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收聽:https://bit.ly/3QPVtAf
為成辦暫時的利益而作迴向。菩薩所行之事發願作成辦暫時利他之因:以如此廣大的發心來迴向的善根,不等到來世而依此身即可以成辦自他二利,所以祈願善根在現世中迅速成熟於自身,進而遣除十八種橫死,使壽命長如日月;沒有病魔等侵害,健康如金剛岩一般;青春煥發、風華正茂如蓮花一般;身強力壯如天子一般;無窮無盡的財富,猶如夏季的恆河水一般不斷增長。通過善根的加持,而使自己既沒有過分積累、守護、增長的散亂,以及喜愛魔等魔障現前障礙正法,也沒有因為往昔未清償宿債的怨敵和強盜,現前危害而心生瞋恨,願我們能自由地學習正法。
如果短命多病、貧窮以及遭受魔怨損害等,則會成為利他事業的違緣。我們擁有圓滿身體與受用時,應發願像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樣來作上供下施,菩薩若有受用則用於布施等,以四攝廣利有情,而與普通人擁有財富截然不同。如此,一切願望都符合正法、無有障礙、稱心如意地實現,如《普賢行願品》等經論中所說的那樣發願行持教法和證法。
佛教如意寶是通過講修而產生作用。佛法是利眾的根本,依教奉行可以成辦眾生暫時、究竟的廣大利益,使獲得珍貴人身寶而不虛度顯得有很大意義。《俱舍論》說:「佛法分二種,教法及證法,持教者唯有,說法與修法。」只有進行傳講、聽聞、弘揚教法和觀修、行持、領悟證法,才真正是學佛行者應努力做的事。
我們在家修行的居士們千萬不要認為:「我們怎麼能負起弘法的重擔呢?」如諺語所言:「凡子降生後,當做佛法事。」因此,不要再說做不到了,而應當盡力去做,就算無法廣傳佛法、四處弘教,至少也要自己也誠信佛法,斷惡行善,成為佛法的順緣,想方設法勸人深信因果,學習佛法,依止善知識而修行,承事、供養、協助講法的具德上師,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也可稱為弘揚佛法。
如果因對佛法有吝嗇心或因懈怠不為他人宣說,則將於生生世世中成為愚笨遲鈍的人:一位名叫拉燦丹的人,學習佛法一個月以來,連一句偈頌也不懂,這是由於他過去世,曾轉生為迦葉佛教法中通達三藏的一位比丘時,因吝於弘法而不為他人說法的業障所致。
我們對累積資糧的七支供要精進修行。律藏說:「應當速行善,制止罪業心,福德若耗盡,意將喜罪業。」如果自己想行善而且善緣充滿時,不立即去做,反而一拖再拖的話,那麼善心會像閃電一般瞬間即逝。相反地,因罪業力量強大,長久串習,很容易為惡業所轉,當下我們就應身體力行積資懺罪。
事實上,我們死後很難能從其他地方獲得佛法的利益,子孫會為了爭遺產而不和,更別說是將我們留下來的遺產再為我們做些善事,來為我們修法超渡。因此,趁著我們現在仍是自由之身,不用倚靠別人,自己要把握時間積資淨障,那麼面臨死期時,也不會心存恐懼,需要別人為我們做四十九天的法事來超渡。此時的我們,因為自己懺悔罪業清淨,如同已從熊熊烈火燃燒的宅院中解脫出來一樣,無有任何可追悔畏懼的。一邊心中如是觀想引導之義,一邊雙手合掌,同時口中緩慢念誦「弘法利生大益成,使此人身具意義。」
——《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本集內容可見:《佛王誓約》第252-254頁。

▰▰▰▰▰▰▰▰▰▰▰▰
【觀音山 龍德上師】
殊勝傳承|https://www.fazang.org/guru
YouTube頻道訂閱 | https://www.youtube.com/@LungDuRinpoche
TikTok關注成為粉絲| https://www.tiktok.com/@lungdurinpoche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ungDuRinpoche
X(Twitter)跟隨| https://x.com/LungDuRinpo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