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生死思辨 EP53|龍德上師: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更具意義的!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前往收聽:https://s.fazang.org/podcast53

為成辦暫時的利益而作迴向。菩薩所行之事發願作成辦暫時利他之因:以如此廣大的發心來迴向的善根,不等到來世而依此身即可以成辦自他二利,所以祈願善根在現世中迅速成熟於自身,進而遣除十八種橫死,使壽命長如日月;沒有病魔等侵害,健康如金剛岩一般;青春煥發、風華正茂如蓮花一般;身強力壯如天子一般;無窮無盡的財富,猶如夏季的恆河水一般不斷增長。通過善根的加持,而使自己既沒有過分積累、守護、增長的散亂,以及喜愛魔等魔障現前障礙正法,也沒有因為往昔未清償宿債的怨敵和強盜,現前危害而心生瞋恨,願我們能自由地學習正法。

如果短命多病、貧窮以及遭受魔怨損害等,則會成為利他事業的違緣。我們擁有圓滿身體與受用時,應發願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樣來作上供下施,菩薩若有受用則用於布施等,以四攝廣利有情,而與普通人擁有財富截然不同。如此,一切願望都符合正法、無有障礙、稱心如意地實現,如《普賢行願品》等經論中所說的那樣發願行持教法和證法。

佛教如意寶是通過講修而產生作用。佛法是利眾的根本,依教奉行可以成辦眾生暫時、究竟的廣大利益,使獲得珍貴人身寶而不虛度顯得有很大意義。《俱舍論》說:「佛法分二種,教法及證法,持教者唯有,說法與修法。」只有進行傳講、聽聞、弘揚教法和觀修、行持、領悟證法,才真正是學佛行者應努力做的事。

我們在家修行的居士們千萬不要認為:「我們怎麼能負起弘法的重擔呢?」如諺語所言:「凡子降生後,當做佛法事。」因此,不要再說做不到了,而應當盡力去做,就算無法廣傳佛法、四處弘教,至少也要自己也誠信佛法,斷惡行善,成為佛法的順緣,想方設法勸人深信因果,學習佛法,依止善知識而修行,承事、供養、協助講法的具德上師,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也可稱為弘揚佛法。

如果因對佛法有吝嗇心或因懈怠不為他人宣說,則將於生生世世中成為愚笨遲鈍的人:一位名叫拉燦丹的人,學習佛法一個月以來,連一句偈頌也不懂,這是由於他過去世,曾轉生為迦葉佛教法中通達三藏的一位比丘時,因吝於弘法而不為他人說法的業障所致。

我們對累積資糧的七支供要精進修行。律藏說:「應當速行善,制止罪業心,福德若耗盡,意將喜罪業。」如果自己想行善而且善緣充滿時,不立即去做,反而一拖再拖的話,那麼善心會像閃電一般瞬間即逝。相反地,因罪業力量強大,長久串習,很容易為惡業所轉,當下我們就應身體力行積資懺罪。

事實上,我們死後很難能從其他地方獲得佛法的利益,子孫會為了爭遺產而不和,更別說是將我們留下來的遺產再為我們做些善事,來為我們修法超渡。因此,趁著我們現在仍是自由之身,不用倚靠別人,自己要把握時間積資淨障,那麼面臨死期時,也不會心存恐懼,需要別人為我們做四十九天的法事來超渡。此時的我們,因為自己懺悔罪業清淨,如同已從熊熊烈火燃燒的宅院中解脫出來一樣,無有任何可追悔畏懼的。一邊心中如是觀想引導之義,一邊雙手合掌,同時口中緩慢念誦「弘法利生大益成,使此人身具意義。」

——《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本集內容可見:《佛王誓約》第252-254頁。

raw-image

▰▰▰▰▰▰▰▰▰▰▰▰

【觀音山 龍德上師】

殊勝傳承|https://www.fazang.org/guru

YouTube頻道訂閱 | https://www.youtube.com/@LungDuRinpoche

TikTok關注成為粉絲| https://www.tiktok.com/@lungdurinpoche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ungDuRinpoche

