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2023.07.08、2023.08.06
天氣:都是好晴天
參加隊伍:獨自去朝聖
路線行程:西門町&新北投
臺北遍路八十八(這個源自於四國遍路的"臺北遍路",是大家直接了當俗稱的,比較正式名稱應該是:臺北新四國遍路),以石佛編號來說,天后宮是一番和二番,普濟寺則是八十八番,去天后宮,再去普濟寺,就有始有終。
之前從劍潭古寺上正院禪寺,一路走到護國寺數石佛,這兩處是目前八十八尊石佛中保存比較多的。某天看到山友大哥的照片,才知道西門町天后宮裡有石佛第一番及第二番,之後「從弘法寺到天后宮」的書籍出版,對於臺北之四國遍路八十八所的歷史就有更立體的概念。
臺北天后宮原名艋舺新興宮,俗稱西門町天后宮,現在天后宮的廟址原來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弘法寺。新興宮肇件於1746年,原址在艋舺直興街,1943年被日本政府徵收並拆除。1948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弘法寺的寺廟建築轉給新興宮使用,原弘法大師的相關文物則被收於倉庫中。
就位於西門町熱鬧的成都路上,牌匾上寫著:臺北天后宮,原本廟名仍然是新興宮,1952年以擲筊方式取得媽祖神示,將廟名改為「臺灣省天后宮」,1967年臺北市升格,因此改稱為「臺北天后宮」。
抬頭仰望紅金相間,繁複的藻井。
進入廟埕中,就看到幾尊石佛像群立於檯子上,仔細看一下可以找出弘法大師、第一番及第二番。
弘法大師手拿錫杖在後面,前面兩側有一番及二番。
第一番:釋迦(竺和山,靈山寺)。第二番:阿彌陀(日照山,極樂寺)
另一側的水池旁則有石碑寫著"天后宮沿革誌",以及戴著斗笠拿法杖和托缽的弘法大師石雕像。
側殿有弘法大師空海盤坐的雕像,背後還有一幅畫像。
天后宮裡為何有弘法大師專屬側殿,請參考弘法寺到天后宮,以下緣由也有託夢及擲筊問弘法大師要不要回日本的趣事: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5297
天后宮主祀為天上聖母,來到天后宮,雖然要找石佛,當然也是要拜拜媽祖保佑平安。
天后宮加映:天后宮參拜出來,可以到喝咖啡吃餅乾,蜂大咖啡除了咖啡外,有賣一些搭配咖啡的傳統點心,雞仔餅、鮑魚酥、綠豆糕、桃酥等等。
普濟寺迎回本來位於鳳梨宅的石佛第八十八番,藥師如來,且廣而告之。從新北投捷運站,走路約15分鐘就能到普濟寺。接近寺廟入口的砌石圍牆,懸掛著八十八番石佛的資訊。
繼續往上走看到石階以及普濟寺的入口石碑,踏上幾階後右轉看到牌樓。
右轉往普濟寺,算是參道?石階旁還有放置手水舍。
在日治初創時期,原本稱為「鐵真院」,始建於大正四年(1915年),是日本佛教臨濟宗妙心寺派的佈教據點,而北投居民早先於明治38年(1905)設立的湯守觀音也安奉在這裡。
普濟寺現在的主要外觀來自日治時期昭和9年(1934)的重新修建,正殿以臺灣檜木為建材,臺灣現存少見的日式風格寺院建築。主要結構與裝飾仍完整保留了日式佛教寺院的風格,正殿的平面格局接近正方形,內部地面有部分抬高並鋪設榻榻米。
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臺,屬於藏傳佛教的17世甘珠爾瓦活佛也跟隨來臺,當時就將鐵真院安排給甘珠爾瓦活佛弘法,甘珠爾瓦活佛並將寺名更改為「普濟寺」,後來書法家于右任題寫橫匾「普濟寺」贈與寺方。
湯守觀音:1905年時擺北投居民希望能供俸保佑地方繁榮的神佛,由創設北投第一間溫泉旅館的平田源吾向鐵道部請願,由鐵道部出資雕刻了一尊約60公分高的觀音菩薩石像,供俸在由「臺北堀內商會」捐獻建造的觀音堂內,但因觀音堂位置屬於海軍用地,後來觀音像遷移到鐵真院。
