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勒里昆恩《暹羅連體人的秘密》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這是我的第四本艾勒里昆恩的作品,理所當然地在之前的幼稚又茫然的「繁體推理小說收藏」的過程裡(突然想到這本書的死者約翰醫生,累積了巨大的財富於一身的人,竟然有著喜歡收藏破銅爛鐵的嗜好!我雖然沒有受害者冰山一角的財力,但是收藏推理小說也是合情合理的一種興趣吧?),這種通俗名家的作品,自然是沒有遺漏的理由……

然而卻在閱讀「已過萬重山出版社」所發行的《X的悲劇》裡嚐盡了苦頭,不知道是閱讀資歷太少,對於翻譯文學的咬文嚼字所賦予的苦難無法消化,要不然就是複雜的故事內容讓我頭痛不已之類的(我竟然對這套悲劇三部曲的主要偵探是聾子還是瞎子傻傻分不清),接下來是美其名對福爾摩斯致敬的《恐懼的研究》,其實是想要抓到「開膛手傑克」來證明這兩兄弟合力創作的神探,可以經由細心考究的耐力來破解「福爾摩斯」多年來為人詬病的案件,然後就是娛樂性質很高的冷硬派偵探小說《情色電影謀殺案》,可想而知啦!這樣的書名當然是引起我把他拎出來打開閱讀的原始動力,但是期間別說沒有煽情動作場面了,連智力過人不合理冥想型偵探都沒有,但這個冷硬派作風的故事,卻成為了以上我最喜歡的一個作品,這是一種心智上不得不服老的黯然下台退讓,那些馬蓋先X太陽馬戲團X不可能任務的精妙殺人手法,已經讓我無法再起立鼓掌了。

話說今天看完的這本《暹羅連體人的秘密》,早就收藏在屬於「艾勒里昆恩」區裡了,是一九九五年由「facebook出版社」發行的,而真正成書的時代,那就要考就到咱們大中華還在一狗票軍閥割據的年代,也是已經好整以暇來面對幾年內堂堂要爆發的,死了七千萬人的二次世界大戰。那個時候呀!人家美國本土裡歌舞昇平的具體證據,不只是在這個時候的「爵士樂」迷倒千萬眾生而已,更有萬萬千千娛樂大家的推理小說也不間斷地被發表上市,英國有「阿嘉莎克莉絲蒂」,這邊有「艾勒里昆恩」以及迷人的「海史密斯」所創作出來的《天才雷普利》系列電影,以及費盡千辛萬苦爭舉贏回天才物理學家,發明製造出用來結束無盡殺戮的「小男孩原子彈」,在這個時候,《暹羅連體人的秘密》一併把對東方的未知給加入了「反范達因推理鐵則」之中了,但是這個雖然用泰國為書名的故事,事發地點竟然與泰國一點關係都沒有,至於為什麼取這個書名,這是其來有自的。

