情期間航運也是大賺一波,但這非常態,eps波動起伏大,大賺的時候本益比就會很低,這總共有7檔。

4.保險股,盈餘配發率都不高,甚至有些常沒配息,這總共有5檔。

5.證券股、銀行股,有些獲利不穩定,波動度大,這總共有6檔。

6.除了以上這些,本益比偏低的原因不外乎,營收連續好幾個月年減、第三季eps下滑、三率下滑、累積前三季eps下滑、eps盈轉虧、盈餘配發率低、成交量過少….。

Good info所有個股本益比資料共1403筆,有94.5%以上個股本益比比東科高,如果扣除以上我講的這些個股,應該98%的個股本益比都比東科高,中位數個股的本益比是20.5倍,東科大概只有一半,東科-KY本益比偏低,我還真的找不到原因,第三季三率皆創歷史新高,eps創單季新高,前三季eps已經勝過去年整年,首度突破一股本大關,10月營收為歷年同期最高,累積前10月營收年增18.2%,公司帳上現金20幾億元,是三個股本以上,銀行0負債,財務體質健全,展望第四季,目前油價跟塑膠粒價格都在今年低檔,有利第四季毛利,往年都在第三季認列翰廷股利,今年遞延到第四季才認列,第四季到目前為止美元兌台幣、人民幣、越南盾都強升,第四季有望有匯兌利益貢獻,去年第四季eps僅1.55元、基期低,所以第四季看起來並不悲觀,明年公告今年年報時,個人預期會有不錯的成績,另外,前陣子公司才剛開完法說,展望明年還會比今年成長,公司也表示配息不會讓股東失望,有望跟去年盈餘配發率82%差不多,以現在股價來看現金殖利率算相當高,我自己也在網路上找了一些機構的研調報告,報告預估sound bar跟耳機未來都有一定的年增成長,如果是以基本面來看,我還真的挑不到什麼毛病,近期看起比較差應該就是11月營收年減且月減,但如上述我的分析,其實影響並不大。但籌碼面來看確實就不太好,外資一直賣,從8/29賣到現在賣了12426張,千張以上大戶持股比例減少不少,散戶持股比例跟人數增加,籌碼看起來比較鬆散,外資為何要一直賣呢?這無從得知,對我個人來說,如果買進的理由沒有消失,我還是會維持原本的看法,當然我會繼續追蹤,如果之後開出來的成績不如預期,或是有什麼特別重大的事情,才會讓我去做調整的決策,投資就是這樣,股價不會都順著我們的意思走,我能做的只有耐心等待跟持續追蹤!!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 最後分享網路上找到的資訊,第一篇是不久前11/11全英文的文章,有提到Audeara、Apple跟Eastech(東科),第二篇是11/17新聞有提到Apple、美律跟東科,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Audeara’s Strategic Expansion and Partnerships: Transforming Hearing Health

Stock Spotlight。Nov 11, 2024

Chris Titley recently interviewed James Fielding, the founder and managing director of Audeara, on the Sub11 podcast, shedding light on Audeara’s advancements in hearing health technology, strategic global partnerships, and recent announcements, particularly involving Apple and innovations in the Asian market.

Audeara, founded in 2015, has steadily evolved from a Kickstarter-backed headphone project to a global player in hearing technology, offering both direct consumer products and B2B solutions to major audiology providers worldwide.

James Fielding provided insights into Audeara’s journey from its initial focus on consumer hardware to a strategic shift toward B2B partnerships. “The real shift for us,” Fielding explains, “came when we recognised the potential in audiology clinics. Working directly with clinics not only increased awareness but also enabled us to skip the traditional hurdles of building awareness in the consumer market.”

Today, Audeara holds supply agreements with major audiology providers, including a global partnership with Amplifon, the world’s largest audiology clinic network. This transition has allowed the company to expand globally and secure supply agreements that now include Europe, Asia, and North America.

A pivotal moment for Audeara was the launch of the AUA Tech business unit, which integrates their personalisation technology into third-party brands. The collaboration with Zildjian, a 400-year-old musical instrument company, exemplifies this strategy. “Zildjian wanted a continuation of their legacy, and they chose us to bring our personalis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ir new product line,” Fielding stated. This partnership generated a $2.1 million purchase order, reinforcing Audeara’s commitment to scaling through technology licensing while delivering superior auditory experiences for end users.

An announcement from Apple added a unique dynamic to Audeara’s trajectory. On the same day Audeara launched its hearing aid-compatible earbuds in China, Apple unveiled hearing enhancement features in their AirPod Pro 2, targeting the U.S. market. Fielding addressed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 optimistically, saying, “The presence of Apple creates a buzz around hearing health. We’re proud that our product can stand alongside theirs, serving users who seek hearing enhancement without the stigma often associated with traditional hearing aids.”

In Asia, Audeara’s partnership with Eastech signifies their intent to penetrate the massive Chinese medical device market. “This partnership de-risks our entry into China by leveraging Eastech’s manufacturing capabilities and their knowledge of the market. Our role is to provide the technology that underpins these devices,” Fielding said. Eastech’s well-established brand presence in China allows Audeara to focus on its core technology while reaching millions of potential users.

Reflecting on the last quarter, Fielding was clear that Audeara’s trajectory involves “growth at appropriate cost,” balancing ambitious expansion with capital efficiency. He credited the company’s board and team for navigating a challenging market environment, which included a focus on profitability and rigorous cost management. “This strategy has positioned us to pursue large-scale deals, especially in high-growth markets,” he added.

