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瓣膜疾病失代償的臨床處置

急性瓣膜疾病失代償的臨床處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急性瓣膜疾病失代償的臨床處置

初步劃分為原生瓣膜人工瓣膜兩大類。針對人工瓣膜,主要的考量為感染、退化(包括血栓、贅生物或瓣葉脫垂)等問題。而原生瓣膜則需關注感染、外傷、缺血及其他病因。

🔵 2010至2021年心臟加護病房的經驗顯示,在一項針對兩千七百位因心因性休克入院患者的研究中,16%的病例與急性瓣膜功能障礙相關。值得注意的是,絕大多數的瓣膜性休克源於原生瓣膜問題,其中又以主動脈瓣病變最為常見。在原生瓣膜疾病中,狹窄逆流及混合型病變均有出現,但以逆流和混合型居多,其次是二尖瓣逆流。人工瓣膜功能障礙方面,主動脈瓣仍是主要問題。

🟢 生存機率分析顯示,單純逆流患者的生存機率相對較高,其次是混合型病變,而狹窄患者的預後則較差。

🔵 治療策略演進方面,儘管2010至2021年的數據反映了當時的治療模式,但現今對於高風險患者,結構性心臟團隊的介入已成為重要的考量。研究指出,若患者適合手術治療,預後通常最佳。對於不適合手術的高風險患者,經皮介入治療提供了一種替代方案。相較之下,單純的內科治療在急性瓣膜失代償的情況下,效果最差。

🔴 臨床挑戰與應對

急性瓣膜疾病的處理猶如一場與時間賽跑,甚至更像是在一輛著火的自行車上騎行,形容其分秒必爭複雜性。首要之務是快速評估與穩定患者,迅速確立病因及治療目標。

🔵 急性失代償的後果包括因發生迅速而無法代償,導致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急性心衰竭,常合併肝臟和腎臟損傷,且經常需要機械通氣。內科治療的作用有限,緊急外科或經皮介入治療至關重要。

🟢 診斷上的挑戰在於聽診發現可能被忽略,且常見的鑑別診斷容易分散注意力,例如過度關注心肌梗塞而忽略二尖瓣逆流。此外,胸前超音波檢查常因聲學窗不佳、機械通氣、心率過快或逆流噴射流短暫等因素而難以判斷,此時**經食道超音波(TEE)**顯得至關重要。在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右心導管(Swan-Ganz導管)**被視為重要的輔助診斷工具,能提供全面的血流動力學資訊。

🔴 治療目標的確立是關鍵,必須迅速判斷治療目的是恢復、作為橋接療法,還是姑息治療。早期尋求休克團隊的協助至關重要,研究數據顯示早期介入能改善患者預後。及早考慮**機械循環輔助(MCS)**也是重要的決策。常見的MCS設備包括VA ECMO、主動脈內氣球幫浦(IABP)、Impella和TandemHeart。針對主動脈瓣關閉不全,LAVA-ECMO配置可能有所助益。

🔵 特定瓣膜疾病的考量方面,對於主動脈瓣狹窄,重點在於降低後負荷。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處理則更具挑戰性,機械支持的選擇有限。對於急性二尖瓣逆流,核心在於明確病因、提供支持治療,並儘早進行手術或經皮介入治療等確定性治療。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R)和經導管瓣中瓣(valve-in-valve)技術,以及MitraClip等經導管二尖瓣修復技術,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 結論與展望

隨著患者群體的增長,急性瓣膜併發症的發生率將持續增加。早期臨床診斷至關重要,同時需要早期介入休克團隊和機械循環輔助以穩定患者病情。經皮介入技術的普及將有助於改善治療結果。

avatar-img
一口氣看完醫學新知 (劍心風之痕的AI醫學知識庫)
22會員
230內容數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
靜脈支架適當尺寸與置放:關鍵考量 🔵 支架與血管壁的相互作用 🟢 適當的支架定位取決於支架材料與設計,以及血管壁和周圍結構的相互作用。 🔴 影響支架性能的關鍵力量在於慢性外向力(血管壁對支架的壓力)以及支架擴張血管壁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的平衡是決定支架尺寸的依據。 🔵 影響支架尺寸決
結構性心臟病經食道超音波 (TEE) 工具箱 🔵 3D 超音波心動圖的重要性 🟢 3D 超音波心動圖技術在過去二十年隨著硬體和軟體的進步而快速發展。 🟢 這些進步帶來了 更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以及不同的影像獲取模式,例如 3D 縮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 的臨床實務 🔵 生理機制與診斷 🟢 直立性心搏過速並非異常現象,健康個體站立時心率也會上升。 🔴 POTS 患者的血壓模式與健康個體不同,呈現不穩定的狀態,但平均血壓可能相似或略高,並非直立性低血壓。 🔴 姿勢性直立性心搏過速症候群 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