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塊》:我是我自己

《小塊》:我是我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本繪本到家裡很久了,

可以從裡頭讀到的東西太多了,

書裡有一種靜默卻深遠的力量,

像一聲來自內心深處的叩問:


「我是誰?我屬於哪裡?」


這不是一個只屬於誰的問題,

而是縈繞在每一個渴望被看見、

被理解的靈魂心中。


李歐.李奧尼以獨有的拼貼語言與極簡敘事,

在這本僅僅幾十頁的圖畫書中,

描繪了一段關於自我認同的旅程。

這趟旅程,正是我們每個人成長中的縮影。



raw-image

🔸封面上,

先被奇異的彩色生物吸引住目光。

他彎曲著身軀,

低頭望向地面上的一個小橘色方塊。

那是「小塊」。


圖像乾淨、留白充足,

彷彿要讓每位讀者在翻開書頁之前,

先在這個凝視中停留。


這是一場觀看的邀請,

也是一場被看見的渴望。

小塊彷彿在問:「你是我嗎?」

這一眼,承載著關係的張力、

認同的焦慮,也埋下故事最深的伏筆。



raw-image

🔸這一頁,

小塊站在花紋斑斕的大地上,

頭上沒有任何角色、景物,

只有空氣與寂靜。


他很小、很孤單,

不是那種可愛的孤單,

帶著一點「我不屬於這裡」的疑問與不安。

這一頁的地面拼貼花紋像礦石、苔癬,

也許是象徵世界的複雜與多變,

也象徵每一塊「完整」背後,

其實都由無數的碎片組成。


這一刻的小塊,

看著別人,也看不見自己。



raw-image

🔸接下來,

小塊與「跑步的傢伙」、

「山頂的傢伙」等角色的相遇。


每一頁的構圖都極具張力,

小塊總是低處的、仰視的,

而「其他」生物則是高大的、

完整的、多彩的。


這種對比強烈展示出小塊內心的渺小感,

每一次他問「我是你身上的一塊嗎?」,

對方總回:如果我少了一塊,就不能⋯⋯

這些回應既具邏輯也殘酷:你不是我。


這是一段所有成長中都會經歷的過程,

想融入、想找到歸屬、

想成為某部分的一員,

卻一次次發現「原來我不是你的一部分」。



raw-image

🔸當小塊搭上小船,

在渾沌如墨水旋渦般的大海中航行,

那一幕無聲而震撼。


大海是內在情緒的象徵,

那座荒島,

則是孤獨極致、卻也是重生之地。


他在島上跌倒、碎裂,

變成許多更小的「小塊」,

他終於用破碎的方式,

認出自己也是由無數小塊組成的存在。


這不就是我們成長的旅程?

從別人的標籤中認識自己,

從迷惘中找回本真。


🔸李歐・李奧尼不以細節取勝,

而是讓「形狀、色彩與空間」自己說話。

拼貼的彩塊、石紋的地形、

水波的墨染感⋯⋯

每一種媒材的使用都更加強化主題:

個體是由多樣與不一致所組成的,

而每一種紋理,都是真實自我的一部分。


他沒有使用真實比例或透視,

也沒有明確的人物表情,

但讀者卻能感受到情緒的起伏,

因為這是一場心理旅程。


🔸這本書適合幾歲的人呢?

這是繪本很常被問到的問題,

與其說這是一本「大人小孩都能讀懂的書」,

不如說,它從不打算成為任何年齡的對象。

它不指定該感動哪裡、不強調要看見什麼,

甚至連情緒也像是經過稀釋的水彩,

輕輕滲進紙張與眼底。


這樣的敘事結構,

讓每個讀者都能在自己的經驗背景下,

截取一「小塊」屬於自己的意義。

或許是那句不確定的提問,

或是摔落時未被接住的沉默,

又或者,是那片漂浮在空白頁中的色塊。


你抓住什麼,都是這本書的回答。


🔸《小塊》不是一則奮力高喊:

「你就是最棒的」故事,

它選擇另一條更溫柔、更真實的路——

承認我們會懷疑自己,也會想成為別人,

但經歷那些困惑與挫敗之後,

我們終會明白,

我們不屬於任何人,而是屬於自己。


這個故事沒有急著表態,

也沒有過多渲染的情緒。

它的態度是安靜、沉著,

不搶戲、不做效果,

像是在說:你看到多少,就留下多少。


🔸當讀完最後一頁,或許你會像小塊一樣,

對自己說出那句話:


「我是我自己。」



《小塊》

作者|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

譯者|林真美

出版|大塊文化








avatar-img
檸檬的家
64會員
391內容數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圖畫佔比較大的書籍。常有人說,繪本是給孩子看的,而我認為繪本沒有年齡的限制,它只是眾多書籍類型中的一類。字數越少的書籍,想要傳遞訊息越不容易。所以。我想在這個專題中介紹我喜歡的繪本,和所有人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檸檬的家 的其他內容
💛感謝鈺婷推薦的好書。 晚上十點,城市快要睡著了, 一輛垃圾車還在街上慢慢開著。 📚沒有人注意到, 有個人藉著微弱的光線, 翻找著垃圾堆裡的寶藏, 只為了撿出一本書。 這些書不為了賣錢, 但他知道,它們還能留住一些東西: 一點想像、一點喘息, 一點沒那麼現實的活法
有些書,一出現, 就像在你忙亂的生活裡,悄悄開了一扇窗。 🚢五味太郎的《我是船》, 就是這樣的存在。 沒有絢麗的開場,也不賣弄情懷, 只是乾脆又安靜的存在, 卻讓人不知不覺往前多走了一步。 封套,是沉穩如夜的黑。 只有左側一道溫暖的橘光, 像破曉前最微弱卻
👴封面上一個戴眼鏡的老爺爺,   穿著黃毛衣紅襯衫,   站在淡綠色背景裡。   他淡淡的笑,有點溫柔。 🐦站在他面前的那隻鳥,   叼著一片四葉草,歪著頭,   好像正準備說些什麼。 🐦書一翻開是啵啵的自我介紹:   我是啵啵,今年10歲,   大概只能活到11
💛感謝鈺婷推薦的好書。 晚上十點,城市快要睡著了, 一輛垃圾車還在街上慢慢開著。 📚沒有人注意到, 有個人藉著微弱的光線, 翻找著垃圾堆裡的寶藏, 只為了撿出一本書。 這些書不為了賣錢, 但他知道,它們還能留住一些東西: 一點想像、一點喘息, 一點沒那麼現實的活法
有些書,一出現, 就像在你忙亂的生活裡,悄悄開了一扇窗。 🚢五味太郎的《我是船》, 就是這樣的存在。 沒有絢麗的開場,也不賣弄情懷, 只是乾脆又安靜的存在, 卻讓人不知不覺往前多走了一步。 封套,是沉穩如夜的黑。 只有左側一道溫暖的橘光, 像破曉前最微弱卻
👴封面上一個戴眼鏡的老爺爺,   穿著黃毛衣紅襯衫,   站在淡綠色背景裡。   他淡淡的笑,有點溫柔。 🐦站在他面前的那隻鳥,   叼著一片四葉草,歪著頭,   好像正準備說些什麼。 🐦書一翻開是啵啵的自我介紹:   我是啵啵,今年10歲,   大概只能活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