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黑白大師們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Yousuf Karsh

(December 23, 1908 – July 13, 2002),加拿大亞美尼亞裔攝影師,有著20世紀最偉大的肖像攝影師之稱,主要使用哈蘇(Hasselblad) 中片幅相機進行攝影工作。  

raw-image

因<憤怒的邱吉爾>一戰成名,Karsh走向邱吉爾,拿走了他嘴裡的雪茄。邱吉爾很生氣,並在肖像中表達了他的不滿。 

raw-image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karsh拍攝政治和軍事領袖。戰後,他開始為作家、演員、藝術家、音樂家、科學家和知名人士拍照。 包括亞伯特·愛因斯坦、溫斯頓·邱吉爾、歐內斯特·海明威、奧黛麗·赫本、巴勃羅·畢卡索和馬丁·路德·金恩等

戲劇性的佈光 (Theatrical Lighting) 深受荷蘭畫家林布蘭(Rembrandt)的影響,精通並大量運用所謂的「林布蘭光」。在人物臉上刻畫出鮮明的輪廓和立體感造成光影的強烈對比,肖像照中簡潔的背景 象徵性姿態(引導拍攝對象擺出能體現其身份與成就的姿態 )

Arnold Newman

(March 3, 1918 – June 6, 2006) 精心構圖的抽象 靜物攝影而聞名,將拍攝對象置於能反映其職業或個性的環境中。

raw-image

拍攝過許多知名人士,不同於Karsh濃厚的肖像照,Arnold Newman是運用精心構圖和光線佈置的環境及其內容來象徵拍攝對象的生活和工作,最著名的就是他為Igor Stravinsky拍攝的肖像,就是利用音樂家的身份,巧妙地建構了構圖——將鋼琴蓋擺成音符的形狀——以此暗示觀眾,人和音樂是融為一體的。

Richard Avedon

(May 15, 1923 – October 1, 2004) 美國時尚和肖像攝影師,《Vogue》的首席攝影師,也曾為《 Harper's Bazaar》和《Elle》雜誌工作過,《紐約時報》刊登的一篇訃聞稱,「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他的時尚和肖像攝影幫助定義了美國的風格、美麗和文化形象」。

raw-image

曾拍攝過瑪麗蓮·夢露、安迪·沃荷及披頭四等知名人士,參與過時尚、民權運動、越戰、甘迺迪總統遇刺等歷史事件,生平最著名的攝影集《In The American West》卻也是最具爭議的作品,遠赴西部去捕捉象徵著艱辛和苦難的工人階級成員,人們認為他帶有上對下的優越感意圖影響和喚起觀者心中的憐憫之意。

John Sexton

(1953~)專攻黑白攝影,Ansel Adams(後有介紹)的長期助理,不同於Ansel Adams的大氣磅礴,他更感興趣的是私密的場景,而非開闊或戲劇性的遠景,並且經常在黃昏時分“靜謐”的光線下進行長時間曝光拍攝。

raw-image


Michael Kenna

(1953~)英國攝影師,以其獨特的黑白風景畫而聞名。主要使用哈蘇中片幅相機和Holga相機。

raw-image

作品多選在黎明或夜晚拍攝,曝光時間長達10小時,呈現出空靈的光線。 極簡構圖 長曝光技術 製作孤立感與時間感 他的作品常被形容為「攝影界的俳句」,留白與節奏感讓觀者得以沉思。 Michael Kenna 與日本有著深厚的關係,他多次造訪日本並將日本風景融入其攝影作品中。

raw-image


Sugimoto Hiroshi 杉本博司

(Feb 23, 1948~)日本攝影師、建築師,善於用攝影探索時間、記憶與存在的本質,在當代藝術界地位極高。 杉本博司的慣用相機是 Deardorff 8×10 大畫幅木製相機及Schneider 或 Nikkor 的 大畫幅鏡頭 但有時的攝影是直接紀錄在底片上,根本用不到相機。

raw-image


無論是在劇院裡用相機來看電影的<劇院>還是一半天一半海的二分法的<海景>,甚至是去杜莎夫人蠟像館拍攝<肖像>蠟像黑白照,讓人摸不清照片中究竟是本人還是蠟像,同樣的<透視畫館>不只是人連動物都讓人分不清真假,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拍攝的動物標本,在館內有景有物,讓人誤以為是在野外真實捕捉到的動物本色。