所以在普濟寺的殿內,進去後面對神像的右側,可以看到石雕的湯守觀音,不過這是復刻版的湯守觀音,正版的在正中央觀音菩薩像後方牆上(照片箭頭處可以隱約看到邊緣)。
復刻版湯守觀音的前方,放置了正版的照片讓大家欣賞,很樸拙祥和的石像。
如果從正面看正殿的觀音像,是不會看到後面還有秘密神像(湯守觀音)喔~
在普濟寺的庭院,有塊石碑字跡已經很模糊,這是「村上彰一翁碑」,記載他參與臺灣各地鐵道建設以及開發北投的事蹟。當地居民為了紀念村上彰一策畫鋪設溫泉管路與新北投線鐵道,也曾為居民籌措設置湯守觀音的貢獻,而採用他的諡號「鐵真」來為寺院命名。
正殿旁有地藏王菩薩石像,手上抱了一個小孩子,是日式地藏王菩薩中專門保護小孩的「子安地藏」,長期以來也被當地信眾當作是保佑生育子女的「送子觀音」。
庭園的圍牆邊,還有著湯守觀音發現百年的紀念碑。
來到普濟寺的另一側庭院,就放著迎回的八十八番石佛,大空寺 藥師如來。
剛好遇到前來看八十八番石佛的比丘尼,從側面也能欣賞到普濟寺日本寺廟建築風格的屋脊和屋簷雕飾。
關於普濟寺的詳細歷史介紹,請參考:
https://taiwangods.moi.gov.tw/html/cultural/3_0011.aspx?i=90
從普濟寺再往上走一小段路(陡上坡的馬路),即可來到不動明王石窟,就是岩石洞窟裡放置不動明王石雕像,前方拜亭內的手水舍,似乎是日治時期保留下來的,石製的汲水槽上還刻有"奉納"二字。正面牌匾上刻的是藏文,1925年北投溫泉湯屋「星乃湯」的經營者佐野莊太郎為配合其所經營之溫泉旅館而倡建。
放置在汲水亭旁邊小花圃的這兩個石碑也是日治時期的。
一個刻著:靜岡縣磐田郡中泉町堀志能。另一個刻著:昭和十五年五月建止。
在不動明王石窟旁的石壁上有個瀑布:不動瀑布,瀑布兩側還有青龍明神碑(昭和八年)及大蛇明神碑(昭和14年),大概和不動明王鎮壓北投當地巨蟒的傳說有關吧!
吉他橋遺跡,從不動明王石窟往下走,預定要走回新北投捷運站,經過普濟寺繼續往下,看到河道上一座水泥橋,本來想就是一座平凡無奇的水泥遺橋,不過在人行道上設置解說牌,這是建於1950~1960年間的半月橋,因扶手半圓拱的造型而名之,不過看來那個半圓拱形的扶手已經消失到剩三個半圓。這座橋有名的原因是1966年在此拍攝的電影"溫泉鄉的吉他"(欸~年代太早我沒聽過啦!)取景,又被稱為吉他橋。
經過加賀屋大飯店時,旁邊石階則是:天狗庵古石階。卵石組成的階梯有120年以上的歷史,是台灣第一間民營溫泉旅館"天狗庵"所留下的遺跡(石階現狀經日勝生集團考據修護復原)
踏著石階往上走,現在是一個小公園:天狗庵史蹟公園。木造的涼亭放置三大幅日治時期北區這一區溫泉旅館的地圖、興建溫泉的老照片等,對於北投溫泉區的文史過往有興趣的話,這些地圖和照片蠻有意思。
現在就是加賀屋後方的小公園,也由加賀屋照顧中,還標示著天狗庵當初的舊湯櫃址。
最後當然走到新北投捷運站準備搭車,不過旁邊還有個近年來擇地重組後之北投車站。新北投車站是台北淡水線(鐵路)僅存的百年車站。日治時期為發展新北投地區溫泉觀光產業,興建新北投支線,於1916年(大正5年)設置「新北投乘降所」後改稱為「新北投驛」,新北投地名,由此而生。1988年因北淡線停駛而走入歷史並將站體拆遷至彰化台灣民俗村。
日榮資產股份有限公司同意無償捐贈新北投車站予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7年4月重組於原址附近的七星公園內再次對外開放。
木造的車站體內是介紹新北投車站歷史沿革的解說牌,以及販售相關文青小物。
月台區是懷舊車廂的展示,裡面已經布置成供遊客參觀的展示空間。
最後要來推個書,對於日治時期設立的台北新四國八十八所靈場及石佛有興趣的,可以參閱這本書喔!《從弘法寺到天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