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本手工書送給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寫在前面:

在疫情開始時,偶然在網路上看到手工書製作的影片,當時就起心動念,找了一些繪圖紙剪裁,就把那些紙擱置在小冊子裡頭,被其他事情分神後,就沒有後續了。

然而也是從疫情開始後,每年過生日時,都會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禮物,算是一種「「告訴自己今年也很棒的活著」的儀式感。禮物通常都很簡陋並不是多貴重的物品,有時候只是自己替自己寫的短篇小說(當然主角是我)、或者一張自己畫得圖、或者吃一份小小的甜點懶散地度過一整天、或者挑戰一直放在心中卻未完成的事情;而今年就是想在生日當天,能做一本手工書送給自己。

有了這個念頭,就決定要做一本詩集送給自己,於是在進入八月後,開始找一些手工書製作的英文和中文影片,打算照著影片的方法,選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製作屬於自己的第一本手工書。

而我選擇用「線裝書」的方式來製作手工書。



手邊用到的材料有:

白膠一罐
針和線
牛皮紙張當作書頁
剪刀
硬紙板(當封面封底和書背的)
漂亮的紙(當書衣用的)
可以在紙上刺小洞的工具(圓規的針腳或者尖尖硬硬的東西)
雙面膠(製作書封用的,但其實也可以用白膠,雙面膠不一定要用到)
尺和筆(測量書封用的)
代針筆、色鉛筆(為書封畫出美麗的圖案、寫詩用的、為詩點綴圖案)
厚重的書本、重物(壓制書頁用的)
長尾夾(固定書頁用的)
一顆耐心的心




以下是製作的過程:

書頁:

首先把A4的牛皮紙對折一半並裁下來,裁下來的兩張紙再對折,如圖下。(如果想要做更大本的手工書,可以自選尺寸再對折)

對半的A4牛皮紙和對半的A4牛皮紙對折的樣子。

對半的A4牛皮紙和對半的A4牛皮紙對折的樣子。



重複剛才的步驟,把A4對半的紙裁下來後,不停地對折。然後我是四張對半的紙對折在一起,成一台,也就是正反兩面總共有十六頁八張紙。我總共做了八台,也就是這本手工書裝訂好後,共有六十四張紙、一百二十八頁。

那要怎麼用針線把這八台縫起來呢?首先先把剛才四張對折的紙攤開,用長尾夾固定在紙的左右兩端;然後用鉛筆在中間的對折線上劃上一個又一個的小點點(小點點之間的間隔可以自己抓取,並沒有固定的距離喔);接著拿尖尖的工具在剛才畫的點點上刺下一個又一個的小洞。(小洞是等一下穿線要穿進去的地方),記得用尖尖的東西刺在紙上時,下面要墊個軟墊喔。如圖下,然後八台都是同樣剛才打洞洞的動作。

在對折線上刺上一個又一個的小洞洞,洞口是等下要拿來穿針線的。

在對折線上刺上一個又一個的小洞洞,洞口是等下要拿來穿針線的。



接著就是穿針引線的家政婦時刻了,記得穿線時,針可以用比較粗的針孔來穿,要不然拿比較細小的針,眼睛不好或手殘的人,就會像我光是穿線就穿了老半天才穿進去。然後就是「平針縫」,應該是這個用詞吧(我以前國中家政課都手殘黨的,縫娃娃都縫得歪歪扭扭的),反正就是一般人縫衣服會用的簡單手法。然後我這裡就是從右邊由上往下縫回到左邊後,再從左邊由上往下縫回到右邊,就會變成如圖下這樣。

像這樣一條線,中間一 度線不夠,有打結,再重新穿線縫。(手殘黨有點歪)

像這樣一條線,中間一 度線不夠,有打結,再重新穿線縫。(手殘黨有點歪)

這樣一台八張十二頁就完成了。但我們又縫八台,所以台和台之間要怎麼用線聯繫呢?


首先把剛才縫好的一台放在底下,上面再放上第二台,接下來的描述會有點複雜(因為我在看這階段的影片時,看了很多支影片,才知道要怎麼把兩台縫在一起的)。

首先剛才第一台在收尾的時候先不要打結,因為我們要把線繼續穿在第二台的洞口。如果剛才你是從左邊縫到右邊,再從右邊縫到左邊的話,那你的線就是要從第二台左邊的第一個洞口穿進去;反之就是右邊的第一個洞口。

因為我是從左邊縫到右,再從右縫到左,所以我第二台時,就從左邊的第一個洞口穿進去後,再從另一個洞口穿出來時,接下來,這裡很重要!

