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 Meh Liew 是坐落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蒂蒂旺沙區(Titiwangsa)敦拉薩路(Jalan Tun Razak)和彭亨路(Jalan Pahang)交通圈交接處旁的一間小型暹羅(泰式)佛寺,迄今已有近百年歷史。
Wat Meh Liew的寺廟名稱挺玩味,它不以佛典詞匯為名,也不以地方作寺名,一般人就直接稱呼該寺為Wat Meh Liew;而從遠處往寺廟旁的小山坡上望去,有一肅立的招牌清楚指出,佛寺的中文正式名稱是“三寶佛寺”。
然諳泰語的人一聼就知道,“Meh”或“Mae”除了是指母親,亦是針對某女士的尊稱,“Meh Liew”所指的即使某位女士。以一女士的尊稱冠以寺廟名稱,可見該女士應該大有來頭。
最初那幾次到訪Wat Meh Liew禮佛時,筆者曾藉機向一打理寺廟的華人大叔詢問到該寺的來歷。那名大叔大略講解了一些由來,讓我更清楚掌握了該寺初期的一段歷史,如Wat Meh Liew的”Meh Liew”,確實源自某位華人女士的尊稱。大叔也指出,最初這座暹寺原本是錫蘭(Sri Lanka,斯里蘭卡)式的南傳佛寺,由於寺廟一帶曾有暹羅裔人所聚居的“暹羅村”(Kampung Siam),信衆也多以當地的暹羅裔爲主,所以該寺也逐漸轉變為暹羅式佛寺。
透過這些重要的綫索,筆者曾耗費了不少時間去檢索和搜尋Wat Meh Liew和當地暹羅村的相關資料,最初實在摸不着腦袋,也不知該從何下手。然而皇天不負有心人,搜到了馬來西亞歷史學會(Malayan Historical Society)的官方期刊“Malaysia In History”舊時仍以英文發表的過刊(1974年12月,第17卷第2期)上,發現了由4名來自吉隆坡安邦路國民型女中(SMJK Perempuan Jalan Ampang)教師所發表的一篇有關吉隆坡暹羅村的田調專文(‘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Kampung Siam,Kuala Lumpur’)。該文内容有很大篇幅,敘述了Wat Meh Liew以及“Meh Liew”本人的事跡,有助於我們解開Wat Meh Liew早期的典故。
“Meh Liew”原來不姓Liew,而是姓葉(Yap),英文全名為Yap Yoke Liew,中文原名為葉玉柳。葉女士出生於當時暹羅王國(今泰國)的通扣(Tongkah,即普吉島,Phuket),1923年從暹羅遷至霹靂州太平時,結識並嫁給當地英殖民當局的印務局任職的丈夫,錫蘭人德·阿維斯先生(A.A.G de Alwis)。
據稱在太平短暫居住時,葉女士已於當地創建了第一座暹羅佛寺,具體為哪間則不得而知。1925年,葉女士因夫君調任至吉隆坡的印務局(今吉隆坡城市館(Kuala Lumpur City Gallery)所在地的前英殖民政府印務局大樓)工作,再舉家遷往吉隆坡居住。
當時吉隆坡環路(Circular Road,後更名為Jalan Pekeliling,今敦拉薩路一段)和彭亨路的交接一地帶,仍是荒蕪的叢林和濕地。葉女士夫婦向英殖民政府采購該段地皮,成爲了日後暹羅村的地主和開發者,並就地著手興建暹羅佛寺,藉以容納在外地常年居無定所的暹羅僧人。因此Wat Meh Liew被譽爲是當時英殖民政府所認可的、在雪蘭莪州所設立的第一座暹寺。
英文報《新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於1929年12月底,轉載了一篇《曼谷政治報》(“Bangkok Karn Muang”)特派員關於吉隆坡暹羅人的報導。當時尚不具名的這座新建暹寺,共有6名僧人在此禪居,其中5名為暹羅人,1名為錫蘭人。
此外,推測中文寺名“三寶佛寺”的歷史可能更爲悠久,從新聞的記載,當時寺廟正著手打造三尊佛像,可能證實建寺初期確實有“三寶佛”的存在,而并非指佛門“三寶”的“佛、法、僧”。此三尊佛像,是否即目前供奉寶扇櫥櫃旁的神臺上的那幾尊古佛像,由於沒有進一步詢問廟方,則無從知曉了。此外也肯定的是,Wat Meh Liew從一開始就是一間暹羅佛寺,而非由錫蘭佛寺轉變而來。
前述的專文也指出,後來的前雪蘭莪和霹靂州泰佛教僧長,也就是智達苑寺(Wat Chetawan)的創始人兼首任住持阿贊榮(Phra Kru Sungakar (Vieng)Sungkatsaro),是第一位到暹羅村禪居的暹羅籍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