X(Twitter)跟隨| https://x.com/LungDuRinpoch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42會員
4.1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05/06
萬人共沐佛恩!「璀璨佛誕 浴佛覺心──觀音山 2025年佛誕浴佛•祈福盛典」5月4日上午10:30,在臺北 南港展覽館1館1樓盛大展開。恭請觀音山住持──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親臨主法金剛乘獨有的快速積聚福慧吉祥大薈供法會,傳授《延命十句觀音經》、《萬咒之王 六字大明咒密法》、極祕密殊勝《
Thumbnail
2025/05/06
萬人共沐佛恩!「璀璨佛誕 浴佛覺心──觀音山 2025年佛誕浴佛•祈福盛典」5月4日上午10:30,在臺北 南港展覽館1館1樓盛大展開。恭請觀音山住持──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親臨主法金剛乘獨有的快速積聚福慧吉祥大薈供法會,傳授《延命十句觀音經》、《萬咒之王 六字大明咒密法》、極祕密殊勝《
Thumbnail
2025/05/06
慈悲 龍德上師:如何積福積壽?怎麼樣積福積壽?《文昌帝君功過格》、《了凡四訓功過格》、《了凡四訓》都沒看,就來學佛的人,小心地基不穩固。《了凡四訓》要多看。
Thumbnail
2025/05/06
慈悲 龍德上師:如何積福積壽?怎麼樣積福積壽?《文昌帝君功過格》、《了凡四訓功過格》、《了凡四訓》都沒看,就來學佛的人,小心地基不穩固。《了凡四訓》要多看。
Thumbnail
2025/05/06
前立法院院長暨臺灣薩迦寺(國際八思巴顯密佛學院)榮譽顧問 王金平先生,向佛學院年度畢業生代表頒發畢業證書。「璀璨佛誕 浴佛覺心──觀音山 2025年佛誕浴佛•祈福盛典」5月4日上午10:30,在臺北 南港展覽館1館1樓盛大展開。現場與線上吸引數萬人參加,精彩實況與您分享。
Thumbnail
2025/05/06
前立法院院長暨臺灣薩迦寺(國際八思巴顯密佛學院)榮譽顧問 王金平先生,向佛學院年度畢業生代表頒發畢業證書。「璀璨佛誕 浴佛覺心──觀音山 2025年佛誕浴佛•祈福盛典」5月4日上午10:30,在臺北 南港展覽館1館1樓盛大展開。現場與線上吸引數萬人參加,精彩實況與您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果自己想行善而且善緣充滿時,不立即去做,反而一拖再拖的話,那麼善心會像閃電一般瞬間即逝。
Thumbnail
《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果自己想行善而且善緣充滿時,不立即去做,反而一拖再拖的話,那麼善心會像閃電一般瞬間即逝。
Thumbnail
🎧Podcast 生死思辨 EP49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佛法是利眾的根本,依教奉行可以成辦眾生暫時、究竟的廣大利益,使獲得珍貴人身寶而不虛度顯得有很大意義。
Thumbnail
🎧Podcast 生死思辨 EP49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佛法是利眾的根本,依教奉行可以成辦眾生暫時、究竟的廣大利益,使獲得珍貴人身寶而不虛度顯得有很大意義。
Thumbnail
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雖然仍有無間斷的傳承法流的正信佛法,但是末法惡世的魔業極其猖獗,人們對於善知識所宣講的佛法絲毫不感興趣,縱使有學佛聽經者,也是將信未信,時而發心時而退心。思惟上述之道理後,我們應該力行實修。
Thumbnail
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雖然仍有無間斷的傳承法流的正信佛法,但是末法惡世的魔業極其猖獗,人們對於善知識所宣講的佛法絲毫不感興趣,縱使有學佛聽經者,也是將信未信,時而發心時而退心。思惟上述之道理後,我們應該力行實修。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一個很喜歡自我辯護的人,是無法看到自身修行的問題;一切都要概括承受,因為這就是修行。若想修行,就應一切皆懺悔,老想爭個是非對錯,那就是背道而馳!」「懺悔」這二字都是豎心部首,因此,懺悔是不能離開本心,心是萬法的根本。離心求懺悔,等於緣木求魚終不可得。身有何罪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一個很喜歡自我辯護的人,是無法看到自身修行的問題;一切都要概括承受,因為這就是修行。若想修行,就應一切皆懺悔,老想爭個是非對錯,那就是背道而馳!」「懺悔」這二字都是豎心部首,因此,懺悔是不能離開本心,心是萬法的根本。離心求懺悔,等於緣木求魚終不可得。身有何罪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懂得自己錯了!才能改變命運 《金剛薩埵淨障懺罪》的法門才會有所謂的「對治力」,還有「恢復力」。「對治」,就是要常常去做很多你以前犯的罪過,去彌補這個罪過,然後你的罪業才會還復清淨,罪業才會淨化掉。這些我們都要知道,不能說:「我做了,就做了,那是以前,反正我現在沒做。」你那罪業還...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懂得自己錯了!才能改變命運 《金剛薩埵淨障懺罪》的法門才會有所謂的「對治力」,還有「恢復力」。「對治」,就是要常常去做很多你以前犯的罪過,去彌補這個罪過,然後你的罪業才會還復清淨,罪業才會淨化掉。這些我們都要知道,不能說:「我做了,就做了,那是以前,反正我現在沒做。」你那罪業還...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能皈依佛門是一種福報 這個人有皈依的心、有精進念經的心、有行善的心,有罪就會取消(福德);罪再重,就再取消;罪再重,就連皈依的心都沒有了。 有罪在身,一般人你跟他說:「你有罪。」 他不高興:「我有什麼罪?我沒犯法,有什麼罪!」他不知道因緣果報的關係。有罪,就發不了心。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能皈依佛門是一種福報 這個人有皈依的心、有精進念經的心、有行善的心,有罪就會取消(福德);罪再重,就再取消;罪再重,就連皈依的心都沒有了。 有罪在身,一般人你跟他說:「你有罪。」 他不高興:「我有什麼罪?我沒犯法,有什麼罪!」他不知道因緣果報的關係。有罪,就發不了心。
Thumbnail
至心發願,是什麼樣的狀態呢?就是心中的第一順位,也沒有第二個雜念,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動搖我們。其實不容易,我們有很多的妄想執著、貪瞋痴慢疑,還有很多的業力習氣,會讓我們沒有辦法生出──真正至心信樂求生淨土的心。 人壽極其有限,應該要不斷串習、思惟、觀修佛法,一定要有讓自己與佛法相應互動的時間。每天千
Thumbnail
至心發願,是什麼樣的狀態呢?就是心中的第一順位,也沒有第二個雜念,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動搖我們。其實不容易,我們有很多的妄想執著、貪瞋痴慢疑,還有很多的業力習氣,會讓我們沒有辦法生出──真正至心信樂求生淨土的心。 人壽極其有限,應該要不斷串習、思惟、觀修佛法,一定要有讓自己與佛法相應互動的時間。每天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