Audeara’s future is marked by a commitment to creating a sustainable business model through innovation, strategic partnerships, and global expansion. Fielding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aligning with industry giants, “We’re proud to be working with the ‘gorillas’ in audiology, bringing our world-class tech to global markets.”

蘋果搶攻OTC助聽器掀產業變革 台廠布局130億美元市場商機

鉅亨網記者吳承諦 台北 2024年11月17日 週日 上午9:40

在美國 FDA 取消助聽器需醫生處方的規定後,加上蘋果 AirPods Pro 2 獲准作為非處方(OTC)助聽器,為助聽器市場帶來變革,令外界看好 OTC 助聽器潛力,台聲學供應廠東科 - KY、美律有望從中受惠。

AirPods Pro 2 將透過 Apple Health 應用程式提供臨床驗證的聽力測試,只需 5 分鐘即可完成測試並自動校準,大幅簡化傳統助聽器的配戴流程。由於售價僅 249 美元,遠低於傳統市場,並打破過去必須經由診所通路購買的慣例。

蘋果預計於 2024 年秋季在美國、德國、日本等 100 多個國家推出這項功能。儘管台灣仍未正式開放相關服務,但美國銀行指出,全球助聽器市場擁有 130 億美元的商機,再加上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 15 億人患有聽力損失,市場潛力備受矚目。

台灣聲學廠商已積極布局,美律 (2439-TW) 總裁黃朝豐表示,公司已進入全球六大助聽器品牌之一的供應鏈,憑藉電聲產業的領先技術及價格優勢,看好 OTC 助聽器前景。美律今年營收估突破 400 億元,下一階段目標挑戰 600 億元,助聽器將是重要成長動能。

東科 - KY (5225-TW) 執行董事張東益指出,公司已取得 ISO13485 醫療器材製造認證,目前透過澳洲上市公司 Audeara 打入診所通路,並積極協助 Audeara 打入全球最大助聽器廠商 WS Audiology 的供應鏈。


資料來源:網路搜尋相關新聞資料、公司法說資料、公開資訊觀測站、玉山證券、財經百科、神秘金字塔、goodinfo、fugle、公司財報、CMoney

免責聲明:

所有分享純屬個人心得,非作為或被視為買入或出售標的邀請或意向,買入或出售請自為判斷並自負風險及盈虧,謝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國統2024年第三季財報追蹤 國統公布第三季財報,第三季營收為11.94億,較去年同期增加的11.04億增加8.21
東科-KY(5225)、新美齊(2442)、國統(8936)--2024年9月營收
東科-KY(5225)、新美齊(2442)、國統(8936)--2024年8月營收
國統2024年第三季財報追蹤 國統公布第三季財報,第三季營收為11.94億,較去年同期增加的11.04億增加8.21
東科-KY(5225)、新美齊(2442)、國統(8936)--2024年9月營收
東科-KY(5225)、新美齊(2442)、國統(8936)--2024年8月營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過度自信的A 最近聽到標題的話,想起了十年前朋友和我提起的故事。 朋友認識一個教人投資的A,對於選股、看財報都很在行,聽說也曾經在美股市場投資賺了不少錢。 某一天,他相中了某間小公司,認定了它是千年難遇的潛力股,於是一股腦熱就把所有的投資標的贖回,將全部資金集中火力、孤注一擲投資這間他極度看好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2024年投資理財筆記:美股台股走勢兩極化、特斯拉FSD功能問題、市場錯估事件等
Thumbnail
久違的股票教學篇終於來了,股票教學是聰聰早期FB粉專剛創立的時候,除了自己邊投資邊學習外,同時在喜歡做PPT基礎下,創作並發布不少新手教學的篇章,本來是有想要慢慢轉移過來,但一人團隊真的有點力不從心(好啦,就是懶XD),加上對於新手投資該講的都講差不多了,所以才沉寂很久沒有新作。 直到前陣子,我偶
Thumbnail
蒐集情報是要成本的 贊助一下 你是否能認同? 蒐集情報是有用處的 可以拿來賺錢 因此贊助一下 你是否能認同? 蒐集情報可以擴張人脈 因此贊助一下 你是否能認同? 蒐集情報 看針對什麼事情 只要運用得當 都能賺錢 因此贊助一下 你是否認同? 蒐集情報 可以看出錢在哪裡 股市投資文章都是賭博 再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過度自信的A 最近聽到標題的話,想起了十年前朋友和我提起的故事。 朋友認識一個教人投資的A,對於選股、看財報都很在行,聽說也曾經在美股市場投資賺了不少錢。 某一天,他相中了某間小公司,認定了它是千年難遇的潛力股,於是一股腦熱就把所有的投資標的贖回,將全部資金集中火力、孤注一擲投資這間他極度看好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2024年投資理財筆記:美股台股走勢兩極化、特斯拉FSD功能問題、市場錯估事件等
Thumbnail
久違的股票教學篇終於來了,股票教學是聰聰早期FB粉專剛創立的時候,除了自己邊投資邊學習外,同時在喜歡做PPT基礎下,創作並發布不少新手教學的篇章,本來是有想要慢慢轉移過來,但一人團隊真的有點力不從心(好啦,就是懶XD),加上對於新手投資該講的都講差不多了,所以才沉寂很久沒有新作。 直到前陣子,我偶
Thumbnail
蒐集情報是要成本的 贊助一下 你是否能認同? 蒐集情報是有用處的 可以拿來賺錢 因此贊助一下 你是否能認同? 蒐集情報可以擴張人脈 因此贊助一下 你是否能認同? 蒐集情報 看針對什麼事情 只要運用得當 都能賺錢 因此贊助一下 你是否認同? 蒐集情報 可以看出錢在哪裡 股市投資文章都是賭博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