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灣興櫃市場弱勢個股解析:繁榮背後的啟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2024年,台灣資本市場延續多頭氣勢,上市櫃公司募資熱潮不斷,甚至沉寂多年的大型企業也重返籌資戰場。然而,在一片榮景中,興櫃市場卻浮現隱憂——根據統計,全年共有22家2024年登錄興櫃公司股價跌破發行價。這一現象不僅凸顯市場分化,更提醒投資者:熱潮下的風險管理至關重要。

一. 分析前提與數據假設

  1. 範圍設定

◆2024年登錄興櫃且仍處於興櫃階段的個股為範圍,已轉上市櫃公司不在此列。

◆考量興櫃市場為議價交易市場,除權息機制與上市櫃不同,故未將2024年除權息

影響還原。

  1. 弱勢個股的定義

◆破發股:股價跌破興櫃登錄價者。

◆漲幅低於10%個股:考慮興櫃流動性較差,券商內外盤報價落差大,故將

雖未破發,但漲幅不足10%,顯示市場認同度有限個股也整理成表。

  1. 數據基準:以2024年12月31日收盤價作為比較基準,確保統計數據的一致性。
raw-image
raw-image


二.弱勢公司特徵與產業分布

2024年台股資金明顯流向半導體、AI等主流產業,興櫃市場中的中小型公司若未能搭上趨勢,便容易遭邊緣化。進一步分析,這些公司多具有以下特徵:

  1. 生技新藥股高風險投資的縮影

在高利率環境下,資金偏好大型權值股,不利於仍處於研發階段、尚未獲利的生技新藥公司。分析22家破發公司中,生技股高達8家(佔比36%),顯示該產業在募資熱潮中面臨巨大挑戰。其主要原因包括:

研發期長,燒錢速度快:新藥開發需投入大量資金,但短期內難以產生現金流。

籌碼相對較亂:因為需持續投入研發資金,往往再興櫃登錄前,已辦理過數輪募資,

創投等法人投入持股,上興櫃後面對法人變現籌碼釋出衝擊股價。

市場信心不足:面對審批風險、臨床試驗不確定性,若未能進入IPO送件階段,投資

人往往保持觀望態度。

2.餐飲類股 - 從高成長到成長停滯

疫情後,餐飲業在2023年迎來報復性消費潮,營收大幅成長。然而,2024年成長動能趨緩,導致市場預期修正。多家知名餐飲品牌等紛紛破發,反映以下問題:

基期效應影響:2022年的低基期使得2023年成長數據亮眼,但無法持續。

本益比過高:基於獲利高峰時訂出的評價,在成長趨緩後本益比修正壓力高。

3.本益比(P/E)偏高或是無本益比

其餘多由於產業因素或是營運階段尚屬醞釀期,獲利偏低而興櫃登錄價顯示本益比高之個股,如文創、車用及綠能公司亦出現破發情形。

而在漲幅低於10%之個股共9家,雖無看到集中特定之產業,但可以看到較為弱勢的股票,許多尚處於僅小幅獲利或者虧損階段,如資訊、綠能及生技相關之個股。


三、小結

檢視2024年台灣興櫃市場的弱勢個股表現,提供簡短心得如下:

  1. 產業趨勢至關重要:資金明顯偏好半導體、AI等主流產業,成長性不足的傳產或是無獲利的生技新藥股走勢偏弱,也可以看到,因應股市熱潮許多生技股登錄興櫃,然而原始股東的變現賣壓不可不防。
  2. 本益比及成長性的要求趨嚴:2023年至2024上半年,股市多頭前半場,興櫃市場登錄個股走勢一般較強,然而隨多頭進入第三年,股價基期越墊越高,許多集團股或發行公司,因股市榮景,拉高興櫃登錄價格的本益比,隱含承銷商造市的難度及投資人買進風險越來越高,在繁榮的市場背後,對公司獲利前景分析能力,與投資人風險控管要求將越來越高。

 

 

希望本文能為投資人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助您在興櫃市場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感謝您閱讀此篇文章,您的支持,就是史哥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誠摯邀請您:

◆   按讚💖

◆   加入會員&追蹤📣

◆   分享🔗

◆   有任何建議或問題 也歡迎留言💬

◆  加入社群職人金融視角

raw-image









職人金融視角


 




