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股東會季配息提案連署-戰術更新,時間有限,請大家協助

長榮股東會季配息提案連署-戰術更新,時間有限,請大家協助

秦暢秋-avatar-img
發佈於202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先講操作策略:

 1.今天秋哥已經把正式股東提案單,以掛號方式寄送出去,案由是「股東戶號1197915季配息提案」,內容秋哥以圖片檔呈現如附件,用圖片檔的原因是為了存證,證明秋哥不會在裡面動手腳。

 2.請各位有心支持季配的朋友們,到下面載點下載股東提案單,內容很簡單,直接寫「附議股東戶號1197915季配息提案」就行了。資料都幫你填好了,下載填上個資就能寄出去了。要注意,上面寫的是「股數」,請記得把張數乘以1000,不要填錯了。

Google Drive載點(WORD檔,請下載後修改):

https://reurl.cc/EgdYLA

Google Drive載點(PDF檔,請下載後修改):

https://reurl.cc/ZZx8vV

如果無法下載請問一下會的人。

 3.收件地址「104473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66號2樓長榮公司治理部」,記得「掛號寄出」、「信封加註股東會提案函件」、「附身份證影本」、三者缺一不可。

 4.截止時間2/26是送達日,所以至少要提前三天寄,因此請務必盡可能在這兩天寄出。平日沒空的話有夜間郵局或假日郵局可以用,真的來不及,可以直接殺到長榮公司治理部送件。

案由:附議股東戶號1197915季配息提案說明:

 長榮去年獲利甚豐,唯若以年配息一次配出,可能引發假除息效應導致股價崩跌,22年配息18元,23年配息70元時,均曾出現此一現象,對股東權益產生莫大損害。

 另至2023年,台股採季配息之上市櫃公司超過30家,採半年配息之上市公司约200家,足見已成趨勢,且其中絕大部份上市公司之配息金額,均遠低於長榮,基於穩定股價及維護股東權益考量,長榮實應考慮實施季配之可能性。

 本人持股數雖未足1%,但本人願附議股東戶號1197915季配息提案。衷心期盼長榮能重視小股東的意見,將本案列入議程討論中。

raw-image


說明: 

 公司法規定的1%提案權就是在那,動不了,所以整個案子最大的兩個問題,就是湊足1%股數和個資問題。1%的股數,就要靠大家的支持了。至於個資問題,秋哥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讓長榮公司各理部去管理個資,秋哥帶個頭,各位只要附議就好。這樣既可以湊股數,又能確保個資安全,一舉兩得。至於公司方面會不會承認或是核實計算,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但這方面我是相信長榮的。這是目前秋哥所想得到,用最低成本並達到最大效果的連署方式了。

 很感謝這兩天很多朋友提供意見。田田姐本來要提供台北場地幫大家收連署,但這對她來說,風險和成本都太大了,而且只能收台北的,要湊足1%有難度,所以最後田田姐也是同意了秋哥這個做法。田田姐是專業記帳士,所以對股東會的運作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股東提案單的檔案也是她提供的,非常感謝。 另外,很多人把提案權和發言權混為一談,兩者天差地遠。你沒有列入股東會提案,別說成案,就連正式討論的機會都沒有,就算你在股東會發言鬧場,吵個天翻地覆,恕秋哥直言,有個噗用?意義在哪裡?會不會成功?

 坦白講,秋哥不知道。但如果真的列入了提案,這可能創下了台灣第一次,由小股東經由網路連署方式,成功獲得上市公司股東會提案權的先例。好不好玩?秋哥覺得,就算不成功都很好玩。而你要花多少成本?最多也不過就限時掛號的36元郵資而已。 在此秋哥要呼籲大咖股東,盡可能參加連署活動,但就算你只有零股,秋哥也建議你參加,因為股數固然重要,人數也一樣重要。如果成功了,你可以跟人家嘴一輩子,長榮改季配,有你的一份功勞。

raw-image
raw-image


 至於會不會成功,秋哥沒把握。但秋哥只能告訴你,就目前的情勢來看,成功的機會不小。目前檯面上華董還能買的,只剩下張老爺子的那3.22%,估計這次配息的金額,可以整個吃下來。那請問之後華董要去哪裡收股票?就算他不收股票,長榮每年幾十億,甚至上百億股利,對他來說,年配和季配,那一種在現金流上的運用更加有利? 

