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不勒斯故事的<外廓消融>到草間彌生的<自我消融>最後連到聖嚴法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第一次看到消融二字是在艾琳娜 斐蘭德的那不勒斯故事中讀到

莉拉提到外廓消融是發生在他哥哥黎諾身上

有某種東西衝撞了她哥哥身體的外在結構,強力重壓,破壞了他的輪廓,而後他內在的那個物質像岩漿般不斷蔓延擴展,讓她看見他真正的本質

外在的皮囊褪去留下的只有內在本質,而內在是美亦醜?卻是最真實的

她這時經歷的,就是我之前提過,也是她後來自己稱之為「外廓消融」的狀態。這就像———— 她告訴我————滿月高懸海上的月夜,風暴稠密濃重的烏雲漫過天空,吞噬每一絲光線,侵蝕圓月的邊緣,讓那閃亮亮的銀盤失去了原本的美貌,現出內在的本質:一團粗糙、了無生趣的物質。

也許就是在幻滅時看到的一切都美不起來,外在世界一旦傾倒 恐俱讓青春期的莉拉成長


第二次看到消融二字是在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展覽上,

草間彌生透過不斷的重複 把自己消融在形體裡 自我消融 和大自然或身處的環境合而為一,進入了無限的宇宙空間 消除自己的存在

若不是那盞燈打向鸚鵡 背版上不會有牠的影子

若不是那盞燈打向鸚鵡 背版上不會有牠的影子

王菲寫給女兒的歌<你快樂所以我快樂>不也是種自我消融

王菲寫給女兒的歌<你快樂所以我快樂>不也是種自我消融


他的每一吋外廓都開始崩解,她自己的外廓也是,變得更柔軟,更容易塑形。

草間的點點世界 我融入你 你溶於我 彷彿世界沒有了界限 沒有了隔閡 真的是沉浸式展覽的最高境界

第三次看到消融二字是聖嚴法師的禪法中

法鼓山的聖嚴法師也有一段關消融的解釋 先要自我肯定、自我提昇最後才是自我消融

首要有我的意識存在 認清我 肯定自我 接受自身的缺點 最後用包容心 關懷心 無私的智慧廣結善緣,普濟眾生化為無我的境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aramama的沙龍
9會員
22內容數
charamam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4
2024年《用閱讀跨年 迎向2025年》線上活動,十位講者推薦好書,兼具深度與廣度,內容涵蓋臺灣歷史、環境、文化認同、哲學、政治、藝術、文學、死亡等面向。文章詳述每位講者的背景、推薦書籍以及相關延伸作品,並附上影片連結與延伸閱讀。
Thumbnail
2025/01/14
2024年《用閱讀跨年 迎向2025年》線上活動,十位講者推薦好書,兼具深度與廣度,內容涵蓋臺灣歷史、環境、文化認同、哲學、政治、藝術、文學、死亡等面向。文章詳述每位講者的背景、推薦書籍以及相關延伸作品,並附上影片連結與延伸閱讀。
Thumbnail
2024/12/06
歌手如何以音樂表達對下一代及自身的情感與思考。透過Eric Clapton的《Tears In Heaven》,安溥的《寶貝》,以及王菲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這些歌曲不僅反映了親情、友情和愛情的深刻意義,還提供了對生命及失去的洞察。每首歌都是歌手心靈的結晶。
Thumbnail
2024/12/06
歌手如何以音樂表達對下一代及自身的情感與思考。透過Eric Clapton的《Tears In Heaven》,安溥的《寶貝》,以及王菲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這些歌曲不僅反映了親情、友情和愛情的深刻意義,還提供了對生命及失去的洞察。每首歌都是歌手心靈的結晶。
Thumbnail
2024/11/19
不負責導覽之2024「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特展與七年前的2017「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
Thumbnail
2024/11/19
