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光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身體與生俱來就是健康的,所有的疾病,都源自於身心能量的失衡。 如果能對我們吃的每一口食物,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個外來資訊保持覺知,我們便能覺察出,攝取不同的食物,接收不同的資訊,對我們的能量體都會產生殊異的影響。 身體在少食或斷食一段時間之後,頭腦會變得清晰,身心會感到輕盈舒適,並較易於獲得靈感與洞見。 攝取高頻率的食物,聽高頻率的音樂,接觸大自然,身心都會覺得神清氣爽。 而長時間追劇、接觸新聞媒體的負面資訊、吃過多加工食品,頭腦會昏沉遲鈍,身體會變得沉重,睡眠時間拉長但品質不佳,且會愈睡愈累。 這些都是能量顯現於外的感受,如果身體有疾病,可以藉由這些反應與感受,來提醒自己節制調整,讓自己維持在身心舒服的狀態,把能量照顧好,許多疾病其實都能不藥而癒。 疾病同時也是能量缺光的顯現,運動、冥想、念誦經文以及做一些能量練習,都能為自己補光,當我們的能場夠亮,便能與高我對接,與高頻率的存有同頻共振,而得到無形光體的庇佑,除了能增進健康,也可加速心想事成的顯化。 每個人都渴望活的好,當我們覺知到人類一直以來追求的方向與價值觀需要調整時,便會開始向內追尋。 修行,就是對生命覺察通透,對外界事物有正確的識別。並藉由靈性工具及法門,與高頻能量連結,在地球上創造出最高版本的自己,活出自在、健康與喜悅的人生。 每個生命都有趨光性,我們曾經歷的陰暗痛苦,都是為了讓我們看見光。 未來,我們會走向全人類修行的時代。

avatar-img
來自神的療癒之光的沙龍
14會員
85內容數
把自己活成光,便可照亮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人生,就是一場吸引力法則跟顯化法則的結果,這兩種法則,即是因果法則。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顯化,也無時無刻不在種下因果的種子。 提升振動頻率,即可加速顯化,讓我們在這一世心想事成,其實即使不特別借助高頻能量,我們的願望、所思所想,仍會在機緣熟成時顯化成真,也許不是此生,而是下輩子或下下輩子。 佛經有云
我們的意識焦點,即是業力之所在,也就是當下我們聚焦的生命課題。 經常明明生活很平順,內心卻無端萌生焦慮與煩惱,此時我們看見的,便都是生活的坎坷與缺憾,而忽略了我們的人生,其實仍舊擁有一大片美景。 這片美景,我們明明睜眼所見,也有意識到,我們應該轉移關注點,或許一旦焦點轉移,原本的不如意事便會轉化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第二章 如果沒有陰陽,就沒有太極。宇宙不會生成,萬物不會運
人生,就是一場吸引力法則跟顯化法則的結果,這兩種法則,即是因果法則。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顯化,也無時無刻不在種下因果的種子。 提升振動頻率,即可加速顯化,讓我們在這一世心想事成,其實即使不特別借助高頻能量,我們的願望、所思所想,仍會在機緣熟成時顯化成真,也許不是此生,而是下輩子或下下輩子。 佛經有云
我們的意識焦點,即是業力之所在,也就是當下我們聚焦的生命課題。 經常明明生活很平順,內心卻無端萌生焦慮與煩惱,此時我們看見的,便都是生活的坎坷與缺憾,而忽略了我們的人生,其實仍舊擁有一大片美景。 這片美景,我們明明睜眼所見,也有意識到,我們應該轉移關注點,或許一旦焦點轉移,原本的不如意事便會轉化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第二章 如果沒有陰陽,就沒有太極。宇宙不會生成,萬物不會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