raw-image

引述維基百科上「勝讀萬卷書」的隨手智慧

歷史上第一對連體嬰雙胞胎的一生,各自結婚,育有21個小孩!兩人死的時間不同,有時候醫學上的確會出現「連體嬰雙胞胎」,現在的醫學技術可以透過手術將兩個孩子分離,但其實在以前是沒有辦法的。世界上第一個連體嬰雙胞胎是泰國的恩(Eng) 和昌(Chang) ,她們1811年出生在暹羅(現在的泰國) ,當時的醫學技術無法將兩人分開,因此他們就這樣陪著彼此度過一生。
恩和昌的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泰華混血兒,他們出生時就被發現彼此的腹腔由一塊肉和軟骨相連在一起,當時許多人都認為他們被詛咒了。長大後恩和昌都變成了健康的男孩,他們可以跑步、游泳、划船、還會幫父母賣鴨蛋。在他們13歲時,一位叫羅伯特亨特(Robert Hunter) 的英國商人發現他們,並看到背後的商機,說服了他們的母親想讓他們到馬戲團表演,不過當時的國王拉瑪三世卻不同意,一位美國船長柯芬(Abel Coffin) 說服了國王5年才終於讓他點頭。
1829年,這對17歲的雙胞胎坐船到美國馬薩諸塞州表演,亨特和船長給了他們的母親500美元(~15000台幣) ,換取這對雙胞胎30個月的工作時間。恩和昌被稱為「暹羅雙胞胎」,在美國做了許多表演娛樂大眾,當然也獲得優渥的薪資。隔天他們前往英國表演,順便到一些權威醫療機構接受檢查,醫生們發現,他們共同擁有某個關鍵的器官,所以沒人敢動手術把他們兩個分開,因為風險太大了他們承擔不起風險和責任。
28歲時,昌和恩已經存下了一筆錢,他們想暫時放棄到處表演和旅行的生活,後來他們回到美國,取得美國公民資格,並改姓為邦克,定居在北卡羅來納州,他們有一棟房子、一家商店、還有200英畝(~80萬平方公尺) 的農地和自己的奴隸,他們在1843年4月13日和一對英國姐妹薩拉(Sarah) 和阿德雷德(Adelaide) 結了婚,昌和阿德雷德有10個孩子,而恩和薩拉則有11個孩子。
不過1874開始,昌的身體開始出現狀況,曾經中風過的他得了支氣管炎,有天在睡夢中就離世了,而恩在3小時候也離開人世。根據驗屍報告,昌是因腦血栓死亡,恩的死因則具有爭議性,醫生起先認為他是因為膀胱過度膨脹和右側睾丸收縮而休克致死,後來一些醫生又再度回顧他們的病歷,認為昌可能是死於肺水腫和心臟衰竭,而恩則不是死於休克。雖然他們的死因還是不明,但他們死後,他們的共同肝臟被保存在費城的穆特博物館,「暹羅雙胞胎」也變成連體嬰歷史代名詞。
好吧!不管他們婚姻生活裡是怎麼樣進行製造下一代的,這個大家都很有共識地避開不談。

談回這本小說

「艾勒里昆恩」的這本《暹羅連體人的秘密》顧名思義就是一個欲以錯誤的引導,讓讀者去先入主去懷疑兇手的動機與身份,但是說穿了,這本雷聲大雨點小的故事雖然厚重到三百二十二頁,但是因為導覽風景的部份過多,而且對於案情沒有幫助的房屋結構說明也增添了不少篇幅,所以閱讀起來,稍微有經驗的讀者應該可以在三個小時內輕易的解決掉吧!

raw-image

昆恩父子兩人因為迷路之後,被森林大火給困在山頂端的一間神秘古屋裡,強行敲門借宿之後才知道原來是鼎鼎大名的神醫的神秘醫學研發中心(有點土了)。接下來連續不斷地被殺身亡的死者陸續登場,而仰賴老探長與聰明兒子破案的過程,其實逗趣的部分還真不少,畢竟也花了不少篇幅在講述為什麼不能離開這個也不是大雪山莊,也並非大海郵輪的地方(笑),這些篇幅已經可以輕鬆跳過了,反正就是離不開,不得不辦案,正義感使然或者求取自保的心態下,兇手不得不殺人,偵探不得不破案的各自幹著不想幹的事情。

至於會水落石出,竟然是因為這把無情山火地吞噬,作者以「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可能性頗高的人性定律來作為收場,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那好巧不巧的大雨,突然間滂沱而至,而白忙了好幾天得意萬分的迂迴推理,應是挨了幾巴掌的以紅腫的臉龐悄悄下台。

雖然說劇情偏向了幼稚與荒唐,劇中的暹羅連體嬰也沒有什麼出色的推理部分,但是這三人(母子三人)極力想要求生與撇清謀殺動機的部分,確實是個不錯的說法,翻譯的部分出色而且清楚,並不像「我之前的醫生朋友」說的「facebook出版社」在這個時期,一本書一萬五千塊的翻譯費因此出版品的內容多是粗枝濫造,我想這位在現今推理舞台上閃閃發光的「男版韓紅」,對自己說過的話,是不是也像這個劇中的老探長一樣,開槍殺害了一個不是兇手的無辜者,而此人卻因這顆子彈射穿右肺而動彈不得,終於被兇手輕易地毒死了呢?

