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至五,阿晴帶兒子上學都會乘坐地鐵,因為丈夫上班的時間比較早,所以無法乘坐丈夫駕駛的車子。
由於兒子的書包實在太重了,最少都有四公斤,有時甚至有五公斤,經過累月的肩膀疼痛,阿晴終於覺得需要購買一部小型手推車來承載書包。自從,阿晴每次搭車,左手拖着兒子,右手拉着手推車。
理論上,帶着小孩和手推車,最安全還是使用升降機,但實際上升降機的使用率是奇高的,當中包括那些年紀不大,沒有行李且行動自如的人士,至於牆上貼着那張顯示哪類人士可優先使用升降機的橫額,從來不見有人理會的。因此,阿晴只會在目測輪候隊伍還不算多人時跟兒子使用升降機。
這天早上,由於太多人輪候升降機了,於是阿晴便決定跟兒子乘搭扶手電梯。當扶手電梯將近運行至地面時,前面的人明顯地走得有點狼狽,原來前方有位行動不便的男人在下電梯時動作比較遲緩,因此造成了滯塞。
阿晴覺得行動不便或緩慢的人士,是必須使用升降機的,理由是除了那位人士自身的安全外,亦會對其他使用者構成危險,造成人踩人的慘劇。
在日常生活中,阿晴經常見到手腳不太靈活的老人家使用扶手電梯,險象環生。
「為甚麼總是資源錯配?健步如飛的人為了自身方便而佔用升降機,真正有需要使用升降機的人士,很多時因為輪候隊伍太長而選擇使用扶手電梯!」阿晴心裏概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