不負責導覽之2024「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特展與七年前的2017「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消融二字是在艾琳娜 斐蘭德的那不勒斯故事中讀到 莉拉提到外廓消融是發生在他哥哥黎諾身上 有某種東西衝撞了她哥哥身體的外在結構,強力重壓,破壞了他的輪廓,而後他內在的那個物質像岩漿般不斷蔓延擴展,讓她看見他真正的本質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消融二字是在艾琳娜 斐蘭德的那不勒斯故事中讀到 莉拉提到外廓消融是發生在他哥哥黎諾身上 有某種東西衝撞了她哥哥身體的外在結構,強力重壓,破壞了他的輪廓,而後他內在的那個物質像岩漿般不斷蔓延擴展,讓她看見他真正的本質
Thumbnail
瘦高的年輕成年黑髮男子,也許因為年紀關係,本來以為他是我的弟弟。 我帶弟弟去理髮,理髮廳裡面還有一池一池的溫泉。(也許我根本不存在夢中的故事裡,但總會有個我。)
Thumbnail
瘦高的年輕成年黑髮男子,也許因為年紀關係,本來以為他是我的弟弟。 我帶弟弟去理髮,理髮廳裡面還有一池一池的溫泉。(也許我根本不存在夢中的故事裡,但總會有個我。)
Thumbnail
愛讓人失去理智,沒有道理可言,即使在最恨最恨的人生暗角,依然能生出諒解。愛也讓人跨越凶險,千山萬水,到世界的對角去追一個諾言,生死不計。愛是和煦的光,但往往越是殘忍的故事,越能透出愛的力量。
Thumbnail
愛讓人失去理智,沒有道理可言,即使在最恨最恨的人生暗角,依然能生出諒解。愛也讓人跨越凶險,千山萬水,到世界的對角去追一個諾言,生死不計。愛是和煦的光,但往往越是殘忍的故事,越能透出愛的力量。
Thumbnail
泡水久了在指尖起的皺褶,是波瑞斯對逝去父親的想像,想像他漂流在海中的肉身,一家人的掛念是綁在他身上的牽繩,一年了仍要將他拉回水面上。《我的愛遺留在那片海》帶領觀眾潛入這座憂傷的海底洞窟,細膩編排逐一揭露的線索細節則好似發光的水下生物,數著數著就能忘卻死亡沈重的壓力,也能點亮黑暗成為你我回到水上(現實
Thumbnail
泡水久了在指尖起的皺褶,是波瑞斯對逝去父親的想像,想像他漂流在海中的肉身,一家人的掛念是綁在他身上的牽繩,一年了仍要將他拉回水面上。《我的愛遺留在那片海》帶領觀眾潛入這座憂傷的海底洞窟,細膩編排逐一揭露的線索細節則好似發光的水下生物,數著數著就能忘卻死亡沈重的壓力,也能點亮黑暗成為你我回到水上(現實
Thumbnail
「我們確實……不能就這樣離開這個時空。」 帶著斷然的語氣,她如此說道。 乍聽之下,蘭的想法或許有些可笑,但莉娜卻能明白蘭的意思。 就跟蘭所說的一樣,彷彿是直覺使然,莉娜也認為她們必須留在這裡。當然,這不是因為莉娜仍想尋找姐姐的蹤影—— 「——原因當然是,我們在這裡所看到的一切了。」
Thumbnail
「我們確實……不能就這樣離開這個時空。」 帶著斷然的語氣,她如此說道。 乍聽之下,蘭的想法或許有些可笑,但莉娜卻能明白蘭的意思。 就跟蘭所說的一樣,彷彿是直覺使然,莉娜也認為她們必須留在這裡。當然,這不是因為莉娜仍想尋找姐姐的蹤影—— 「——原因當然是,我們在這裡所看到的一切了。」
Thumbnail
愛的另一面是冷漠,生命的另一端是死亡,宿命的另一面是可能性或自由意志,法國的命運,與德國和日本的密不可分,所有對立事物的一體兩面在一部電影裡全部展開來──《廣島之戀》展現的是人類之間的彼此理解與連結,至於我會是你、或是他,並不是如此重要,因為我們屬於彼此。
Thumbnail
愛的另一面是冷漠,生命的另一端是死亡,宿命的另一面是可能性或自由意志,法國的命運,與德國和日本的密不可分,所有對立事物的一體兩面在一部電影裡全部展開來──《廣島之戀》展現的是人類之間的彼此理解與連結,至於我會是你、或是他,並不是如此重要,因為我們屬於彼此。
Thumbnail
  書中解釋審判與聖經以及介紹衣部小說:   「聖經在提到審判時,結合了新天新地的應許。審判清出道路,迎接新天新地的到來。聖經以生動、令人敬畏,有時又令人困惑的字句圖像,描繪人復活後的形體,彷彿要延伸我們的想像力,看能拉到多遠,因為單靠文字無從描述上帝給世人的終極計畫。 既然我們對新天新地的認知,都
Thumbnail
  書中解釋審判與聖經以及介紹衣部小說:   「聖經在提到審判時,結合了新天新地的應許。審判清出道路,迎接新天新地的到來。聖經以生動、令人敬畏,有時又令人困惑的字句圖像,描繪人復活後的形體,彷彿要延伸我們的想像力,看能拉到多遠,因為單靠文字無從描述上帝給世人的終極計畫。 既然我們對新天新地的認知,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