推薦給推理入門的新鮮人,讀起來輕鬆愉快而且頗有樂趣。順道一提,在「王寶強」的《唐人街探案》裡那個從香港去拜訪他的姪子,因為想善用自己的推理知識混進警局了解警務系統,構思一個超完美完全犯罪,但是事與願違地淪落到泰國找叔叔度假的時候,不是嚷著要叔叔帶他去看「暹羅連體人」……猴~編劇沒有看過這部小說就蝦扯蛋了………..

這是後來在泰國讀的,三年慘不忍睹的鬼日子。2018.4.1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亞熱帶往事
7會員
182內容數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亞熱帶往事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我突然像是霍桑在這本書的兜兜轉轉之後,集合眾人於一堂時分別點出每一位嫌疑人的動機跟手法,對於行兇可能性的描述,而現實生活,我當然不可能集合眾人來一個統一宣布我發現的一個粗糙相處之下,那個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我在多年前的直覺一直告訴我該如此這般地提防,現在相處了八個月之後,嗯,四月份果然是我的分手季節
Thumbnail
2025/04/01
我突然像是霍桑在這本書的兜兜轉轉之後,集合眾人於一堂時分別點出每一位嫌疑人的動機跟手法,對於行兇可能性的描述,而現實生活,我當然不可能集合眾人來一個統一宣布我發現的一個粗糙相處之下,那個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我在多年前的直覺一直告訴我該如此這般地提防,現在相處了八個月之後,嗯,四月份果然是我的分手季節
Thumbnail
2025/03/20
可能是因為上一集《刀鋒之先》實在讓我覺得太好看的關係,這一集《到墳場的車票》只有在馬修史卡德心理驚悚的部分,讓我覺得勞倫斯創作上有些不同的點子,其他人物之間的對話、馬修史卡德心裡的呢喃、紐約街頭人
Thumbnail
2025/03/20
可能是因為上一集《刀鋒之先》實在讓我覺得太好看的關係,這一集《到墳場的車票》只有在馬修史卡德心理驚悚的部分,讓我覺得勞倫斯創作上有些不同的點子,其他人物之間的對話、馬修史卡德心裡的呢喃、紐約街頭人
Thumbnail
2025/03/16
曾經我們在家規裡定有一個共識,如果誰犯了以下某某某(包括吃完飯不擦嘴,油膩膩出門被人恥笑!)就要罰看史上最令人髮指的爛電影的一個戒律,關於這個我們有共識的罰則,確實讓我們三個人老老實實地走在炙熱的曼谷街頭好一陣子規矩的像隻小雞一樣,是的,這齣電影就是讓我們對人生感到了無生趣的《最後的女孩》,嗯,也就
Thumbnail
2025/03/16
曾經我們在家規裡定有一個共識,如果誰犯了以下某某某(包括吃完飯不擦嘴,油膩膩出門被人恥笑!)就要罰看史上最令人髮指的爛電影的一個戒律,關於這個我們有共識的罰則,確實讓我們三個人老老實實地走在炙熱的曼谷街頭好一陣子規矩的像隻小雞一樣,是的,這齣電影就是讓我們對人生感到了無生趣的《最後的女孩》,嗯,也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咖啡愛好者分享他在雙11前的購物規劃。他不僅推薦了自己喜愛的咖啡豆品牌(如李董、音樂家系列)與手沖器材,還分享了實用的挑豆技巧。同時,他記錄了一項個人實驗:剛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想測試透過分享真心喜愛的商品,是否能為自己的咖啡開銷「回血」。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出國旅行時,準備充分的行李能讓旅程更加輕鬆愉快!本文整理了大人旅行的全方位行李清單,從護照、信用卡到各種旅行好物一應俱全。特別是防盜小物、瞬熱熱水壺和過濾蓮蓬頭等必備單品,讓你的旅行更舒適、安全。