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聽歌】我們總有想要放棄人生的念頭 但願這首歌能夠在需要的時刻接住你—《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中島美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也喜歡聽歌嗎?對我來說,聽歌既是享受也是抒發,有時甚至能夠成為一種心靈上的充電。從2025年開始的這個新專題,是關於那些曾經或總是能夠讓我從中獲得一些什麼的歌曲,但願它們能夠幫助更多偶然看到這些文章的讀者,給予需要的人方向、解答,或者單純就只是繼續走下去的力量。而今天,我要點播的歌曲是中島美嘉的〈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就算到現在心理狀態已經不再那麼低潮,聽到這首歌還是難免會產生情緒的波動,甚至在中島美嘉的歌聲渲染下忍不住泛淚;如果是曾經看過她在演唱會上邊唱著這首歌,邊為了感受節奏而踏步、甚至觸摸音箱的片段,對這首歌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是她在2013年發行的歌曲,歌詞主要是以「為了描寫濃烈的希望,必須先描寫深層的黑暗」為主軸,儘管在銷售量上並不算亮眼,但對於曾經從這首歌獲得巨大能量的聽眾來說,它的價值大概足以超越任何商業數字。


--------------------------------------------------------

「我也曾經想過一了百了(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不只是這首的歌名,歌詞的部分也是以這句破題,直白地正面了每個人在低潮時內心最大的黑暗,不論是看到鳴叫的鳥類、盛開的花、破舊的建築、被遺棄的物品,彷彿都能夠觸發內心的孤獨與悲傷。儘管知道必須改變、振作,卻還是做不到,並且因此陷入憂鬱,甚至覺得對不起以前的自己,而同時整個世界正常運轉的種種跡象,更讓人感覺到彷彿只有自己在對抗巨大的怪物。

儘管看似冷漠、悲傷,甚至因此想要離開這個世界,但這其實都是因為太過於重視「活著」的這件事,必且渴望被愛、被理解;只要有人能夠滿足這樣的需求,就算這個世界完全沒變,一切似乎也會變得不那麼可怕、難以克服,而人生也會是能夠被期待的。


一度是日本當紅的歌手,卻在2010年罹患「耳咽管開放症」,除了在講話時會聽到回音及鼻吸聲,甚至還會伴隨嚴重的耳鳴,導致聽力變差。在沒有辦法聽清楚自己的音準與聲音的情況下,這樣的疾病對於歌手生涯可以說是致命的,但中島美嘉卻還是在2011年成功復出,並且在兩年後唱出了這首在復出後的代表作。

也因為她自己的經驗,這首歌產生了更多歌詞以外的意義,而經歷病痛後重新找回的歌聲,儘管可能沒有辦法回到過去的巔峰,卻蘊含了更多在音樂表現之外的力量。而它在東亞地區帶來的迴響,也讓許多藝人藉由翻唱來致敬這首歌曲。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單曲封面。圖片來源 / Sony Misic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單曲封面。圖片來源 / Sony Misic


「自我了結」在許多宗教或社會被認為是禁忌,並且不願意談論這樣的強烈負面情緒,但這樣逃避的結果,往往並不能夠真正解決這些極端想法背後,其實是渴望被愛、被理解的心理狀態。而這首歌在一開始就直接面對了這樣的禁忌,先同理這樣的心境再來提供撫慰,連帶也讓它的療癒力量能夠更深入聽者的內心。

儘管這首歌的歌詞暗示了一個「你」存在,甚至有些人會解釋成「只要有知音或合適的伴侶出現,一切就會變得更好,所以在那之前我們要努力好好活著」;但對我來說,不論是這首歌的歌詞、歌聲,或者是中島美嘉本人的經歷,都足以成為那個「你」,給予聽者撫慰與激勵的效果。儘管處在幽暗的谷地、看似毫無希望,但聽著這首歌,或許在某一個當下,我們就能夠得到繼續往前的勇氣,甚至相信有一天這一切都會過去。

------------------------------------------------------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中島美嘉

作詞 / 作曲:秋田弘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ウミネコが桟橋で鳴いたから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是因為黑尾鷗在碼頭悲鳴)

