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水槽一打開就有臭味!」
「櫃子裡常常有小強出來嚇人!」「味道太重了,我都不想開水槽櫃了……」
這些不是憑空想像的,而是我們在博登現場聽到的真實客人反應
水槽的問題,一直是廚房規劃裡最常被忽略,但又最容易出狀況的地方

廚房本來就是家裡水氣最多的地方,加上熱源、油煙、食物殘渣,
如果防水、防臭沒處理好,
就算你家有窗戶、抽風也強,味道還是會慢慢出來
今天就來帶大家一起看看
水槽到底有哪些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又該怎麼從源頭做好,讓廚房更乾淨、也更安心?
不管是新家還是住了幾年的老屋,
很多人會發現廚房偶爾會飄出一股臭味,說不出來是哪裡怪,但就是讓人不舒服
有些人會先試試放盆栽、噴香氛,
但味道還是會回來因為根本問題不是空氣不好,而是「水路」出問題了
這種味道,大多是從水槽下方的排水孔或水管飄出來的,
如果防臭沒做好,不只會有異味,還可能會吸引蟑螂、小蟲跑進來
其實這問題是有解的,只要抓對原因,就能從根本改善!
為什麼廚房水槽下水管是彎的?不能直接往下排嗎?
這其實是很多客戶會問的問題,表面上看起來「直排」好像比較省空間、也比較簡單, 但實際上,這個設計是有原因的!
第一種常見排法(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
下水管直接往下走(直排)
這是很多舊屋或廉價施工常見的方式,看起來省事,但問題很多
因為水流過去後就沒東西擋住,異味、蟑螂就會從管線裡反撲出來,
再怎麼噴香氛、放盆栽也壓不住味道
這類設計缺乏「水封」,也就是沒辦法在排水口留下那層防臭的水隔層,
久了就會變成打開櫃子有味道、下方長蟲、甚至有積水發的狀況。
所以才會有我們常見的那個「S 型/P 型排水彎管」設計,
它的功能就是:
- 用水隔住氣味回竄
- 減少臭味和小強爬上來
- 排水順,但還保留防護層


第二種做法:有「存水彎」的排水設計
這就是現在比較標準、也比較不容易出問題的做法
存水彎的原理其實很簡單:
它的彎曲設計,會在使用後自動留下一小段積水,
這段水就像「防臭蓋」一樣,把排水管裡的氣味和蟲子擋在外面, 讓室內空氣不會被污染。
這層水會擋住室內和污水管之間的空氣流通,
達到隔絕臭味、病菌、甚至小強蟑螂的效果。
- 所以只要有存水彎,就能大大降低異味產生的機率,
- 小強也比較不容易沿著排水管跑出來嚇人。
現在常見的存水彎,有不同的樣式:
像是 S 型、P 型、瓶型,
雖然外型不同,但原理都是一樣靠「水」來防臭、防蟲。


第三重關鍵:防水要做好,從「局部漏水」開始抓起!
很多人以為廚房防水就是地板不漏、牆壁乾燥,
但其實最容易出問題的,反而是一些小地方的「局部滲水」。
比如說:
- 排水管安裝後沒測試就封板,漏水一開始看不出來,等櫃體發霉才發現。
- 水龍頭與進水管的接頭沒鎖緊或接頭老化,一滴一滴慢慢滲,時間久了整個下櫃都潮濕、發臭。
- 存水彎挑得不好、或安裝時沒封密實,也可能會有漏水點或臭味跑出來。
這些小地方沒顧好,久了就會讓你家的廚房變得濕濕臭臭、蟑螂亂竄。
我們在現場安裝時,一定會做「排水測試與漏水檢查」,
把細節先確認好,後續用起來才不會一堆問題要返工。
所以說,防臭靠設計,防水靠細節,
不是做大裝潢就沒事,而是要看這些小地方有沒有確實處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