當再從第二台另一個洞口穿出來時,要把線穿到與第一台對齊的洞口右邊的縫線裡,然後再從第一台洞口左邊的縫線穿出來,穿出來的線要穿進與第二台對齊的洞口中,如圖下:

從第二台另一個洞口穿出來時,要把線穿到與第一台對齊的洞口右邊的縫線裡。

從第二台另一個洞口穿出來時,要把線穿到與第一台對齊的洞口右邊的縫線裡。

然後再從第一台洞口左邊的縫線穿出來。

然後再從第一台洞口左邊的縫線穿出來。

穿出來的線要穿進與第二台對齊的洞口中,像這樣。

穿出來的線要穿進與第二台對齊的洞口中,像這樣。

接著重複這樣的步驟縫完第二台,當第二台用平針縫從左邊縫到右邊時(從第二台開始就不用和第一台一樣,要來回縫兩次),這時第三台就要擺到第二台上面,一樣的從第二台右邊的洞口中穿出來的線,要穿進與第三台對齊的洞口中,接下來,這裡就不一樣了。


穿進與第三台對齊的洞口後,再從另一邊的洞口往下穿出來時,這時的線要從第二台與第一台對齊時中間縫隙的右邊方向穿進去,再從裡面拉出來之後,接著從第二台與第一台左邊的縫隙穿出來外面之後,再穿到第三台的另一個洞口,如圖下:

線要從第二台與第一台對齊時中間縫隙的右邊方向穿進去。

線要從第二台與第一台對齊時中間縫隙的右邊方向穿進去。

從裡面拉出來的樣子。

從裡面拉出來的樣子。

接著從第二台與第一台左邊的縫隙穿出來外面。

接著從第二台與第一台左邊的縫隙穿出來外面。

再穿到第三台的另一個洞口。

再穿到第三台的另一個洞口。



接下來一樣重複上述的動作,從左邊到右邊縫完第三台後,接著放上第四台,重複剛才第二台連接第三台的縫法,縫完第四台、第五台、第六台、第七台和第八台,以下是縫製的過程圖: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這裡順帶一提,在縫製的過程中,盡可能把線穿的長一點,要不然就會縫到一半,線不夠用,像我一樣在半途中打結,再重新穿線繼續縫,這樣就會留下醜醜的結在那邊。(不過,我是做給我自己的手工書,所以無所謂,我喜歡不完美的手作自然感。)


全部八台縫完的樣子,如圖下:

縫完八台的樣子。(中間有很多打結的地方,因為我線穿得不夠長,笑)

縫完八台的樣子。(中間有很多打結的地方,因為我線穿得不夠長,笑)


然後在書背的部份全部抹上白膠(這樣會使書頁更牢固),上面再用重物或厚重的書本壓著,越重越好,並找個陰涼安全處放置著,等待白膠乾掉。(我是等一天)。

拿小說壓著(雨果不要打我)

拿小說壓著(雨果不要打我)


書衣、封面、封底、書背:

接下來就是做書封的部分,讓你的書穿上美美的衣服。

首先,拿一張比較硬的紙板來當作包裹在書封底下的骨頭(但如果你不想要硬殼的書封,也可以用一般的紙就行了),把弄好的一整部書頁放在紙板上,用鉛筆把他的長寬高描繪出來,兩面都要把他的輪廓描繪出來(也就是封面和封底),再來是描繪書背的輪廓。

在硬的紙板上描完後,把封面、封底和書背的輪廓剪下來,再來就是書頁的衣服——書衣,這裡你可以隨意挑選你喜歡的材質、樣式和圖樣,不限紙質(皮革的也行),看你想要把你的書衣弄成怎樣的風格,隨心所欲、自由發揮。我是拿家裡不要的漂亮紙袋,把它裁剪下來當書衣,選擇好要用的書衣後,把剛才剪下來的封面、封底和書背貼上去,如圖下:

在家中翻找的美麗的手提紙袋子。

在家中翻找的美麗的手提紙袋子。

把它拆開躺平,人生第一次拆開紙袋,才發現原來紙袋是這樣製作的喔。

把它拆開躺平,人生第一次拆開紙袋,才發現原來紙袋是這樣製作的喔。

選擇好要用的書衣後,把剛才剪下來的封面、封底和書背貼上去。感覺貼的歪歪的,果然手殘黨的。

選擇好要用的書衣後,把剛才剪下來的封面、封底和書背貼上去。感覺貼的歪歪的,果然手殘黨的。



把封面、封底和書背黏好後(這裡要注意一下,書背和封面、封底之間要留著小空間,三個不能太靠近,要不然再黏貼書頁時會太擠了。)

