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備品採買看似簡單,卻常讓新手爸媽手忙腳亂。網路上的待產包清單琳瑯滿目,但度過生產關卡後,接下來要學習的課題便是要怎麼採購和整理,家裡才不會淪為嬰兒用品倉庫?
三思而後買、以租代買
首先,要判斷哪些東西能囤、哪些可以用完再買。
尿布、濕紙巾、乾濕兩用巾等消耗品可適度多備,但尿布須注意尺寸更換,不要寶寶長大了家裡還有上個尺寸的尿布。
衣服一次不要買太多,隨寶寶成長逐步添購即可(小孩衣服很好買我知道,我身邊的新手媽媽沒有半個聽我勸);沐浴乳、乳液等消耗速度慢又可能過期,也不必囤積。下單前先問自己:「有沒有可能用不完?」現在網購真的很方便啦,要用再買!
其次,租得到就不買。例如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玩具租借服務,由店家幫忙寄送到家,歸還時再請宅配送回原店,只需要付月租費,省空間又環保。
書籍則可利用圖書館資源,例如高雄市立圖書館個人借書證一次最多可借 30 本、家庭證 60 本;台北市立圖書館則分別為 30 本與 90 本,就親子共讀的需求而言很夠了。
先分類!之後你會感謝自己
分門別類也是家務減量的關鍵。消耗品集中收納並依「先進先出」原則使用,以免重複購買。衣物建議依季節與身高分類,而非月齡,並清楚標註,方便之後留給弟弟妹妹或送給有需要的親友。
最後,要養成定期整理的習慣。我的做法是每週一固定丟棄家裡一樣不需要的物品。等到年終大掃除才一次清理,壓力實在太大了!
後記
說到待產包,在這邊分享一個我在產房的小故事。我待產時的床位跟隔壁床只隔了一道布簾,彼此的動靜都聽得一清二楚。隔壁床的媽媽和先生進來之後不久,護理師問他們有沒有產褥墊,爸爸回答在車上之後馬上跑下去拿。媽媽一個人原地哀嚎了三十分鐘之後,爸爸帶著產褥墊回來了(話說,停車場應該沒有那麼遠)。鋪上後過了一陣子,護理師過來說要換產褥墊,爸爸回應:「可是我只拿了一片。」
此時,護理師、我和我先生,以及原本持續哀嚎的隔壁床媽媽都沉默了。頓時無聲勝有聲,剎那即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