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去上了一門電子電路課,主要是因為自己學軟體出身,但早已對寫程式感到厭倦,想試試韌體相關領域。此外,我對修理電子產品也有興趣,所以決定報名。但這門課的重點在於幫助學員就業,而電子電路似乎不是熱門選擇(大家都湧向 AI 相關領域)。因此,課堂上大多是半退休的中老年人,來學習新知。
由於這樣的背景,學員程度參差不齊,學習熱情也不高,讓我感覺一開始的動力就被削弱了。今天回程時,老師了解了我的背景後,認為我還是適合回到軟體開發,這讓我有些失落。
雖然最近股市表現不佳,美中貿易戰開打,但因為股息來自去年的業績,所以目前財務上沒什麼問題。更何況,早就預期經濟會下行,我預留了一到兩年的現金,沒有全投入市場。因此,我說自己財務自由,並不是隨口說說。但人就是這麼矛盾,雖然資金估算沒問題,我仍會擔心通膨、家人健康、天災、經濟衰退等問題。更嚴重的是,對於沒有工作的自己,我完全不敢跟過去的同事、朋友、親人坦承狀況。要我大方說出「我不需要工作,現在在家躺平」,心理上還是有很大障礙。
其實我離開職場還沒多久,但心理上已經開始焦慮。我終於理解書上說的—財務自由不只是金錢問題,即使真的自由了,接下來的目標是什麼?
希望大家在空閒時也能思考這個問題—如果不需要工作,你還是誰?你活著是為了什麼?你的目標是什麼?這些都需要提前準備,因為終究有一天,我們都會走向退休。如果沒有生活重心,未來的日子可能會比想像中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