 已經完成上述連署活動的朋友,歡迎在本頁留言存查,老規矩不洩露個資,如「高雄秦暢秋,31張,已發函連署」即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站上起點,才能看到成功的機會。

avatar-img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363會員
314內容數
秦暢秋,人稱秋哥,名字很秋,但為人很客氣。CMoney專欄作家,價值投資基本教義派信徒,管理研究所博士生。本職是生技新藥和SPAC併購,興趣是尋找符合價值投資要件的標的。 秋哥不測股價,不報明牌,不會主動聯絡你,沒有LINE群,不會邀請你進群組加好友。長線信徒歡迎參考服用,短線賭徒敬請直接略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秦暢秋的價值贏家 的其他內容
 感謝田田哥協助查詢股東會提案事宜,秋哥500金答謝。依目前公司法規定,要持股1%以上的股東才有案資格。1%等於2.165萬張,這樣的話全世界能在長榮股東會上說話的股東,可能不到10個人了。沒關係,還有一個人有資格講話,他叫做秦暢秋。他只有31張,少到可憐,但他有22463位粉絲,以目前長榮平均人持
恕秋哥直言,這篇抄新聞的大概八成,自己腦補的佔兩成,沒有引用半個數據,這讓用三年的時間寫了一百多萬字,把長榮從頭分析到腳趾頭的秋哥,覺得自己像個白痴。其實要這樣分析股票,秋哥一天可以寫個上百篇,然後有中的是林北太神,參透天機;沒中的是爾等太蠢,修為不夠。然後收訂閱,賣APP,日進斗金,豈不快哉?
投資之前先看懂財報、了解企業,知曉產業,就是《萬法歸宗:先從基本面著手》。接下要去多方蒐集資料並加以查證,做綜合的判斷分析,就第二篇《兼聽則明:資訊可信多元化》。最後看線圖觀察走勢,不要追高,耐心等待,低價接手,就是《伺機而動:成本永遠最重要》。這三個觀念都有,被套牢或被人割韭菜的機率,就會少很多。
股市永遠都是處於一個過度反應(overreaction)的狀態,其實翻譯成大驚小怪反而更貼切。一點點風吹草動,股價不是被嚇趴,就是一直飆,特別是股本小的股票,加上大戶操控籌碼,以及媒體、投顧、達人所形成的共犯結構進行操作,所以絕大部份的股票,要嘛被高估,要嘛被低估,只有少數像中華電信......
秋哥講最多的就是本益比、本淨比、殖利率、毛利率、淨利率、EPS,簡單來說就是基本面,換句話就是賺錢的能力。如果你連一家公司能不能賺錢,賺多少錢,何時賺錢都不知道的話,那就別把錢投入股市做功德了。首先,你要先知道公司過去的實際獲利。其次,你要了解這家公司的獲利結構。最後,你要能估得出來公司的未來獲利。
所以秋哥一直在說,每家航商的基本面和體質都不同,預估長榮的方式,無法適用於陽明和萬海。雖然這個營收,相較於長榮和萬海不是很好,但單月EPS,吊打假的海公公還是洒洒水的。更何況歐線最近大反彈,陽明也會跟著受惠,同時陽明的本益比和本淨比,被低估的程度已經快追上長榮了。
 感謝田田哥協助查詢股東會提案事宜,秋哥500金答謝。依目前公司法規定,要持股1%以上的股東才有案資格。1%等於2.165萬張,這樣的話全世界能在長榮股東會上說話的股東,可能不到10個人了。沒關係,還有一個人有資格講話,他叫做秦暢秋。他只有31張,少到可憐,但他有22463位粉絲,以目前長榮平均人持
恕秋哥直言,這篇抄新聞的大概八成,自己腦補的佔兩成,沒有引用半個數據,這讓用三年的時間寫了一百多萬字,把長榮從頭分析到腳趾頭的秋哥,覺得自己像個白痴。其實要這樣分析股票,秋哥一天可以寫個上百篇,然後有中的是林北太神,參透天機;沒中的是爾等太蠢,修為不夠。然後收訂閱,賣APP,日進斗金,豈不快哉?
投資之前先看懂財報、了解企業,知曉產業,就是《萬法歸宗:先從基本面著手》。接下要去多方蒐集資料並加以查證,做綜合的判斷分析,就第二篇《兼聽則明:資訊可信多元化》。最後看線圖觀察走勢,不要追高,耐心等待,低價接手,就是《伺機而動:成本永遠最重要》。這三個觀念都有,被套牢或被人割韭菜的機率,就會少很多。
股市永遠都是處於一個過度反應(overreaction)的狀態,其實翻譯成大驚小怪反而更貼切。一點點風吹草動,股價不是被嚇趴,就是一直飆,特別是股本小的股票,加上大戶操控籌碼,以及媒體、投顧、達人所形成的共犯結構進行操作,所以絕大部份的股票,要嘛被高估,要嘛被低估,只有少數像中華電信......
秋哥講最多的就是本益比、本淨比、殖利率、毛利率、淨利率、EPS,簡單來說就是基本面,換句話就是賺錢的能力。如果你連一家公司能不能賺錢,賺多少錢,何時賺錢都不知道的話,那就別把錢投入股市做功德了。首先,你要先知道公司過去的實際獲利。其次,你要了解這家公司的獲利結構。最後,你要能估得出來公司的未來獲利。
所以秋哥一直在說,每家航商的基本面和體質都不同,預估長榮的方式,無法適用於陽明和萬海。雖然這個營收,相較於長榮和萬海不是很好,但單月EPS,吊打假的海公公還是洒洒水的。更何況歐線最近大反彈,陽明也會跟著受惠,同時陽明的本益比和本淨比,被低估的程度已經快追上長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