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太好看了!💗
清水茜的科普漫畫《工作細胞》系列,把人體細胞「擬人化」的點子超棒,畫風可愛,充滿教育意義,是小學生界的熱門漫畫,吾兒還沒看過書、但動漫就很好看,沒想到,改編成「真人版」電影效果更出奇地好!
推薦快點趁寒假尾聲帶孩子去看,即將下檔人比較少,我家是年假最後一天去,兩人包場,正好可以邊看、邊跟孩子討論~
-
《工作細胞》爆笑、溫馨,也驚險刺激,主要以高中女孩日胡的體內為場景,偶爾穿插有菸酒習慣的爸爸體內相映襯。
人體內細胞數量竟有37兆個-除了較熟悉的紅血球、白血球,也有其他重要細胞及常見病毒細菌;在你習以為常的身體裡,細胞們無時無刻辛勤工作,甚至經歷著戰鬥,致力維護你的健康。
可以跟孩子一起認識:
💧紅血球-運送氧氣
(再虛弱,都需要持續送氧氣給各細胞)
💧白血球-對抗外來病原體與異常細胞
(佐藤健飾演的白血球,即刻救援帥慘!)
💧血小板-修復傷口
(選角超級可愛!正常都應成群出現)
💧巨噬細胞-吞噬病原體與細胞殘骸
(劇中任務不明顯,輔助作用)
💧輔助T細胞-調節免疫系統
💧殺手T細胞-識別並摧毀異常細胞
💧NK細胞-可省略辨識直接擊殺異常細胞
後幾種與抗癌、免疫有關, 可以特別跟孩子說明, 每種細胞「各司其職」,沒有誰比誰厲害,缺一不可,通通都很重要!
.
這部電影很好的把體內環境「具像化」-
日胡爸爸吃不營養的食物、飲酒、抽菸,體內的工作細胞都在受罪,街道(血管)的廢物、垃圾堆積如山,造成紅血球的輸氧路線窒礙難行;
平時不要吃太飽、避免菸酒,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素,搭配必要的睡眠與運動,才能維持健康、增強自身免疫力。
.
並不是維持健康作息就一定不會生病,突發性的細胞變異仍會造成疾病,平時也需要留意身體的狀況;像日胡發病前,身體莫名出現大片瘀青,就是值得注意的異狀。
其他如:持續異常疼痛、呼吸困難、不明原因體重變化、持續發燒、傷口久久未癒合、嚴重嘔吐腹瀉等,都是應盡速就醫的症狀,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
-
很慶幸雖然只看過一兩集動畫,孩子就決定看這部電影,沒有錯過~
許多搞笑片段可以盡情大笑,也為對抗病源的犧牲、親友間的愛與生存意志而感動;
透過劇情演繹,孩子也能稍微認識越來越常見的癌症,放射線治療對體內好壞細胞的強大破壞性、骨髓移植後的新生等等,許多細節都拍得很好,太佩服這些設定了!
可以引導孩子想像那種不適,擁有「活下去」的意念非常重要,不是每個病友身邊都能擁有支持的人,也不是勇敢對抗就一定能抗癌成功…
有時候身體真的撐不下去、那也只能聽天由命,所以,每個當下都值得珍惜。
超推!
-
週末看完電影偷懶還沒寫心得,卻在睡前湧起對身邊親友的感恩(年節真的是體驗到家人滿滿的愛)尤其是小子,每晚都覺得太幸運有你了!一個衝動,就用手機敲下想留給小子的長信;(不像遺書~比較像回憶紀事?)
沒想到隔天就看到大S驟然離世的新聞…很遺憾也很震驚,只願逝者安息,相信她的美好,會繼續活在生者心中。
生命太脆弱了,總想留下些許曾經存在的軌跡給孩子,這些那些小小隨筆,都是很愛很愛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