強調相機非人眼,眼睛所見並非相機所見,具有實驗精神手法來詮釋世人對相機的認識。

數位是瞬間的影像,膠片才是時間的沉澱。

<放電場>系列是將電燒灼在底片上,不透過相機的"拍攝"記錄方式顛覆了攝影界,將攝影一詞又推進了另個境界。

Ansel Adams

(February 20, 1902 – April 22, 1984) 主要拍攝美國西部的自然風景,特別是把美國國家公園優勝美地拍到世界知名的境界,和Fred Archer共同發明了攝影領域中的「區域系統」(Zone System),並有系統的將其發揚光大,透過曝光、顯影和放相三者間的相互配合來呈現照片最完美的效果,使用Tri-X軟片長達數十年,HC-110是使用了一輩子的顯影劑。

raw-image

最具知名的<月出> 是在不用測光表的情況下拍攝,拍攝時的曝光不足在顯影和放相時來補救,最後得出這張前景有發光的十字架、天空有日落前的夕陽餘暉和月出。

raw-image

Tips:拍月亮時,快門只能兩秒內,不然會有橢圓型的月亮

Michiko Kon 今 道子

(1955~)將日本料理常使用的海洋食材拍成詭異邪典的黑白照,為了精進技術甚至去日料店學習如何使用魚刀,將魚蝦螃蟹等食材支解後再擺設成一個靜物再進行拍攝,只使用窗光,不會再另外打光。

Nick Brandt

(1964~)把假的拍成真的的杉本博司不同,Nick Brandt是把真的動物拍成像假的一般,而且是在肯亞的荒野中使用標準鏡頭來拍攝,作品聚焦在環境和氣候的變遷對人類及動物的影響。

raw-image
raw-image


Daidō Moriyama森山大道

(October 10, 1938~)很愛街拍台灣的森山大道,特色就是失焦的鏡頭、高反差的粗糙粒子和晃動狀態下按下快門。

raw-image

自喻野犬的他,<三澤之犬>是流傳最廣的作品,甚至在2021年和Uniqlo合作推出三澤之犬的印花 T 恤。作品看似隨意街拍,但風格獨特使觀看者彷彿可以透過鏡頭進入到當下的氛圍中,且在低光源下的拍攝也正是考驗攝影師的技術。

Mario Giacomelli

(August 1, 1925 – November 25, 2000)步入中年才走入攝影的他秉持著義大利人只拍義大利,拍來拍去只拍家鄉的故事,奔放的構圖、大膽的剪裁和鮮明的對比為其特徵,慣用非大廠牌的相機和隨意的顯影時間,自成一格的他,在在都顯示了藝術家的強烈特質。

raw-image


Nobuyoshi Araki 荒木經惟

(May 25, 1940~)綑綁、裸露、性暗示!對於日本這位出版超過500本類似主題的荒木,吸引到了冰島的搞怪歌手碧玉的崇拜,後來乾脆請他拍攝專輯封面,連lady Gaga也與其合作,但這裡沒有要討論是色情還是藝術這種大問哉,而是要提及底片酸蝕的這種技法,在這本《Shijyo Tokyo - Marketplace of Emotions》的攝影集中,排版一半色彩飽和盛開的花,對比著下方底片經過藥水腐蝕的效果,也是不同於以往傳統,不從曝光、顯影和放相這三方來調整畫面,而是利用侵蝕底片的技法來玩攝影。

Ralph Gibson

(1939~)美國攝影家,非常注重形式主義。試著將拍攝主題按照黃金分割比例進行構圖,在拍照時進行減法哲學,對大事件並不十分感興趣,希望藉助攝影的原理將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轉化為獨特視野成為重要的主題物件。

raw-image

深瀨昌久

(Feb 25, 1934 –Jun 9, 2012)日本戰後攝影代表人物,在喪婚酗酒的頹廢生活中創作出一鳴驚人的<鴉>,不同於森山大道的犬、荒木經惟的貓,被喻為一個充滿隱晦與苦澀的傑作的<鴉>似乎拍出了自我。

