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認識與存在

閱讀筆記|認識與存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圖書館翻到《認識與存在》,法師導讀唯識論,本來想我看得懂嗎,結果滿感動的,給需要邏輯的我做系統分流

-讀書筆記

前五識(五感)→ 登錄資料

例:看到一杯水

第六識(辨別與定義)→ 分類資訊

例:意識到可以喝

第七識(自我感、情緒)→ 標記喜好

例:喜歡熱水,產生偏好

第八識(巨大資料庫)→ 儲存所有經驗

例:杯子、水、溫度、喜好,形成長期記憶

這種分類方式讓我想到朋友最近在做的數據分析,當資訊被轉譯成樹狀圖,原本無明的數據變得清晰。如果把獨處感到焦慮的情緒標記拆解,就能看見它的形成路徑——

第八識啟動過去的場景 → 第七識標記成「我被排擠」的經驗 → 焦慮加劇

難怪我在圖書館可以降低焦慮

我不是被困在沒有人的空間

我在本來就保持安靜的地方

於是回到我是地球與宇宙意識的延伸,是一塊訊息水晶,呼吸放空回到植物的狀態

:獨處=和平與寧靜=單純存在

調動第八識的資料庫,重新標記感受,相信無量轉生中必然有的版本,排列組合我本來就有的樣子,從內發起的感覺很好

:那一念光明在哪裡呢

忘掉[我]的概念就是降低第七識的波動,呼吸當植物,畢竟第八識除了你擔憂的障礙之外,也有光明

avatar-img
素昧平生的沙龍
8會員
37內容數
在不斷交換與自我看見中,紀錄歪歪斜斜但盡量筆直的成為之旅,讓一切想像的可能性流經生命的每個片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素昧平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看了聖嚴法師《佛陀的正見》,裡面提到自皈依,如果融合現代身心靈的概念,皈依佛性本身,原本讀過去只是一段文字,直到最近讀了心靈的八種意識:第八識啟動事件,事件啟動第七識的情緒標籤,如同一段光譜,光譜兩端看似不相容的價值觀同時亮燈,在個人整合的過程,我沒辦法不用吵架的方式溝通,不一樣的觀點無法好好說
即便找到伴侶—愛的相互認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拍即合的夥伴,總有真實被壓抑的時候。於是外在人格持續運轉,同時又從臨時認同感中醒來:「原來我們是不一樣的人啊。」面對他人期待的目光,與自我錯開的齒輪,勉強合進當下的情境劇,多餘的茫然顯得突兀。在這個片刻給自己兩分鐘,呼吸變得綿長,深沉,緩慢
寫給右邊後背會疼痛的人,可以搭配上面的音流,如果能夠獨處會很好,文字有它的頻率,如果提及顏色或譬喻,不用想得太精確,像讀短篇文章讀過去就可以了,它會以自己的模式運作,一切平安。
在看了聖嚴法師《佛陀的正見》,裡面提到自皈依,如果融合現代身心靈的概念,皈依佛性本身,原本讀過去只是一段文字,直到最近讀了心靈的八種意識:第八識啟動事件,事件啟動第七識的情緒標籤,如同一段光譜,光譜兩端看似不相容的價值觀同時亮燈,在個人整合的過程,我沒辦法不用吵架的方式溝通,不一樣的觀點無法好好說
即便找到伴侶—愛的相互認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拍即合的夥伴,總有真實被壓抑的時候。於是外在人格持續運轉,同時又從臨時認同感中醒來:「原來我們是不一樣的人啊。」面對他人期待的目光,與自我錯開的齒輪,勉強合進當下的情境劇,多餘的茫然顯得突兀。在這個片刻給自己兩分鐘,呼吸變得綿長,深沉,緩慢
寫給右邊後背會疼痛的人,可以搭配上面的音流,如果能夠獨處會很好,文字有它的頻率,如果提及顏色或譬喻,不用想得太精確,像讀短篇文章讀過去就可以了,它會以自己的模式運作,一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