波の随意に浮かんで消える 過去も啄ばんで飛んでいけ

(隨著波浪隨意的漂浮消失 把過去叼走飛遠而去吧)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誕生日に杏の花が咲いたから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是因為生日時杏花盛開)

その木漏れ日でうたた寝したら 虫の死骸と土になれるかな

(在陽光散下樹梢間就這樣睡著 昆蟲的殘骸是否也會變為塵土呢)

薄荷飴 漁港の灯台 錆びたアーチ橋 捨てた自転車

(薄荷糖 漁港的燈塔 生鏽的拱橋 廢棄的自行車)

木造の駅のストーブの前で どこにも旅立てない心

(站在木造車站的火爐前 心中卻沒有想要往哪去)

今日はまるで昨日みたいだ 明日を変えるなら今日を変えなきゃ

(今天就跟昨天一樣 如果明天想要有所改變 現在就必須有所行動)

分かってる 分かってる けれど

(我知道 我知道 可是啊)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心が空っぽになったから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是因為心中空了一塊)

満たされないと泣いているのは きっと満たされたいと願うから

(感覺不滿足而哭泣的原因 一定是因為心中渴望著豐富充實啊)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靴紐が解けたから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是因為鞋子的鞋帶鬆了)

結びなおすのは苦手なんだよ 人との繋がりもまた然り

(不太會把東西綁在一起 與人之間的羈絆也亦是如此)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少年が僕を見つめていたから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是因為少年找到了我)

ベッドの上で土下座してるよ あの日の僕にごめんなさいと

(在床上下跪 必須對著當時的我道歉)

パソコンの薄明かり 上階の部屋の生活音

(電腦螢幕的微光 樓上房間的聲音)

インターフォンのチャイムの音 耳を塞ぐ鳥かごの少年

(內線電話的鈴聲 摀住耳朵在鳥籠中的少年)

見えない敵と戦ってる 六畳一間のドンキホーテ

(與看不見的敵人戰鬥著 在這窄小房間中的唐吉軻德)

ゴールはどうせ醜いものさ

(反正最後目標一定是醜陋的啊)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冷たい人と言われたから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是因為被冷言冷語所傷)

愛されたいと泣いているのは 人の温もりを知ってしまったから

(為了想要被愛而哭泣 是因為了解人的溫暖)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あなたが綺麗に笑うから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是因為你燦爛的微笑)

死ぬことばかり考えてしまうのは きっと生きる事に真面目すぎるから

(整個腦中只想著一了百了 一定是因為對於活著這件事太過認真了)

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 まだあなたに出会ってなかったから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是因為還沒遇見你)

あなたのような人が生まれた 世界を少し好きになったよ

(像你這樣的人存在這世界上 讓我稍微的對這世界感到喜歡)

あなたのような人が生きてる 世界に少し期待するよ

(像你這樣的人存在這世界上 讓我稍微的對這世界有了期待)

