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感想:再讀約拿書-8

研經感想:再讀約拿書-8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次我們提到尼尼微人聽到有人跑來警告他們要倒楣了,居然非常戲劇化的全都信了,全都開始進行悔改的各種儀式。

連國王都這樣,這真的是神蹟,畢竟當年雅威可是讓法老心剛硬,後來死一堆人。

再說一次,劇本是上帝排的,就這樣,去質疑劇本其實沒太大意義(但不會完全沒意義,要區分清楚),只要想想上帝做這件事情想告訴我們什麼就好。

說起來的確有讀者問我小說為何要這樣寫……我就想這樣寫阿!因為故事的結局在我腦中,現在所有的故事都是為了走向我規劃的結局阿!你要怪我把你喜歡的角色弄死……這故事他就是必須死阿!但話說回來,歸途裡有位最後會死掉的角色因為我太太很喜歡,被她下令不准讓他死,所以我只好乖乖照辦……

總之尼尼微人悔改了,而且很顯然這是上帝介入的結果,讓約拿那些毫無誠意的警告居然被聽進去,而且產生影響。

不過我們來檢視一下尼尼微人到底悔改了什麼。

他們禁食、穿麻衣、坐在灰燼裡面,然後大聲呼求要悔改,不做惡行暴行。

話說在前頭,這是舊約裡的內容,適用的是舊約時代的神學觀念,那個年代,人犯罪「被認為」是可以用獻祭來洗白的,所以尼尼微人只是做了在那個年代當地「不管哪個神明」都一樣的要求,簡單說就是「處罰自己」。

通常獻祭有兩種模式,一是獻上禮物,二就是處罰自己,當然舊約時代幾個異教崇拜最糟糕的風俗就是「使自己兒子經火」(算是同時獻上禮物而且處罰自己?),基本上這是上帝下令約書亞殺光迦南人的主要理由,因為這種獻祭太邪惡了。

但這種獻祭方式在哪個時間點扭曲的倒是值得考古研究,畢竟亞伯蘭的時代,麥基洗德可有著至高神祭司的身份,但同時也有所多瑪與蛾摩拉,而他們都是迦南文化阿!為何最後剩下的全是燒人的習俗?

總之,尼尼微人居然全都執行了這些懺悔的儀式(連動物都要執行,可以算有誠意),想說能不能因此讓上帝心軟不要滅了他們,而且看來還是很認真執行,真是可喜可賀。

然後上帝「這次」原諒他們了(我們很清楚後來尼尼微還是被滅了)。

說起來,最近有舔中網紅改過自新的新聞,說起來很振奮人心。其實像這樣認罪悔改的故事應該都要很受歡迎才是,但今天如果認罪悔改的是馬英九或花蓮王、柯文哲或陳玉珍、馬文君……

似乎在某個界線之後,我們會比較希望看到他們倒大楣,而不是悔改……

這或許正是人軟弱的地方,但我們真的希望看見習進平或普丁半夜吃西瓜,突然變好人嗎?

