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與執行力:臺灣傳產二代企業轉型的關鍵

策略與執行力:臺灣傳產二代企業轉型的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策略 重要 還是 #執行力 重要?

首先,要先了解企業轉型是為了什麼?

.

簡單來說,就是為了生存、成長與競爭力的提升。根據一項調查,超過70%的企業認為轉型是因應內外部環境變化的關鍵,讓企業能夠持續創造價值。所以內外部環境變化有了幾種可能的狀態:

.

第一、因應市場變化,避免被淘汰:

消費者需求改變,例如:線下轉線上,根據統計,2022年全球電商銷售額增長了27%;或者線上緊縮成本變高、重視永續的客群增加等。新的技術顛覆產業,例如:AI、VR、SaaS等,據預測,到2025年,AI產業將達到19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新的競爭者,例如:酷朋、蝦皮等,2023年蝦皮在台灣的市佔率已達40%。

.

第二、提升營運效率與降低成本

導入數位工具、自動化流程,減少人力與錯誤、重整組織流程,讓部門協作更順暢。例如:製造業導入智慧工廠、ERP系統以減少資源浪費,根據研究,智慧工廠可提升生產效率達20%。

.

第三、創造新的營收來源

這是企業最想做,但最不容易的切角。例如:手搖飲開始進行每月的訂閱制,據報導,這類訂閱服務的市場在2023年增長了15%;賣車的提供彈性的「汽車訂閱制」或「共享乘車服務」。

.

第四、提升顧客體驗與黏著度

提供 #更加個人化 的服務與推薦,建立數位會員系統、CRM資料分析等。例如:餐廳推出線上點餐系統與會員回饋機制,提升顧客黏著度,根據研究,CRM系統可提升顧客滿意度達30%。

.

第五、落實永續發展與社會責任

為了減少成本,增加收益,就算被迫,也要回應政府政策或國際規範(如:碳中和、ESG)。例如:服飾品牌改用回收材料生產以提升ESG評等,這類改變可使企業的ESG評分提升20%。

.

第六、強化組織文化與員工能力

建立學習型組織,提升人才競爭力。例如:傳統企業建立內部創新小組或「企業內創計畫」,根據調查,這類措施可提升員工滿意度達25%,但如果短期內員工不夠強,只會加速組織的崩壞。

.

上述這些關鍵問題,在企業轉型的過程中,是否都清楚明瞭?因為只有看得越清楚,才有辦法做對的決策!所以通常我認為決策錯誤,大多數是很多狀態、資訊是不清楚的。

.

raw-image


對於「#傳產二代」來說,轉型的策略?方向?做法?

.

這是一個非常真實且重要的議題,尤其在台灣、亞洲許多家族企業中在接班與轉型時往往處於夾縫中的壓力者。除了夾在上一代或下一代之間,還有老員工、新世代等,以及承擔成敗的壓力,都會是企業轉型過程中的致命且關鍵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大多數真的很難用外部知識策略、執行力給予太多的改變,通常都是用「#結果論」才有辦法在家族中的輿論分出勝負。

.

不過,在外部的挑戰,我認為還是有很多可以做對的事情。李吉仁老師的 #轉型再成長 的書中有提到:

.

「到底是策略重要,還是執行力重要?」

.

尤其台灣多數的企業的競爭優勢都偏重精準的營運效率與成本管控,執行力是否到位,似乎顯得比策略方向選擇的對錯來得重要,真的是這樣嗎?

.

書中也說,直觀上,李老師喜歡用「1」與「0」來比喻策略與執行力的關係。好的策略是1,但沒有執行力創造不出來1後面的0,反之,沒有好的策略來給予執行力方向,也形同一堆0,沒有開頭的1,也等於沒有任何價值。缺乏執行力的策略,最終可能徒勞無功,而缺乏策略引導的執行力,最後也可能做白工。

.

其實,這個答案沒有非黑即白的對錯,但是我認為在不同的轉型階段,所需要的策略和執行力的比例就不盡相同。

.

去年開始我擔任了幾個消費性品牌的策略長,除了不想只是擔任千夫所指的乙方,因為每當甲方決策錯誤的時候,大多時候乙方都是犧牲品,要承擔甲方的錯誤決策和智障行為,雖然只也是為了生存,但我認為對於我的團隊和人生沒有太大的意義。

.

而真正的原因,也是我認為這些品牌的執行力都高於我,甚至很多專業是我這輩子可能都不可能會的,所以,在有執行力的團隊中,最需要的就是 #策略,把有限的力氣、經費花在適合的時間、地點,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怎麼樣對於品牌來說是最佳解方,也變成我最擅長的事情!

