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rton Street 諾頓街,成立於 2018 年秋天,來自台北,直爽之中帶著溫柔,現代都會裡的心思細膩大直男們。
諾頓街首張概念創作專輯《街拍》,結合了團員們所愛的各式曲風,活用台語、華語、英語等語言,形塑真實而貼近生活的樣貌,透過「街拍」與「鏡頭以外的事」上下兩部的設計,記錄著城市生活中的每個瞬間,也用輕鬆的態度拋出對自我的覺察與難解的問答,呈現樂團在風格及個性上不同的面貌,也成為城市客身處不同情境的背景音。
先請團員們簡單自我介紹!
主唱/Steve:我是主唱史提,我最喜歡騎摩托車。
吉他/Tim:大家好我是吉他手提姆,最喜歡的三件事情是玩音樂、打籃球、打電動。
鼓手/Smo:哈囉我是鼓手 Smo,陰天最讚!
貝斯/Jams:嗨大家,我是貝斯手姜恒,我喜歡貝斯。
鍵盤/Hogan:嗨大家好我是鍵盤手 Hogan,我喜歡吃巧克力。
NORTON STREET 諾頓街,來自台北,這個融合了青春搖滾電影《Sing Street》、都會街道概念,並以北方城鎮 - Norton 為名的樂團,正式發行首張專輯《街拍》,邀請聽眾一同穿梭於城市光影之間,捕捉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

諾頓街的成團契機充滿了緣分的巧妙安排,最初的四位團員,是彼此高中與國中同學,大學時期參加輔大青韻獎的經歷,讓他們共同寫下了第一首歌〈台北飛〉,進而決定成團;隨後透過政大金旋獎結識了鍵盤手 Hogan,直到初代鼓手因生涯規劃離團後,他們又因緣際會地遇見了現在的鼓手思默。團員們戲稱這兩次成員變動都像「路邊撿到寶」,這五人配置從 2021 年至今,彼此的默契已經非常熟練。
諾頓街的歌詞被形容為直白卻能傳遞最深刻的感受,創作靈感通常來自於對生活的體悟、人際之間的互動,以及對自我的覺察,這些元素讓他們的作品充滿了許多共鳴。

首張專輯《街拍》獨特地分為「街拍」與「鏡頭以外的事」上下兩部分。這個概念源於團員們對按下快門瞬間的感觸:「絕美的景色或別具意義的瞬間,常常只能被收納在小小的一畝三分地當中,然而鏡頭以外的東西實則更加遼闊,卻也更容易被人們忽略。」因此,在製作專輯時,諾頓街不只呈現乍看之下所見的模樣,更希望將許多看不見的、更深層的內容收納在作品當中,藉此傳達「人的面相是多元的」,呈現出更完整的樣貌。
「街拍」部分強調記錄城市生活中的每個瞬間,對諾頓街而言,最想捕捉的莫過於那種在台北各處角落,進行著日常卻又摻雜著這座城市特有氣息的瞬間。他們回憶起樂團成團後大半時間,是在市民大道上一個陰暗潮濕的地下室練團室裡度過,寫歌、Jam、準備比賽、談天說地;若干年後,原班人馬遷移到了城南木柵一個乾淨明亮舒適的新練團室,但不變的是日復一日在這些地方做著同樣的事情,這份「不變的日常」正是他們最想捕捉的城市縮影。
而「鏡頭以外的事」則著重於真實面貌與對自我的覺察,這部分具體補敘了「街拍」的主調,表達對於人生的反思,團員們認為這樣的反思可以更貼近聽眾,讓聽者感受到他們也是平凡的人,普世的煩惱與憂慮在他們身上也都看得見。

「多年前曾寫下『我們像是在畫自畫像但卻沒有鏡子』,如今第一張自畫像終於完成了。畫的好不好不敢說,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有如實的在畫布上呈現五個個體的性格,同時不失群體的一致性。」
諾頓街將這張專輯形容為「第一張自畫像」,在這張畫布上,最重視的元素是能否看見每個團員的樣貌,也就是五位成員的「個性」。樂團中每一位成員都有各自喜歡且擅長的曲風,編曲時各自發揮所長,當想法出現不同時,他們會透過分享、討論、投票、協調的方式來決定編曲方向,確保每個樂器都能展現足夠代表自己性格的內容。

