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金融保險的內控抉擇:從法令遵循到企業決策透明化

3C金融保險的內控抉擇:從法令遵循到企業決策透明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內控是誰的責任?」這是3C金融保險公司近期董監事會最常討論的問題。內部控制不只是法令要求,更關乎股東權益、消費者保障,甚至企業未來的競爭力


內控制度不是董事會的「橡皮圖章」

2024年5月7日,《保險業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實施辦法》修正,強調內控制度必須經過董事會、監察人(監事)或審計委員會層層審核。這讓3C金融保險的獨立董事李先生有了更多發言權,他認為:「內控不能只是主管決定好,然後讓董事會蓋章通過,而是要真正經過討論,確保制度有效。」

但有些董事卻抱持相反意見,認為公司已經有法遵部門,應該「尊重專業,不要過度干涉」。

那麼,該如何在監督與授權之間找到平衡?


內控制度該如何制定,才能符合監理與市場需求?

為了符合新規範,3C金融保險決定強化內控決策過程,採取以下策略

獨立董事的意見透明化

所有董事、監察人(監事)、審計委員會的討論過程都會完整記錄,確保獨立董事的意見不會被忽略,甚至會在官網公布內控機制的年度報告,讓投資人與消費者都能理解企業風險管理狀況。

內部控制採取「動態監管」模式

過去,內控制度是靜態文件,一年修一次。現在3C導入RegTech(法遵科技),讓AI即時分析監管規範,當監理法規有重大變更時,系統會自動提醒董事會與內控單位,確保法令遵循不會落後市場變動。

內部稽核報告可供員工匿名檢視

許多企業內控問題其實來自基層執行面的落差。為此,3C金融保險讓所有員工都能匿名查閱內部稽核結果,甚至提供內部吹哨者通報機制,確保管理階層的決策透明且可監督。


內控不只是風險管理,更是品牌信任的基礎

新法規不只是要求企業「做內控」,而是要讓內控真正發揮作用。王經理在最後的董事會中總結:「消費者與股東選擇我們,不只是因為產品,而是因為信任。內控制度透明化,才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

內控不只是應付監理機關的規範,更應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優勢。透過公開透明的決策過程、數位化的監管技術、以及動態稽核機制,3C金融保險讓內控從合規義務轉變為信任經營的基礎。

這場「內控抉擇」,不只影響企業,也將深遠影響保險消費者與金融市場的信任機制。

參考文獻來源: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G0390052


avatar-img
SafeguardHK的沙龍
1會員
144內容數
用輕鬆故事介紹保險法規與變革、用輕鬆故事介紹保險經紀人相關法規與變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afeguardHK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內部控制,在保險法規中,聽起來像是一套繁瑣的合規要求,但對3C金融保險公司的法遵長(Chief Compliance Officer, CCO)王經理來說,這是一場攸關企業生存與信任的戰役。 內控制度不是負擔,而是競爭力 自從《保險業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實施辦法》在113年5月7日修正後,3C金
在金融保險業,法令遵循(Compliance)不僅是法規要求,更是維護消費者權益與企業信譽的關鍵。這是一則來自3C金融保險公司的故事,透過他們的經歷,讓我們理解內部控制與稽核制度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 保險監理新挑戰 113年5月7日,金管會針對《保險業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實施辦法》進行修正,這對
前往歐洲旅遊,保險怎麼選最合理? 許多計畫前往 歐洲申根國家(Schengen Area)的旅客都會遇到 申根簽證保險(Schengen Visa Insurance) 的需求。由於申根簽證規定,旅客必須購買 最低保額達30,000歐元的醫療保險,且須涵蓋 突發疾病、住院、遣返等費用,這讓許多人在
出國玩,保險該怎麼買才安心? 近年來,隨著國際旅遊恢復,不少人開始重新思考 旅遊保險(Travel Insurance) 的重要性。尤其是 旅平險(旅遊平安險)、旅行不便險 和 旅行綜合險,到底該怎麼選?如果擔心 海外確診或突發健康狀況,該挑哪家保險公司才有保障?這其實是典型的 決策心理學問題,與
旅遊保險到底該怎麼買? 每次出國前,買 旅遊平安險(旅平險)、旅行不便險 還是 旅行綜合險,總是讓人猶豫不決。到底應該 省錢只買基本保障,還是 買完整配套以防萬一?其實,這正是 判斷與決策心理學 在金融消費上的最佳案例。 在 Hastie & Dawes 的《判斷與決策心理學》中提到,人們在決策
1. 金融商品推薦的挑戰與機會 在台灣的金融市場,如何讓消費者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商品,是行銷人員、產品設計師、法遵專家以及教育訓練講師的共同挑戰。許多消費者在購買投資型保單、基金或其他金融商品時,往往因為資訊過載(information overload)而陷入選擇困難(choice paraly
內部控制,在保險法規中,聽起來像是一套繁瑣的合規要求,但對3C金融保險公司的法遵長(Chief Compliance Officer, CCO)王經理來說,這是一場攸關企業生存與信任的戰役。 內控制度不是負擔,而是競爭力 自從《保險業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實施辦法》在113年5月7日修正後,3C金
在金融保險業,法令遵循(Compliance)不僅是法規要求,更是維護消費者權益與企業信譽的關鍵。這是一則來自3C金融保險公司的故事,透過他們的經歷,讓我們理解內部控制與稽核制度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 保險監理新挑戰 113年5月7日,金管會針對《保險業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實施辦法》進行修正,這對
前往歐洲旅遊,保險怎麼選最合理? 許多計畫前往 歐洲申根國家(Schengen Area)的旅客都會遇到 申根簽證保險(Schengen Visa Insurance) 的需求。由於申根簽證規定,旅客必須購買 最低保額達30,000歐元的醫療保險,且須涵蓋 突發疾病、住院、遣返等費用,這讓許多人在
出國玩,保險該怎麼買才安心? 近年來,隨著國際旅遊恢復,不少人開始重新思考 旅遊保險(Travel Insurance) 的重要性。尤其是 旅平險(旅遊平安險)、旅行不便險 和 旅行綜合險,到底該怎麼選?如果擔心 海外確診或突發健康狀況,該挑哪家保險公司才有保障?這其實是典型的 決策心理學問題,與
旅遊保險到底該怎麼買? 每次出國前,買 旅遊平安險(旅平險)、旅行不便險 還是 旅行綜合險,總是讓人猶豫不決。到底應該 省錢只買基本保障,還是 買完整配套以防萬一?其實,這正是 判斷與決策心理學 在金融消費上的最佳案例。 在 Hastie & Dawes 的《判斷與決策心理學》中提到,人們在決策
1. 金融商品推薦的挑戰與機會 在台灣的金融市場,如何讓消費者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商品,是行銷人員、產品設計師、法遵專家以及教育訓練講師的共同挑戰。許多消費者在購買投資型保單、基金或其他金融商品時,往往因為資訊過載(information overload)而陷入選擇困難(choice para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