.

不過,理想和現實依然會有差距!

.

在實務上:

企業的老闆依然會有品牌迷思,總覺得什麼大師就會比較厲害?

找你來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但真正的問題不僅僅在策略!

家族企業制度很容易被破壞,組織文化將很難形成~

不管是資源不足還是失敗經驗太多,都是阻力之一

.

最後,

當事者,通常會感到「孤獨與迷惘」,經常的時間都是深夜,缺乏可以討論的圈子或導師,決策壓力大,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 #心理建設#情緒引導#講人生大道理.....

.

#最後的最後,給一些能夠讓轉型成功的關鍵策略:

A計畫:轉型變革肯定都會有陣痛期,先從小地方改變開始,建立信任降低防備,讓長輩看到「有改變,也有績效」。

.

B計畫:外部資源大膽接觸,謹慎導入,自己真的不能只是當當老闆就可以,自己的能力和知識也需要被強迫提升,取得「轉型知識」與「信心」,不然在轉型過程中的領導統御會受到很大的挑戰。

.

C計畫:建立溝通管道計畫性回報,透過專案管理、甘特時間等積極管理自己和團隊,設立回報制度,讓長輩放心。

.

D計畫:在龐大的家族企業中,小小地打造專屬品牌或事業體,讓自己主導一條新路線,小小測試,大大收穫。

.

E計畫:這也是最困難,逐步團隊重建與文化更新,沒有兩年的基礎,無法有輪廓,但越晚做就越晚成型!透過有計畫性的引進年輕員工、新觀念。

.

今天是 #51勞動節,但我依然在工作崗位上奮鬥超過12個小時。對於父母和家人,我能做的就是不斷努力,絲毫不敢停下來。保持初衷,時刻提醒自己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當我看得越清楚,就越容易做出正確的選擇。雖然辛苦,但想到家人們的支持和期待,我感到充滿力量。

.

在這樣的日子裡,除了一早都會有令我眼框滿滿淚水的正能量短影音激勵著我一整天,也知道在各個角落都有和我一樣努力奮鬥的人們,我們都是生活的戰士。

.

畢竟,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

#創業 不就也這回事嗎?

raw-image


avatar-img
劉典倡-見微知顯的行銷筆記
44會員
5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個問題很簡單,也很困難 #品牌是什麼 因為公司又有新血的加入,我就要重再重新梳理一下,提供給新同仁參考。 它不只是一個Logo,也不只是一句口號。 品牌是—— 當別人想到你的時候,腦海裡浮現的感覺。 是你傳遞的價值、你說故事的方式、你如何讓人感到信任與期待。回到市場面,品牌就是難
本文探討行銷5.0與即將來臨的行銷6.0,分析其挑戰與企業因應策略。行銷5.0強調以數據分析與科技應用,達到精準傳遞、減少步驟、降低成本等目標,但面臨世代差異與數位落差等挑戰。行銷6.0則將重點放在AI應用、永續發展及新興平臺等。企業需評估自身現況,才能有效超前部署。
在數位時代,行銷運營(MOps)角色愈加重要,涉及數位行銷、數據分析及數據洞察等多重職能。這篇文章探討了MOps在企業中的地位,分析了行銷運營如何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以及未來數位行銷的趨勢。透過Uber的案例,深入剖析現代行銷環境中的挑戰與機會。
這個問題很簡單,也很困難 #品牌是什麼 因為公司又有新血的加入,我就要重再重新梳理一下,提供給新同仁參考。 它不只是一個Logo,也不只是一句口號。 品牌是—— 當別人想到你的時候,腦海裡浮現的感覺。 是你傳遞的價值、你說故事的方式、你如何讓人感到信任與期待。回到市場面,品牌就是難
本文探討行銷5.0與即將來臨的行銷6.0,分析其挑戰與企業因應策略。行銷5.0強調以數據分析與科技應用,達到精準傳遞、減少步驟、降低成本等目標,但面臨世代差異與數位落差等挑戰。行銷6.0則將重點放在AI應用、永續發展及新興平臺等。企業需評估自身現況,才能有效超前部署。
在數位時代,行銷運營(MOps)角色愈加重要,涉及數位行銷、數據分析及數據洞察等多重職能。這篇文章探討了MOps在企業中的地位,分析了行銷運營如何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以及未來數位行銷的趨勢。透過Uber的案例,深入剖析現代行銷環境中的挑戰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