內容總結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5
/5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比起〈壞與更壞〉歌詞當中濃厚的「勸世感」與「厭世感」,〈勿忘你〉的歌詞以相對白話、直接的方式,就像是前輩對後人的安慰打氣,顯得更加溫暖且討喜(當然語言接近性也會造成感覺上的差異),尤其是當情緒沮喪低落的時候,更適合用來平靜自己的心情。
5/5勿忘你
比起〈壞與更壞〉歌詞當中濃厚的「勸世感」與「厭世感」,〈勿忘你〉的歌詞以相對白話、直接的方式,就像是前輩對後人的安慰打氣,顯得更加溫暖且討喜(當然語言接近性也會造成感覺上的差異),尤其是當情緒沮喪低落的時候,更適合用來平靜自己的心情。
5/5勿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在看到的她,總是掛著笑臉,總是抱著「Out of the blue」的期待,但在這之前,其實讀過了一千篇分手語錄,看過了討論區裡一千個分手帖文,所有理論都倒背如流,仍然走不出陰霾…這個由自己劃出的陰霾。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這些創作,也不一定要竄上流行榜的前列位置,也不用從每一輛貨車的喇叭上播放,才算上是有意義;哪怕只有一個人聽,哪怕只有一個人看這些文字,也是願意跟自己同在一次,哪管在何時何地,在哪個時空。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不知道其他人是比較喜歡聽流行歌曲,還是古典音樂、輕音樂? 以前十幾二十歲時喜歡看連續劇,片頭片尾曲常是當紅女歌手主唱,自然帶動專輯銷售量,我也是因為這樣,才會喜歡某些歌手和歌曲。 但不知從甚麼時候起,我開始喜歡聽沒有歌詞的輕音樂,古典音樂還未必聽的來,要看有沒有耳緣,所以我也沒有對音樂家有甚麼研
Thumbnail
能寫出一首令許多人傳唱至今的經典好歌不容易。雖然詞曲創作者經常隱身在歌曲背後不太為人所知,但這位創作人可不僅寫歌或出唱片,還是演員和音樂劇演員。她有過一張備受音響發燒友推崇的專輯《Dreaming》,在台灣口耳相傳至今,想必不少人收藏,而發行至今38年,還能推出高音質紀念版本,可見張專輯在流行樂界中
愛唱一首歌 一首有頭無尾个歌 有時快樂 有時悲傷 有時只賰孤單 黃乙玲 - 人生的歌 打工地方的15歲小女孩 抽著菸 唱著這首歌 乾淨簡單的聲音 看得出 她們很喜歡這首歌 可是 她們真的懂 歌詞的人生? 或許她們經歷了一些事 但 唱首歌,多數都是將人生看破 15歲 我也很迷茫
Thumbnail
朋友今天和我分享了一首歌:中島美嘉的〈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演唱會版)。
Thumbnail
歌曲究竟是為了傳達自己的情緒而存在,抑或是為了讓感同身受的人們得到救贖呢? 第一次聽完這首歌之後,我又播了第二輪、第三輪……,不知怎麼的,聽第二回的時候也還是無法克制住情緒。 那句「我都知道 我都知道 但是」至今還是牽動著我。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在看到的她,總是掛著笑臉,總是抱著「Out of the blue」的期待,但在這之前,其實讀過了一千篇分手語錄,看過了討論區裡一千個分手帖文,所有理論都倒背如流,仍然走不出陰霾…這個由自己劃出的陰霾。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這些創作,也不一定要竄上流行榜的前列位置,也不用從每一輛貨車的喇叭上播放,才算上是有意義;哪怕只有一個人聽,哪怕只有一個人看這些文字,也是願意跟自己同在一次,哪管在何時何地,在哪個時空。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不知道其他人是比較喜歡聽流行歌曲,還是古典音樂、輕音樂? 以前十幾二十歲時喜歡看連續劇,片頭片尾曲常是當紅女歌手主唱,自然帶動專輯銷售量,我也是因為這樣,才會喜歡某些歌手和歌曲。 但不知從甚麼時候起,我開始喜歡聽沒有歌詞的輕音樂,古典音樂還未必聽的來,要看有沒有耳緣,所以我也沒有對音樂家有甚麼研
Thumbnail
能寫出一首令許多人傳唱至今的經典好歌不容易。雖然詞曲創作者經常隱身在歌曲背後不太為人所知,但這位創作人可不僅寫歌或出唱片,還是演員和音樂劇演員。她有過一張備受音響發燒友推崇的專輯《Dreaming》,在台灣口耳相傳至今,想必不少人收藏,而發行至今38年,還能推出高音質紀念版本,可見張專輯在流行樂界中
愛唱一首歌 一首有頭無尾个歌 有時快樂 有時悲傷 有時只賰孤單 黃乙玲 - 人生的歌 打工地方的15歲小女孩 抽著菸 唱著這首歌 乾淨簡單的聲音 看得出 她們很喜歡這首歌 可是 她們真的懂 歌詞的人生? 或許她們經歷了一些事 但 唱首歌,多數都是將人生看破 15歲 我也很迷茫
Thumbnail
朋友今天和我分享了一首歌:中島美嘉的〈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演唱會版)。
Thumbnail
歌曲究竟是為了傳達自己的情緒而存在,抑或是為了讓感同身受的人們得到救贖呢? 第一次聽完這首歌之後,我又播了第二輪、第三輪……,不知怎麼的,聽第二回的時候也還是無法克制住情緒。 那句「我都知道 我都知道 但是」至今還是牽動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