試著用不一樣的角度與觀點,解析與分享資本市場時事、可轉換公司債、IPO及投資資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2023年多頭市場已走了2年,2024 年的台灣資本市場,無論是指數表現還是籌資規模,都稱得上「強勢」。AI、電子供應鏈等題材帶動股價與估值不斷創新高,大型企業於海外或國內發行 CB、ECB、GDR 等。市場對新案的認購意願仍普遍熱絡,但部分指標已開始顯露降溫跡象,提供分析如內文
自2023年多頭市場已走了2年,2024 年的台灣資本市場,無論是指數表現還是籌資規模,都稱得上「強勢」。AI、電子供應鏈等題材帶動股價與估值不斷創新高,大型企業於海外或國內發行 CB、ECB、GDR 等。市場對新案的認購意願仍普遍熱絡,但部分指標已開始顯露降溫跡象,提供分析如內文
新光金的股東臨時會如預期吸引了大批媒體和投資者,會場從早上就已經人潮湧動。這次會議雖然僅有一個報告案及一個討論案,由於台新金與新光金合併案的新聞熱度,吸引了股東到場。本次股東會的焦點集中在報告事項,針對內容及後續發展發布心得供參考
自2016年富邦金控發行首檔權益型特別股以來,近年特別股共計29檔掛牌。在全球高利率環境下,特別股發行減少。然特別股通常設有5至7年的利率重設期,多檔特別股已逐漸進入重設階段,帶來更高的股息壓力。為應對重設特別股的負擔,部分公司選擇再籌資以償還特別股,本文分享其趨勢及投資人可以注意的現象。
台新金與新光金於9月12日宣布調整合併換股方案,調整台新金0.672股普通股加0.175股辛種特別股。辛種特別股具累積性質,三年到期,股息率為1.665%,被認列為負債。相較於中信金的現金收購,台新金的方案需股東等待三年才獲現金收益。這一策略展示了台新金對新光金股東的讓步,但其吸引力仍有待市場驗證。
隨著部分創新板公司逐步成熟,轉板至主板市場成為了企業進一步發展的自然選擇。轉板過程不僅意味著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取得了更高的認可,也標誌著公司將邁入更廣闊的融資舞台。今年已經有數家創新板公司申請轉至上市主板,本文介紹是創新板公司轉板至主板市場的詳細程序。
自2023年多頭市場已走了2年,2024 年的台灣資本市場,無論是指數表現還是籌資規模,都稱得上「強勢」。AI、電子供應鏈等題材帶動股價與估值不斷創新高,大型企業於海外或國內發行 CB、ECB、GDR 等。市場對新案的認購意願仍普遍熱絡,但部分指標已開始顯露降溫跡象,提供分析如內文
自2023年多頭市場已走了2年,2024 年的台灣資本市場,無論是指數表現還是籌資規模,都稱得上「強勢」。AI、電子供應鏈等題材帶動股價與估值不斷創新高,大型企業於海外或國內發行 CB、ECB、GDR 等。市場對新案的認購意願仍普遍熱絡,但部分指標已開始顯露降溫跡象,提供分析如內文
新光金的股東臨時會如預期吸引了大批媒體和投資者,會場從早上就已經人潮湧動。這次會議雖然僅有一個報告案及一個討論案,由於台新金與新光金合併案的新聞熱度,吸引了股東到場。本次股東會的焦點集中在報告事項,針對內容及後續發展發布心得供參考
自2016年富邦金控發行首檔權益型特別股以來,近年特別股共計29檔掛牌。在全球高利率環境下,特別股發行減少。然特別股通常設有5至7年的利率重設期,多檔特別股已逐漸進入重設階段,帶來更高的股息壓力。為應對重設特別股的負擔,部分公司選擇再籌資以償還特別股,本文分享其趨勢及投資人可以注意的現象。
台新金與新光金於9月12日宣布調整合併換股方案,調整台新金0.672股普通股加0.175股辛種特別股。辛種特別股具累積性質,三年到期,股息率為1.665%,被認列為負債。相較於中信金的現金收購,台新金的方案需股東等待三年才獲現金收益。這一策略展示了台新金對新光金股東的讓步,但其吸引力仍有待市場驗證。
隨著部分創新板公司逐步成熟,轉板至主板市場成為了企業進一步發展的自然選擇。轉板過程不僅意味著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取得了更高的認可,也標誌著公司將邁入更廣闊的融資舞台。今年已經有數家創新板公司申請轉至上市主板,本文介紹是創新板公司轉板至主板市場的詳細程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台股大盤動向(截至 08/01 收盤) 成交量 4,320 億,終止量縮格局,外資買超 182.34 億,投信同步買超 76.28 億 成交值前 20 名聚焦在 AI 伺服器、散熱、ABF載板、IC 設計、重電、半導體設備、貨櫃海運、電源供應器
Thumbnail
2024年7月國泰金經濟調查公佈最新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外資持續賣壓臺股,下跌逾一個星期,分析散戶心理面、籌碼面及投資策略。
Thumbnail
臺灣自去年初脫離疫情影響後,經濟持續成長並超越疫情前表現。文章分析了臺灣的GDP、消費、出口、通膨、薪資、失業率、股市表現和各項隱憂因素,並提出對臺灣下半年股市發展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2024 年 4 月 22 日和 4 月 23 日的臺股期貨盤勢分析,包括多方攻擊、中性盤整和空方續跌的預測。文章提醒投資有風險,並建議審慎評估盈虧。
Thumbnail