Thomas Kellner

(May 28, 1966~)照片馬賽克技法的第一人,透過結構和解構來結合照片重新付予意義。

raw-image


Simon Marsden

 (December 1, 1948 – January 22, 2012) 專拍鬼屋的英國男爵,共出了一系列的鬼屋攝影集,還拍攝紀錄片;主要使用黑白紅外線膠片進行拍攝,在陰森的墓地中更增添了懸疑的詭譎氣氛。

raw-image


簡單介紹攝影師們,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aramama的沙龍
9會員
24內容數
charamam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5
莫札特、席琳狄翁結婚的教堂 分別是位於奧地利維也納的聖史蒂芬大教堂以及加拿大蒙特婁的聖母聖殿
Thumbnail
2025/08/05
莫札特、席琳狄翁結婚的教堂 分別是位於奧地利維也納的聖史蒂芬大教堂以及加拿大蒙特婁的聖母聖殿
Thumbnail
2025/01/14
2024年《用閱讀跨年 迎向2025年》線上活動,十位講者推薦好書,兼具深度與廣度,內容涵蓋臺灣歷史、環境、文化認同、哲學、政治、藝術、文學、死亡等面向。文章詳述每位講者的背景、推薦書籍以及相關延伸作品,並附上影片連結與延伸閱讀。
Thumbnail
2025/01/14
2024年《用閱讀跨年 迎向2025年》線上活動,十位講者推薦好書,兼具深度與廣度,內容涵蓋臺灣歷史、環境、文化認同、哲學、政治、藝術、文學、死亡等面向。文章詳述每位講者的背景、推薦書籍以及相關延伸作品,並附上影片連結與延伸閱讀。
Thumbnail
2024/12/22
第一次看到消融二字是在艾琳娜 斐蘭德的那不勒斯故事中讀到 莉拉提到外廓消融是發生在他哥哥黎諾身上 有某種東西衝撞了她哥哥身體的外在結構,強力重壓,破壞了他的輪廓,而後他內在的那個物質像岩漿般不斷蔓延擴展,讓她看見他真正的本質
Thumbnail
2024/12/22
第一次看到消融二字是在艾琳娜 斐蘭德的那不勒斯故事中讀到 莉拉提到外廓消融是發生在他哥哥黎諾身上 有某種東西衝撞了她哥哥身體的外在結構,強力重壓,破壞了他的輪廓,而後他內在的那個物質像岩漿般不斷蔓延擴展,讓她看見他真正的本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模特為被攝影師控制的對象,是為影像服務的人偶。 模特在一分鐘內,分別展現出了不耐、失神、微笑、陰鬱、狂喜、平靜。攝影家能決定要在哪一刻按下快門。
Thumbnail
模特為被攝影師控制的對象,是為影像服務的人偶。 模特在一分鐘內,分別展現出了不耐、失神、微笑、陰鬱、狂喜、平靜。攝影家能決定要在哪一刻按下快門。
Thumbnail
攝影藝術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文章指出,現代攝影更注重相機媒介在藝術中的運作,而非單純的拍照。這種趨勢對於亞洲以外的攝影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若想深入瞭解這個趨勢,或者提升攝影技巧,文章作者設計了兩門課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加。
Thumbnail
攝影藝術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領域。文章指出,現代攝影更注重相機媒介在藝術中的運作,而非單純的拍照。這種趨勢對於亞洲以外的攝影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若想深入瞭解這個趨勢,或者提升攝影技巧,文章作者設計了兩門課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加。
Thumbnail
線上學攝影 學攝影最好的辦法是實際拍,利用休假去外拍,或是很累很忙懶得出去,可以在家裡書桌隨意搭建攝影棚拍攝小物也是一個練習方法。 不過,等我自學到某個程度,會遇到瓶頸,這時候,學攝影原理就很重要,等我學到原理之後,反而有更深的體悟,成長曲線又繼續成長。 Karl Taylor是一名從事攝影多
Thumbnail