然後繼續勞作時間,先在左右四邊的角落剪下三角形,然後再書背和封底封面之間的小空間的下面和上面,同樣也是剪下兩個小三角形,所以一共會剪下八個三角形(四個大三角形和四個小三角形),如圖下:

一共會剪下八個三角形(四個大三角形和四個小三角形)清晨的陽光剛從窗外升起,真美麗。

一共會剪下八個三角形(四個大三角形和四個小三角形)清晨的陽光剛從窗外升起,真美麗。


接著就是黏貼時間,用雙面膠或是白膠在所有梯形的地方貼上雙面膠或白膠,然後再用力地把這些梯形部位黏貼起來,就會變成下面的樣子:(基本上書封就完成了)

完成,開心。

完成,開心。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施展魔法的時刻,就是把事先整個縫好的書頁用白膠塗抹在書背上,接著再和書封的書背黏貼起來,這裡要等待(放置)一天的時間才會完美的黏貼起來;如果用雙面膠貼住一整個縫好的書頁,其實比較不牢固,很容易看書看到一半書衣掉下來,就會變成沒有穿衣服的書了,所以白膠比雙面膠牢固,但一切看個人的選擇啦。因為有些那種超級老舊的古書,也會長時間翻頁,紙質老化、變脆,書衣就整個脫落了,要重新用白膠黏住。(所以說,越古老的紙本書越是保存不易啊,那種通常都在國家圖書館當珍藏品就是了)


完成品如圖下:

清晨的日出照射進來,美美發亮的感覺耶。

清晨的日出照射進來,美美發亮的感覺耶。

書的背面樣子。

書的背面樣子。

書側面的樣子,那條綠色的帶子,原本是紙袋上的手提的帶子。。

書側面的樣子,那條綠色的帶子,原本是紙袋上的手提的帶子。。

打開空白的樣子。

打開空白的樣子。


封面的圖案是自己畫得禪繞畫,詩集名稱為《窗邊小語集》,是我從高中時期,就替自己專門拿來寫詩的手帳取的名稱。

手工書裡面的內容就是自己過往創作的詩,再加上自己用代針筆繪製的禪繞畫。

總覺得這段時間裡,把自己關在房間,製作手工書到繪製圖案和抄寫文字的過程中,好像那種中世紀,專門在修道院繕寫室裡頭的抄寫員,然後在羊皮紙上描繪書精美的字母、花邊和裝飾圖樣,一輩子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在抄寫聖經和經書文字的工作上,感覺就是一種非常辛苦耗眼力的修行工作。