【2024/4/22 台股:小台期貨盤前規劃|2024/4/19 覆盤與未來走勢預測】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學習心得與觀點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操作與買賣建議,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盈虧自負。
Thumbnail
回顧2022年10月台股跌至一萬三千點,經過約到一年半的時間,轉眼在3月4日台股站穩一萬九千點加權指數收19,305點,台積電更是站上歷史高點收725元,股市就是如此跪詭異多變,千萬不要去猜測股市的高、低點,記得一個重要的原則,不管是多頭或空頭市場,一定要讓自己留在股市
Thumbnail
美股TSLA-10% SMIC大漲 台積財報大好後續噴 從以上數據看來可能情緒上還未到最高潮,但多數網紅機構投資者已先轉向佈好空單 2月後可能要開始著手避險 台股就持續拉台積 出中小 頗有2022的即視感 不追高 不重倉 盡可能收回現金可能是最好的
Thumbnail
昨天的美股終於迎來2024 年的第一次有感的漲勢。 這或許可以帶動台股的持續上攻 昨天說過台積電這週的動態,會決定台股的動向 而看來外資,昨日又回補了一些台積電 短期看來,蓄力上向的『可能性』較高 此外最近中東的情勢升溫,很多的商船不得不避開紅海區域 同樣的貨運,所付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是20240108,目前加權指跌破月線,空方氣焰旺盛。但回顧統計數據似乎有那麼一點轉機,原因在於總統大選完後,台股有高機率上漲。 因此最近的下跌提供了很好的入場機會,那要選什麼產業呢? 以下的一則新聞提供了一些想法。 台灣明年的國防預算近6000億,創歷史新高。且不只我國,近年的地緣
Thumbnail
台股整體成交量能2264億元,比昨天來低量,不過由於整體賣壓相對不大,加上中小型題材股表現不錯,市場投機行情仍熱,加上近期公布的證券劃撥餘額再度攀升,顯示市場多方信心仍足,台幣本周也持續升值,預期整體多方結構仍將主導盤面發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台股大盤動向(截至 08/01 收盤) 成交量 4,320 億,終止量縮格局,外資買超 182.34 億,投信同步買超 76.28 億 成交值前 20 名聚焦在 AI 伺服器、散熱、ABF載板、IC 設計、重電、半導體設備、貨櫃海運、電源供應器
Thumbnail
2024年7月國泰金經濟調查公佈最新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外資持續賣壓臺股,下跌逾一個星期,分析散戶心理面、籌碼面及投資策略。
Thumbnail
臺灣自去年初脫離疫情影響後,經濟持續成長並超越疫情前表現。文章分析了臺灣的GDP、消費、出口、通膨、薪資、失業率、股市表現和各項隱憂因素,並提出對臺灣下半年股市發展的投資建議。
Thumbnail
2024 年 4 月 22 日和 4 月 23 日的臺股期貨盤勢分析,包括多方攻擊、中性盤整和空方續跌的預測。文章提醒投資有風險,並建議審慎評估盈虧。
Thumbnail
【2024/4/22 台股:小台期貨盤前規劃|2024/4/19 覆盤與未來走勢預測】 【免責聲明】 文章內容僅為個人學習心得與觀點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操作與買賣建議,投資有風險,請審慎評估,盈虧自負。
Thumbnail
回顧2022年10月台股跌至一萬三千點,經過約到一年半的時間,轉眼在3月4日台股站穩一萬九千點加權指數收19,305點,台積電更是站上歷史高點收725元,股市就是如此跪詭異多變,千萬不要去猜測股市的高、低點,記得一個重要的原則,不管是多頭或空頭市場,一定要讓自己留在股市
Thumbnail
美股TSLA-10% SMIC大漲 台積財報大好後續噴 從以上數據看來可能情緒上還未到最高潮,但多數網紅機構投資者已先轉向佈好空單 2月後可能要開始著手避險 台股就持續拉台積 出中小 頗有2022的即視感 不追高 不重倉 盡可能收回現金可能是最好的
Thumbnail
昨天的美股終於迎來2024 年的第一次有感的漲勢。 這或許可以帶動台股的持續上攻 昨天說過台積電這週的動態,會決定台股的動向 而看來外資,昨日又回補了一些台積電 短期看來,蓄力上向的『可能性』較高 此外最近中東的情勢升溫,很多的商船不得不避開紅海區域 同樣的貨運,所付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是20240108,目前加權指跌破月線,空方氣焰旺盛。但回顧統計數據似乎有那麼一點轉機,原因在於總統大選完後,台股有高機率上漲。 因此最近的下跌提供了很好的入場機會,那要選什麼產業呢? 以下的一則新聞提供了一些想法。 台灣明年的國防預算近6000億,創歷史新高。且不只我國,近年的地緣
Thumbnail
台股整體成交量能2264億元,比昨天來低量,不過由於整體賣壓相對不大,加上中小型題材股表現不錯,市場投機行情仍熱,加上近期公布的證券劃撥餘額再度攀升,顯示市場多方信心仍足,台幣本周也持續升值,預期整體多方結構仍將主導盤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