線上學攝影 學攝影最好的辦法是實際拍,利用休假去外拍,或是很累很忙懶得出去,可以在家裡書桌隨意搭建攝影棚拍攝小物也是一個練習方法。 不過,等我自學到某個程度,會遇到瓶頸,這時候,學攝影原理就很重要,等我學到原理之後,反而有更深的體悟,成長曲線又繼續成長。 Karl Taylor是一名從事攝影多
Thumbnail
拍立得處在攝影技術發展的特殊節點上。儘管以手機就能拍照的現代來說,拍立得遠遠算不上「迅速」,但對於底片時期的攝影師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帶來無限可能性,儘管與數位攝影的現代相比,這些可能性早已被電腦複製並超越,但當我在展場中看著攝影師在拍立得上隨機的筆觸時,仍為類比的不可磨滅性與隨機性所感動。
Thumbnail
拍立得處在攝影技術發展的特殊節點上。儘管以手機就能拍照的現代來說,拍立得遠遠算不上「迅速」,但對於底片時期的攝影師來說,是一個新的突破,帶來無限可能性,儘管與數位攝影的現代相比,這些可能性早已被電腦複製並超越,但當我在展場中看著攝影師在拍立得上隨機的筆觸時,仍為類比的不可磨滅性與隨機性所感動。
Thumbnail
上週共讀會看到美國攝影名家Paul Stand的專訪文,內容有一段談及攝影技術的段落,分享了一些攝影技術與意義的看法。
Thumbnail
上週共讀會看到美國攝影名家Paul Stand的專訪文,內容有一段談及攝影技術的段落,分享了一些攝影技術與意義的看法。
Thumbnail
都說攝影和設計可以是藝術,也可以是科學,過去想要成為優秀的攝影師,除了需要購買價格不斐的想躋(入門單眼、進階大砲),另外還需要具備個人創意和技術,同時也需要對攝影的基本用語和相機設定有深入的了解。 以下Joy彙整攝影入門的基礎知識,包括光圈、快門、感光度等基本用語介紹,另外還有影像原始資料、拍攝模
Thumbnail
都說攝影和設計可以是藝術,也可以是科學,過去想要成為優秀的攝影師,除了需要購買價格不斐的想躋(入門單眼、進階大砲),另外還需要具備個人創意和技術,同時也需要對攝影的基本用語和相機設定有深入的了解。 以下Joy彙整攝影入門的基礎知識,包括光圈、快門、感光度等基本用語介紹,另外還有影像原始資料、拍攝模
Thumbnail
去看了一場攝影展。 二十幾位攝影師的聯展,每個人只有幾幅作品 風格、素材、手法各異其趣,雖然多彩多姿,但也很考驗觀者的審美與耐性。 這場攝影展有位知名的資深攝影家掛頭牌 他的作品風格強烈,但始終秉持攝影藝術的傳統定義,以鏡頭捕捉真實世界的某些迷幻瞬間。迷離之中,仍有著現實世界的存在影跡。 或許
Thumbnail
去看了一場攝影展。 二十幾位攝影師的聯展,每個人只有幾幅作品 風格、素材、手法各異其趣,雖然多彩多姿,但也很考驗觀者的審美與耐性。 這場攝影展有位知名的資深攝影家掛頭牌 他的作品風格強烈,但始終秉持攝影藝術的傳統定義,以鏡頭捕捉真實世界的某些迷幻瞬間。迷離之中,仍有著現實世界的存在影跡。 或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使用Nikon FM2相機拍攝的照片,捲底片中收錄了各種不同題材的照片,包括自然風景、建築物、以及人物肖像等。文章中也提到了使用的電影底片為500t,並分享了其中的成像表現。透過這些照片,讀者可以感受到Nikon FM2相機的拍攝效果和特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使用Nikon FM2相機拍攝的照片,捲底片中收錄了各種不同題材的照片,包括自然風景、建築物、以及人物肖像等。文章中也提到了使用的電影底片為500t,並分享了其中的成像表現。透過這些照片,讀者可以感受到Nikon FM2相機的拍攝效果和特色。
Thumbnail
《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自傳》分成三本,完整講述關於關於細江英公對於自己人生重要記事、攝影對談與核心、創作理念等主題,全面性論敘關於他本身對於攝影作品與日本現代攝影藝術批判和期許,也是一段日本攝影史過去至今的歷史見證。
Thumbnail
《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自傳》分成三本,完整講述關於關於細江英公對於自己人生重要記事、攝影對談與核心、創作理念等主題,全面性論敘關於他本身對於攝影作品與日本現代攝影藝術批判和期許,也是一段日本攝影史過去至今的歷史見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