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的練習》是挪威新銳導演Lilja Ingolfsdottir 的首部劇情長片。故事描述女主角Maria 在結束一段婚姻後,於一次聚會中偶然邂逅了男主角Sigmund,兩人迅速墜入情網,展開一段熱烈而深刻的關係。然而,隨著時光推移,最初的激情逐漸退去,兩人的婚姻也開始出現裂痕。在某次激烈的爭執過後,Sigmund 終於難以忍受彼此的傷害,決意提出離婚。不願就此放手的Maria 遂拉著丈夫一起做婚姻諮商,試圖挽回這段關係。本片也正是透過Maria 在諮商室裡一次次的剖白與對話, 層層剝開她的心防,揭露其對愛情既渴望擁有、又畏懼失去的矛盾心理,以及在親密關係中,面對真實自我的掙扎與脆弱。
中文片名譯為《關於愛的練習》,乍看之下似乎指的是Maria和Sigmund之間的感情,彷彿 Maria 必須學習如何去愛Sigmund、如何接受來自他的愛。不過,隨著劇情的推進,我們會逐漸發現這份「練習」的根本對象其實是自己──Maria 在愛裡患得患失的掙扎姿態,映照的正是內心深處的不安與自卑。當一個人先行否定自己被愛的可能,又何以奢望別人來愛自己呢?本片最動人之處,不在於它如何拆解一段婚姻的崩壞,而是回到人物本身,藉由Maria這個角色的細膩刻畫,呈現個體在各種親密關係中審度自我的複雜性。導演以細膩而冷峻的鏡頭勾勒出Maria 與女兒、母親、好友之間混亂的親密關係,旁徵博引出她與Sigmund之間的問題本質,也就是屬於她的人生課題:學會接納、擁抱那個不完美卻真實的自己。(當然,Sigmund在婚姻中也絕非無辜,只是本片選擇聚焦在Maria身上)作為觀眾,我們看著Maria 一次次笨拙地試圖接近女兒,卻始終無法給予她所需的情感支持;難過時面對好友的溫暖擁抱,Maria 卻像針刺到般躲開;以及最終在爬梳自己人生中的親密連結時,心碎地指責那個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母親。Maria 一再反覆在愛裡試探,渴求在他人的愛中得到救贖,卻在情感中跌跌撞撞了大半生才明白──唯有先與自己和解,(被)愛(人)才能真正開始。
本片的一大特色在於其「諮商」的敘事方式,而導演也很巧妙地運用片中一段最為關鍵的吵架情節,透過影像重複、回放爭執的細節,將觀眾的視角由第三人稱轉換為第一人稱。我們隨著Maria重訪這些吵架的記憶,褪去了當下的情緒綁架,不帶矯飾地審視過去的經歷,才得以看見那個在愛裡倉皇失措、幾乎難以辨認的自己。 Maria 對 Sigmund種種尖銳的指責、永無止盡的爭吵、無理取鬧的情緒勒索背後乃是自我構築的心牆,因爲害怕受傷害、害怕 Sigmund 離去於是先發制人地推開、否定他的愛。Maria 一次次迴避 Sigmund 的情感,又一次次渴望他留下。如此荒謬的邏輯,無比精準地捕捉了人們在愛中矛盾而複雜的幽微心理:人類注定一輩子離不開愛情,卻總是在愛裡自我傷害。習慣用疏離掩飾脆弱、用傷害偽裝渴望,最終把愛情活成了一場防禦、把依戀藏進了傷口裡。
本片女主角 Maria 由挪威女星 Helga Guren 飾演,並憑藉此片橫掃多項影后殊榮。她在片中的表現可圈可點,令人難以移開目光──無論是前期 Maria 混亂、無所適從的生活狀態,那種明明想要抓住什麼卻又悵然若失的眼神;抑或是她內心深處那份心碎、孤獨、自卑的細膩刻畫,都真切地幾乎刺痛人心。以至到了電影尾聲,當我們看見 Maria 對著鏡中的自己輕聲說出那句「我愛你」時,時光仿若在那一刻凝結,所有迷失的靈魂也在此找到了歸宿,而那句話,更成為穿透銀幕、落在我們心底的一抹溫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