果然你我皆約拿……

raw-image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02會員
990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約拿回到路地上,或許他鬆了一口氣,想說終於離開那個莫名其的狀況,現在他可以腳踏實地,還可以吹風散步,看來應該會很爽。 但上帝又來了,跟開頭一樣,上帝說「起來,你去尼尼微彼個大城,將我交代你的信息對𪜶宣布。」  這次同樣沒給我們完整訊息,不過一樣用「起來」當開頭,只不過第一次的命令,「起來」是描
約拿在魚肚裡,陷入一種「現在是怎樣」的困惑當中,於是他的禱告中,進入死亡、即將死亡被混為一談,但重點在於拯救的確實性,這一點是約拿完全不懷疑的,他完全知道上帝將會施行拯救。 但這裡面其實有個有趣的地方,因為約拿很清楚自己其實根本不聽話,也知道自己活該被罰,但他卻說著拯救的話語。 某方面來說這根本
第二章很短,是約拿的祈禱,先解釋一下,有些人覺得這段是後世加上去的,因為這裡的約拿其實一直在稱讚上帝,看來沒有反抗的意思,但我覺得其實這段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我想約拿在敬畏上帝與反抗上帝的張力上面,在這邊透漏了出來,就像保羅說他心想的是對的,但做出來卻錯的一樣,人的軟弱就是在這種谷底的狀況出現,然
約拿出第1章第12節,約拿這樣回答船員:「恁給我掠起來㧒落海,海就會平靜;我知恁抵著此個大風是因為我的緣故。」 話說在前頭,古代社會殺人獻祭其實稀鬆平常 ,希臘神話有一半的故事朔源起來都跟殺人獻祭有關,是在後世被美化為某種變形、升天的故事的,打從一開始的宗教教義就明白紀錄嚴禁殺人獻祭的只有猶太教,
好吧!這次文章進度超慢,我們來看看約拿書第1章第6節說船員說的話:「你哪赫好睏?起來求叫你的神明;伊豈採會給咱保庇,互咱免死。」 這是標準多神論的觀點,反正把想得到的神明全拿出來拜,總會拜到一個有用的(但別忘記這些船員可沒放棄自己該做的努力)。 既然怎麼拜都沒用,那麼或許問題就出在那個在睡覺的,
第3節一開頭,約拿落跑了,原文是用「起來」 當作句子的開頭(這是讀葉志達的論文時才注意到的,明年有邀請葉牧師做專講,會很精彩喔!),其實有點惡趣味,因為我們會以為約拿領受了呼召起身,但接下來卻是落跑的描述。中文譯本基本上都加了「但是」(或類似)這樣的字在裡面,等於一開始就破梗了…… 反正我們知道約
約拿回到路地上,或許他鬆了一口氣,想說終於離開那個莫名其的狀況,現在他可以腳踏實地,還可以吹風散步,看來應該會很爽。 但上帝又來了,跟開頭一樣,上帝說「起來,你去尼尼微彼個大城,將我交代你的信息對𪜶宣布。」  這次同樣沒給我們完整訊息,不過一樣用「起來」當開頭,只不過第一次的命令,「起來」是描
約拿在魚肚裡,陷入一種「現在是怎樣」的困惑當中,於是他的禱告中,進入死亡、即將死亡被混為一談,但重點在於拯救的確實性,這一點是約拿完全不懷疑的,他完全知道上帝將會施行拯救。 但這裡面其實有個有趣的地方,因為約拿很清楚自己其實根本不聽話,也知道自己活該被罰,但他卻說著拯救的話語。 某方面來說這根本
第二章很短,是約拿的祈禱,先解釋一下,有些人覺得這段是後世加上去的,因為這裡的約拿其實一直在稱讚上帝,看來沒有反抗的意思,但我覺得其實這段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我想約拿在敬畏上帝與反抗上帝的張力上面,在這邊透漏了出來,就像保羅說他心想的是對的,但做出來卻錯的一樣,人的軟弱就是在這種谷底的狀況出現,然
約拿出第1章第12節,約拿這樣回答船員:「恁給我掠起來㧒落海,海就會平靜;我知恁抵著此個大風是因為我的緣故。」 話說在前頭,古代社會殺人獻祭其實稀鬆平常 ,希臘神話有一半的故事朔源起來都跟殺人獻祭有關,是在後世被美化為某種變形、升天的故事的,打從一開始的宗教教義就明白紀錄嚴禁殺人獻祭的只有猶太教,
好吧!這次文章進度超慢,我們來看看約拿書第1章第6節說船員說的話:「你哪赫好睏?起來求叫你的神明;伊豈採會給咱保庇,互咱免死。」 這是標準多神論的觀點,反正把想得到的神明全拿出來拜,總會拜到一個有用的(但別忘記這些船員可沒放棄自己該做的努力)。 既然怎麼拜都沒用,那麼或許問題就出在那個在睡覺的,
第3節一開頭,約拿落跑了,原文是用「起來」 當作句子的開頭(這是讀葉志達的論文時才注意到的,明年有邀請葉牧師做專講,會很精彩喔!),其實有點惡趣味,因為我們會以為約拿領受了呼召起身,但接下來卻是落跑的描述。中文譯本基本上都加了「但是」(或類似)這樣的字在裡面,等於一開始就破梗了…… 反正我們知道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