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菁華開示 - 菩薩還要深信因果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住奇特法』,這個「奇特法」就是念佛往生的方法。我們看註解。「《淨影疏》曰:佛所得法,超出餘人,在世所無,故云奇特。」佛要不住奇特法,怎麼能說得出奇特法?住就是什麼?他心裡有。蕅益大師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修什麼法門成佛的?別人沒說過,只有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說出來了。世尊成佛是念佛成佛的,念阿彌陀佛成佛的,這個法是奇特法。


所以,淨業三福最後一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深信因果這句話不稀奇,它排列在三福最後這一條,放在發菩提心後面,這就很特別、很稀奇了。為什麼?三福的排列,第一福是人天福,第二福是二乘福,聲聞、緣覺,第三福是大乘菩薩福。菩薩還要深信因果嗎?


我年輕的時候,初讀這個經,看到這句話感到很奇怪。深信因果,我們人都相信,善因善果,惡因惡報,我們都相信,難道菩薩不相信嗎?哪有這個道理!這麼一句話放在這個地方,給我們帶來難題,想不通。它要放在第一句,第一福裡頭,我們一點問題都沒有,放在第三就把我們搞糊塗了。這個因果絕對不是普通的因果,不是世間講的因果,一定是講別的。真的想了好幾個星期才恍然大悟,這什麼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樣說法就能講得通了。


念佛成佛這個事情,世間人不相信,二乘也不相信,唯有大乘菩薩他們才能相信,他們才能依教奉行。換句話說,達到了最高峰,達到究竟圓滿是什麼?所有菩薩最後成佛都是念佛成佛的。這誰知道?明心見性那就是念佛,口裡沒念,心上念。心上要沒有自心,自心是真佛,你怎麼能明心?怎麼能見性?明心見性是心念。


所以,這一句放在第三福裡頭,意思深廣沒有邊際,太深了。一般學佛的同學念下去就念過了,沒有想到這麼深的意思。想到這麼深的意思,今天我們遇到是念佛法門,所有法門裡無比殊勝的第一法門,成佛的法門,遇到了哪有不成佛的道理?這不能不懂。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7會員
736內容數
歸依自心三寶: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2025/09/01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一部非常不可思議的殊勝經典,是佛經中的孝經。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集結無量無邊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一同讚歎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無盡悲願。由此可知,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會有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護佑,常常唸誦、隨時唸誦,福至家門,吉祥平安。
Thumbnail
2025/09/01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一部非常不可思議的殊勝經典,是佛經中的孝經。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集結無量無邊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一同讚歎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無盡悲願。由此可知,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會有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護佑,常常唸誦、隨時唸誦,福至家門,吉祥平安。
Thumbnail
2025/08/31
「漏盡比丘」,漏是煩惱的代名詞。古時候,現在也不例外,古時候就有比喻,譬如我們這個茶碗,這個茶碗盛茶的、飲料的,如果下面有破損,你盛的東西都漏掉,都漏失了。佛說我們的心就像一個盛水的杯子一樣,現在有煩惱,煩惱就是漏洞,你所修的這些功德全漏掉,這真煩惱,功德接不住。從哪裡漏掉?從貪瞋痴慢疑漏掉,這
Thumbnail
2025/08/31
「漏盡比丘」,漏是煩惱的代名詞。古時候,現在也不例外,古時候就有比喻,譬如我們這個茶碗,這個茶碗盛茶的、飲料的,如果下面有破損,你盛的東西都漏掉,都漏失了。佛說我們的心就像一個盛水的杯子一樣,現在有煩惱,煩惱就是漏洞,你所修的這些功德全漏掉,這真煩惱,功德接不住。從哪裡漏掉?從貪瞋痴慢疑漏掉,這
Thumbnail
2025/08/30
★出家要修行,不爭對不對,道心才會堅固。 ★人家叫你這樣做,你就這樣做,頭腦也不會去想別的法子,這樣比較好修行。 ★這個臭皮囊是借給我們住的,但我們卻往往為了它,造無量無邊的惡業。 ★我們團體能莊嚴,私底下也莊嚴自己,無論在哪里都莊嚴,如課誦時,外來人看大家都很莊嚴,會對佛教有
Thumbnail
2025/08/30
★出家要修行,不爭對不對,道心才會堅固。 ★人家叫你這樣做,你就這樣做,頭腦也不會去想別的法子,這樣比較好修行。 ★這個臭皮囊是借給我們住的,但我們卻往往為了它,造無量無邊的惡業。 ★我們團體能莊嚴,私底下也莊嚴自己,無論在哪里都莊嚴,如課誦時,外來人看大家都很莊嚴,會對佛教有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