此外,還介紹了蝦皮分潤計劃,讓你在購物的同時還能輕鬆賺取分潤,無論是準備行李還是購物分享,都是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夏恩.漢米爾(Shaun Hamill)於2019年出版的《怪物的宇宙學》(A Cosmology of Monsters)是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如宣傳與所言,這本作品融合了史蒂芬金風格的小鎮怪事與克蘇魯神話的宇宙恐怖風格,講述了一段痛心、悲慘的家庭史,卻也在終曲時令讀者落下感動的淚水。
Thumbnail
夏恩.漢米爾(Shaun Hamill)於2019年出版的《怪物的宇宙學》(A Cosmology of Monsters)是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如宣傳與所言,這本作品融合了史蒂芬金風格的小鎮怪事與克蘇魯神話的宇宙恐怖風格,講述了一段痛心、悲慘的家庭史,卻也在終曲時令讀者落下感動的淚水。
Thumbnail
《百分之七的溶液》作者盛讚:福爾摩斯迷不能錯過! 愛倫坡獎提名作家琳西‧斐繼《福爾摩斯與開膛手傑克》後全新力作福爾摩斯與華生雙人搭檔,攜手寫下十五篇令人拍案叫絕、回味再三的冒險奇案「《福爾摩斯案外案》是一本與柯南‧道爾所寫的福爾摩斯探案精選相較亦毫不遜色的佳作。
Thumbnail
《百分之七的溶液》作者盛讚:福爾摩斯迷不能錯過! 愛倫坡獎提名作家琳西‧斐繼《福爾摩斯與開膛手傑克》後全新力作福爾摩斯與華生雙人搭檔,攜手寫下十五篇令人拍案叫絕、回味再三的冒險奇案「《福爾摩斯案外案》是一本與柯南‧道爾所寫的福爾摩斯探案精選相較亦毫不遜色的佳作。
Thumbnail
我們經常至圖書館借書。有時讀完很喜歡,想買一本隨時翻閱,誰知書已絕版多時。偶爾被某書吸引,可是本地書局遲遲不見蹤影。網海浩瀚或能順利找到想要的書,然而世上的書永遠找不完,可是時間精力空間全都有限,倘若沉迷找書以致沒時間閱讀,那就遺憾了。於是我習慣至書店探尋緣份,頂多拜託從事舊書業的友人幫忙留意。
Thumbnail
我們經常至圖書館借書。有時讀完很喜歡,想買一本隨時翻閱,誰知書已絕版多時。偶爾被某書吸引,可是本地書局遲遲不見蹤影。網海浩瀚或能順利找到想要的書,然而世上的書永遠找不完,可是時間精力空間全都有限,倘若沉迷找書以致沒時間閱讀,那就遺憾了。於是我習慣至書店探尋緣份,頂多拜託從事舊書業的友人幫忙留意。
Thumbnail
我沒有殺人, 死者的最後一頁行事曆、警方的頭號嫌疑犯名單, 卻都寫著我的名字…… 雙重金匕首獎肯定的暢銷推理大師,征服世界推理文壇的小說之路起點! 泰絲‧格里森盛讚:「罕見的文學珍寶,以精湛美妙文筆寫就的驚悚小說,動人情感與緊湊懸疑性並具。不容錯過!」 *乃賴(編劇、評論)、余小芳(台灣推理作
Thumbnail
我沒有殺人, 死者的最後一頁行事曆、警方的頭號嫌疑犯名單, 卻都寫著我的名字…… 雙重金匕首獎肯定的暢銷推理大師,征服世界推理文壇的小說之路起點! 泰絲‧格里森盛讚:「罕見的文學珍寶,以精湛美妙文筆寫就的驚悚小說,動人情感與緊湊懸疑性並具。不容錯過!」 *乃賴(編劇、評論)、余小芳(台灣推理作
Thumbnail
美國犯罪小說家米奇·斯皮蘭說:「讀者不是為了半途而廢而閱讀,而是為了讀完一個故事。(People don’t read books to get to the middle. They read to get to the end.)」
Thumbnail
美國犯罪小說家米奇·斯皮蘭說:「讀者不是為了半途而廢而閱讀,而是為了讀完一個故事。(People don’t read books to get to the middle. They read to get to the end.)」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