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榮華老師認為,選擇每股價格100元以上至149元的個股,因為只要跳一檔就能獲利,這樣勝率高,容易獲利了結。只要往上漲0.5元就能獲利。
在思考當沖進場點位這件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好像掌握了些什麼,但這也是增加了勝率而已,當然還是可以更加精進的。就像月光在追求維持標準體重的過程中,雖然陸續使用一些有用的方式,但總是無法突破瓶頸,那就要持續嘗試新的方法,以衝破自身極限。而在月光操作當沖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獲利的標的沒有被特別讓專家列出來,或是沒有上周轉率排行榜前面位置時,這代表自己看的點已經和所謂的主流有些不一樣。因為不一樣,所以才有發展的空間,雖說有量才有價,才能被選為當沖的標的。但太多人去參與的標的,反而又成了不是上好的對象,這其中要如何取得平衡,頗值深思。
對於進場點位的思考,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向來說明:
第一種思考方向,是從開盤十五分鐘後去觀察,如果能夠繼續往上突破前高,或者是突破昨天的高點,這樣就有機會能夠追高。陳榮華老師認為,選擇每股價格100元以上至149元的個股,因為只要跳一檔就能獲利,這樣勝率高,容易獲利了結。只要往上漲0.5元就能獲利。
這樣說來,如果這個區間的個股有上漲的可能性,可以考慮優先購買這樣的標的。像是300到499元的區間,要跳3檔才能獲利,相對來說,獲利比較困難。而次佳的選擇則是150到199元這個區間,跳2檔就可以獲利,還有500元到599元也是跳二檔。由此可知,要買就買100到200間的標的,以及500到599的標的,在看好的前提下勇敢買入,就有機會可以早早收工。反正每天的標的就是三到五檔,太多就容易亂掉。不過,即使是選擇了如有上漲比較容易獲利的標的,如果一買入就反轉,那也是難救的。換言之,看錯一樣要趕快出場。
第二種思考方向,是抓反轉法,意思是在股價向下跌時,觀察內盤及外盤五檔的張數變化,如果有大單掛進來到外盤,代表有可能主力要往上買了;反之,大單掛到內盤,可能代表股價要往下殺了。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可以抓到低點向上的一段漲勢,就是一種預測摸底的操作法。
當然,如果可以抓到一段向上漲的趨勢,不管這一檔標的到最後漲多少作收,都還是可以從中獲利。以月光的經驗來說,在看到股價往下跌的時候就是準備入場的時候,如果劇本是一路向上或是向下,那當然沒有介入的機會,因為不知道會漲或跌到哪裡。ㄧ有轉折就入場,就算之後繼續跌,也不會一下就虧損很多。空方當然會很用力賣,但也要看力道是如何,不然是不是很容易就賣到跌停?賣不下去就是有可能上漲的。不用特別去討厭空方,因為股價下跌才會讓自己有上車的機會。沒有空方參與,難道要讓多方瞬間拉漲停嗎?既然多空角力是股市的常態,就應該以平常心看待之。
所以說,不該感謝空方將股價拉下來嗎?只要股價有支撐,就代表仍然維持強勢的姿態。不過,當多空角力的結果成為盤整的拉鋸戰時,依月光的經驗,還是得要至少部分獲利了結。一檔好的標的固然可以來回操作好幾次,因為看準價格有撐,空方力道不足。但並不代表,主力就非得要將股價持續往上拉,甚至到漲停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