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4 篇文章介紹優質公司,內容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專欄訂閱費用每月 99元,歡迎訂閱支持我。
每年 $999 訂閱方案 價值投資 - 基本面研究 X 法人最新財測的方案|方格子 vocus
每月 $99 訂閱方案 價值投資 - 基本面研究 X 法人最新財測的方案|方格子 vocus
前關於公司的介紹請見「2317鴻海 - 2025/3/20法說更新」
公司簡介
- 營運模式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製造服務(EMS/eCMMS)廠商,提供從設計、製造、組裝到供應鏈管理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公司強調全球多元且優勢的生產布局與彈性供應鏈管理,並以垂直整合、智慧製造、平台解決方案(如CDMS、BOL)等模式,協助客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並能快速回應全球市場變化。 - 產品
主要產品涵蓋四大領域:消費智能產品(如智慧型手機、平板、穿戴裝置)、雲端網路產品(如AI伺服器、通用伺服器、網通設備)、電腦終端產品(如筆電、桌機)、元件及其他(如零組件、車用電子、醫療設備、再生能源系統)。近年積極投入AI伺服器、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等新興產業,並發展半導體、量子計算、低軌衛星、智慧城市等前瞻技術。 - 客戶
主要客戶包括Apple、HP、Dell、Sony、Cisco、Google、Microsoft、Amazon等全球知名品牌。鴻海在AI伺服器領域為Microsoft、Oracle等CSP(雲端服務供應商)主要供應商,在消費電子領域則是Apple iPhone、iPad等產品的最大組裝廠。 - 產業
鴻海屬於其他電子業,為全球電子產業鏈的關鍵一環。公司積極推動「3+3」轉型策略,聚焦於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未來產業,以及AI、半導體、新世代通訊三大核心技術,持續擴展產業版圖,並與全球主要科技、汽車、醫療等產業客戶深度合作。 - 生產基地
鴻海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超過233個據點,主要生產基地分布於中國、台灣、美國、墨西哥、印度、越南、馬來西亞、斯洛伐克、巴西、匈牙利、捷克、澳洲等地。公司持續擴大美國、墨西哥、印度、越南等地產能,以因應地緣政治、關稅政策與客戶去中國化需求,提升供應鏈韌性。 - 生產或銷售過程
鴻海以垂直整合、智慧製造、AI自動化等方式,從零組件、模組、主機板到整機組裝,提供一站式服務。公司導入AI工廠、數位孿生、機器人等技術,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產品可依客戶需求在不同地區生產,並透過彈性物流與區域製造,協助客戶降低關稅與運輸成本。 - 銷售地區
鴻海產品銷售遍及全球,主要市場包括美國(營收比重約30%)、中國(約19%)、歐洲、東南亞、日本等地。公司依據客戶需求調整生產與出貨地點,並積極拓展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提升全球市場滲透率。
產品線分析
一、雲端網路產品(AI伺服器/通用伺服器/網通設備)
- 營收與成長動能:
- 2025年4月雲端網路產品營收年增24.58%,為歷年同期最高,月增16.16%,年增25.54%。
- 2025年第一季AI通用伺服器營收年增超過50%,AI伺服器營收佔整體伺服器比重超過50%。
- 2025年AI伺服器營收目標達1兆元,市佔率超過40%。
- 主要客戶包括Microsoft、Oracle、Dell、HP、Cisco、Google、Amazon等。
- 2025年4月營收強勁成長,主因AI雲端產品拉貨動能強勁。
- AI伺服器需求持續暢旺,成為2025年營運最重要成長動能。
- 產能與全球布局:
- 主要生產基地分布於美國、墨西哥、台灣、越南等地,墨西哥產線因USMCA協議不受美國關稅影響。
- 2025年積極擴大美國德州、加州、墨西哥、越南等地AI伺服器產能,配合客戶需求彈性調整產能。
- 具備80~90% AI伺服器關鍵零組件整合供應能力。
- 技術與產品升級:
- GB200伺服器2025年起放量,良率逐步提升,GB300預計2025年下半年小量出貨。
- 與NVIDIA合作,導入液冷、數位孿生、AI工廠等先進技術,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競爭力。
- 參與美國「星際之門計畫」AI伺服器大單,預計帶動2025年營收大幅成長。
- 重要性:
- 2025年雲端網路產品營收將與消費智能產品比重相當,成為公司最主要成長引擎。
- 受惠於AI伺服器需求,2025年營收成長動能明顯優於其他產品線。
二、消費智能產品(iPhone/智慧型手機/平板/穿戴裝置等)
- 營收與成長動能:
- 2024年佔營收比重46%,2025年第一季、4月營收年增持平,未見明顯成長。
- 2025年4月受惠於提前拉貨,月增強勁,但年增僅持平。
- 2025年iPhone組裝量預估2.3億支,年減1%,Apple Intelligence整合延遲短期為負面因素。
- 產能與全球布局:
- 主要生產基地在中國(85%以上)、印度(10~15%),預計2025年底印度產能比重提升至15~20%。
- 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積極將iPhone產能移轉至印度,並開始生產AirPods等產品。
- 美國關稅對iPhone影響較大,若關稅成本轉嫁,全球iPhone價格將上揚2~3%。
- 競爭與風險:
- 組裝業務競爭加劇,立訊精密在印度設廠進度落後,鴻海地位更為重要。
- iPhone出貨量每減少1,000萬支,將影響鴻海盈餘3%。
- 美國關稅政策變動,可能影響北美、歐洲市場出貨與成本結構。
- 重要性:
- 雖然消費智能產品仍為穩定獲利來源,但成長動能趨緩,2025年營收比重將被雲端網路產品追平。
- iPhone組裝仍是公司現金流與規模經濟的基礎,但未來重要性逐步被AI伺服器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