《街拍》運用了台語、華語、英語三種語言創作,其中〈一眠〉這首台語作品傳達進入社會後的孤獨與成長感悟,諾頓街認為,每種語言都有著難以言喻的個性,而台語對於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來說,可能會因為熟悉程度的關係,更能傳遞超過字面上的情緒。至於在創作台語歌詞時,語感和押韻並沒有特別的挑戰,反而是很自然的流露,他們分享一個有趣的發現是,這首歌主歌的段落,句子之間完全沒有押到韻卻又聽起來很自然,創作當下並未察覺,事後才發現這份奇妙的巧合。
專輯收錄了橫跨七年的創作路程,在選曲與編排曲序時,對於如何真摯地傳遞諾頓街一路以來的成長也是一大任務。「創作過程特別困難的歌,肯定是〈Never Can Say Goodbye〉,在專輯籌備初期,我們就一致認為這首歌是最難處理的,最終它也不負眾望,至少歷經了十個版本的更迭,還有更多數不清的細節討論。」即使非常令人頭痛,但團員們都很開心它最終成為了大家都滿意的樣子。
他們也特別感謝這首歌的製作人 Thomas(莊鈞智),這是他們第一首、也是專輯內唯一一首找製作人合作的歌,Thomas 在他們卡關時提出許多突破性的想法,討論過程中雙方也能順利地磨合彼此的美感,且因為這首歌,讓他們後續有了更多愉快的合作,專輯母帶與一部分的錄混音都有 Thomas 的參與,是他們非常信任的合作夥伴!對團員而言,在音樂製作的過程中所認識到的人、發生的事,也都為歌曲鑲上更多回憶色彩,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期望大家在聽完後能夠得到『陪伴』,而在喜怒哀樂、通勤、放空時享用都非常的合適。」諾頓街對這張專輯寄予厚望,希望音樂能夠帶來生活共鳴,或者單純能夠 作為大家日常的陪伴。《街拍》在詞、曲之中,常帶有很直接純粹的訊息,無論是面對生活拋出的問題,或是單純的日常情境皆是;而在音樂的部分則能讓人體驗到他們的巧思與玩味,融合起來就是一張很有默契與人味的作品。
對於初次認識諾頓街的聽眾,團員們推薦了專輯中的必聽歌曲:
主唱/Steve:〈一眠〉。謝謝當時唱到聲音沙啞也依然在嘶吼的自己,每次聽都很感動。
吉他/Tim:〈怎生活〉。Chill chill 的氛圍很適合在任何時候聆聽,特別是上班的時候。
鼓手/Smo:〈Trip〉。懂的都懂,大家開心最重要!
貝斯/Jams:〈Never Can Say Goodbye〉。藏了很多小巧思的一首歌,而且貝斯我很滿意。
鍵盤/Hogan:〈笑哈哈〉。很能夠感受我們音樂裡的自由與能量。

最喜歡台北這個城市的時刻是?
主唱/Steve:秋天的黃昏,騎著機車到陽明山上看城市路燈亮起的瞬間。
吉他/Tim:不用上班又放晴的平日下午,在咖啡廳外面透氣。
貝斯/Jams:在台北難得好天氣的下午,帶狗狗去散步。
鍵盤/Hogan:冬日晴天傍晚,和陽光吃頓晚飯、日落後去看一場電影。
鼓手/Smo:夏天下雨的晚上,躲在車上看著雨水從雨刷間流過。

在專輯殺青後,諾頓街幾乎立刻著手準備專場,節奏非常緊湊。然而,因為在錄製時有非常嚴謹的練團、準備同步錄音,使得他們在現場呈現音樂的手感依然熱騰騰的,在他們將更久前寫好但沒發行的作品挖出來時,練團常有一種「哇!這首變得比那時候好聽真多」的感覺,這讓他們更加期待專場時能將這些作品呈現出來。
由於諾頓街是一個音樂上大家想法非常平均的樂團,在討論編曲時很容易遇到意見的出入,因此溝通往往是他們更常練習的事情,在多次溝通之後,他們也更有效率地找到共識,甚至拉近了團員們之間的距離,團員們也笑說「我們現在真的有點情同家人了⋯⋯」,字句裡都透露著這五位大男孩之間深厚的感情。

請用一句話推薦大家一定要去【首張專輯《街拍》發片場】!
七年磨一劍,錯過再等兩年(以上)。
⋱⋰⋱⋰.ᐟ.ᐟ.ᐟ About Turn!報 .ᐟ.ᐟ.ᐟ ⋱⋰⋱⋰
Instagram:@turnbao_
Turn!電台:https://reurl.cc/yRRX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