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出自鑽石產業巨頭 De Beers 1947年 的廣告詞,至今78年,依舊牢牢滲進人類的愛情腦補系統。它的威力之強,連2025年的「靠北婚姻版」都還能看到奇葩女人公開喊話:只要1克拉鑽戒,就願意委身。
看到這些留言,老娘立刻把眼鏡扶正,再用老花眼定睛3秒:蛤?不是10克拉,只要1克拉?
真有錢的人嫌小
幸好,30歲前,就接受過貴婦級同事的震撼教育。那位坐隔壁、嗜好是收藏鑽石的「貴婦姊」,有天竟邀我去家裡欣賞裸鑽。進門還沒坐定,她就先聲奪人:
「鑽石買1克拉其實很不好。這是供應商專門保留給『假需求』的貨,常常為了重量而犧牲質感。想賣掉?通常只剩20~49%的價格。」
隨後,她拿出專業鑑賞工具,示範「八心八箭」切割。當場閃昏了老娘年輕的腦袋。那一刻才明白:窮人費盡心思的炫耀,其實只是富人口中的日常笑話。
鑽戒掉在桌底半年無感
老娘喜歡跟有錢人輕鬆相處,因為見識過一種「鑽石就跟髮飾一樣隨便」的鬆弛感。
當年副組長是標準富太太:開豪車、戴鑽飾、待人親切。她曾因侍親假休息半年,回來前同事幫忙打掃座位,結果在桌腳邊發現1枚鑽戒。
副組長回來後,只是淡淡一笑:「喔對,那是我的啦。太多個,就忘了。」
那一瞬間,懵懂了:在薪奴眼裡的珍寶,在富家太太眼中,只是隨手可忘的迷你飾品,丟了完全不上心。
真沒錢的人窮大
可惜,真正沒錢的人,往往在「愛情儀式」上窮大。
28歲時,好友說起她同事的血淚史:那男的硬是咬牙擠出60萬,買下TIFFANY鑽戒。婚後夫妻倆卻只能靠月薪過日子,房貸、育兒費壓得人喘不過氣。
為了1顆掉價的鑽戒,把未來都典當,實在荒謬。
鑽戒不如ETF
阿飽出生隔年,老娘就為自己準備了60萬「分手費」,全數丟進ETF。
2021年投入,如今市值已經漲到115萬(股息再投入創造複利奇蹟),等於快要變成「2顆1克拉鑽戒」。重點是:它們不只會閃,還懂得生利息。 阿飽自立後,想吃、想玩、想旅行,隨時提領,自由快樂。
婚姻經營靠存摺,不靠石頭
鑽戒的價值,不在「恆久遠」,而在「市場炒作」。
真正能陪你走到最後的,不是無名指的石頭,而是腦袋裡的理財觀、存摺上的現金流、餐桌上的小確幸。
老娘的浪漫極簡,不懂炫耀鑽戒,而是每年秋天花幾萬塊買麝香葡萄、元祖雪餅,左擁前世情人、右抱今生老公,共享季節限定的甜蜜滋味。
一家三口嘴巴忙到停不下來,無暇拍照PO網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