以下圖片是我手工書裡的一些內容,還沒有全部把詩抄寫完,之後會慢慢補上,因為畫到一半手很酸。

第一章就是有關春天的詩。

第一章就是有關春天的詩。

raw-image
raw-image




以上,感謝閱讀,第一次做手工書成功(替自己鼓掌)。這生日禮物做得挺有成就感的,雖然花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有趣的體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隻會彈琴的貓的沙龍
96會員
467內容數
把生活中每個有感觸的當下,寫出來並紀念著~
2025/08/20
說到「精神離島」,不知道心中那塊與世隔絕的花園淨土算嗎? 傳說中有一座很大的湖泊,它終年都起霧,始終白茫茫的一片看不清整個湖面,而湖泊的四周都被黑色雕花鐵柵欄圍著,湖泊旁還圍繞著許多蘆葦和水生植物;但只有一個小港口沒被柵欄圍繞著,而那港口卻沒有任何船隻停泊。實際上,湖的正中心,有一座小島,島上有一
Thumbnail
2025/08/20
說到「精神離島」,不知道心中那塊與世隔絕的花園淨土算嗎? 傳說中有一座很大的湖泊,它終年都起霧,始終白茫茫的一片看不清整個湖面,而湖泊的四周都被黑色雕花鐵柵欄圍著,湖泊旁還圍繞著許多蘆葦和水生植物;但只有一個小港口沒被柵欄圍繞著,而那港口卻沒有任何船隻停泊。實際上,湖的正中心,有一座小島,島上有一
Thumbnail
2025/07/07
國小時,那個沒有3C的年代,沒有智慧型手機、電腦、平板、網路,唯一有聲光效果的平價娛樂只剩下老三台裡的卡通,那時候連第四台都沒有、也沒有MOD和串流影音。 但每次卡通都只播一個小時或者半個小時,對於一個討厭上補習班和安親班的小學屁孩來說,中午回家寫完功課,就有很多大把的時間任你自由運用和發揮。
Thumbnail
2025/07/07
國小時,那個沒有3C的年代,沒有智慧型手機、電腦、平板、網路,唯一有聲光效果的平價娛樂只剩下老三台裡的卡通,那時候連第四台都沒有、也沒有MOD和串流影音。 但每次卡通都只播一個小時或者半個小時,對於一個討厭上補習班和安親班的小學屁孩來說,中午回家寫完功課,就有很多大把的時間任你自由運用和發揮。
Thumbnail
2025/04/01
話說,初四那天一家人去佛陀紀念館走春時,除了看了雲林媽祖文物展,還去看了來自中國的雲岡石窟藝術的特展。 說到石窟藝術,對此領域是非常陌生且不熟悉,只知道以前地理課本有稍微提過莫高窟、敦煌石窟;而讀大學時,在大四有一堂必修課叫「民間文學」,當時教我們的老師就是專門研究敦煌石窟藝術的,我依稀記得老
Thumbnail
2025/04/01
話說,初四那天一家人去佛陀紀念館走春時,除了看了雲林媽祖文物展,還去看了來自中國的雲岡石窟藝術的特展。 說到石窟藝術,對此領域是非常陌生且不熟悉,只知道以前地理課本有稍微提過莫高窟、敦煌石窟;而讀大學時,在大四有一堂必修課叫「民間文學」,當時教我們的老師就是專門研究敦煌石窟藝術的,我依稀記得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作為一個有收藏欲的人,偶像的戲劇光碟、雜誌、電影票,遊戲送的小飾品、小卡,小說送的明信片、小海報等等,都會是收藏的目標,有想過要在架子上,騰出一格專門用來放週邊,但展示方式和保存情況,實在是很需要深思熟慮的一件事,所以一直都只是粗略的,用A4文件盒分裝了一下 那天又一個心血來潮,總覺得這些週邊
Thumbnail
作為一個有收藏欲的人,偶像的戲劇光碟、雜誌、電影票,遊戲送的小飾品、小卡,小說送的明信片、小海報等等,都會是收藏的目標,有想過要在架子上,騰出一格專門用來放週邊,但展示方式和保存情況,實在是很需要深思熟慮的一件事,所以一直都只是粗略的,用A4文件盒分裝了一下 那天又一個心血來潮,總覺得這些週邊
Thumbnail
一張紙 一支筆 我們就可以開始了。 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 從小到大,我們學會用紙筆捕捉外面的資訊 也練習把心裏的吸收用文字呈現出來 這樣的一來一往 關於大人的我們 很是熟悉。 文字是清楚的 但也把感覺框成方正了 多數時候 細細碎碎 黑黑沉沉的感
Thumbnail
一張紙 一支筆 我們就可以開始了。 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 從小到大,我們學會用紙筆捕捉外面的資訊 也練習把心裏的吸收用文字呈現出來 這樣的一來一往 關於大人的我們 很是熟悉。 文字是清楚的 但也把感覺框成方正了 多數時候 細細碎碎 黑黑沉沉的感
Thumbnail
拿著筆在紙上書寫的過程,不只是紀錄觀察到的事物或自己的想法,已經是創作的第零步,甚至是第一步了:透過書寫、塗鴉,就算只是鄭重地寫下關鍵字,我們已經在進行創造了。在資訊大海中篩選與汲取對我們有意義、觸動我們情感、敲打我們記憶的人事物。透過緩慢的手寫字,我們也同時思考、揀選、組織更適當的文字。
Thumbnail
拿著筆在紙上書寫的過程,不只是紀錄觀察到的事物或自己的想法,已經是創作的第零步,甚至是第一步了:透過書寫、塗鴉,就算只是鄭重地寫下關鍵字,我們已經在進行創造了。在資訊大海中篩選與汲取對我們有意義、觸動我們情感、敲打我們記憶的人事物。透過緩慢的手寫字,我們也同時思考、揀選、組織更適當的文字。
Thumbnail
五月的前三天分別練習各一張一小時的臨摹。 月底幫自己的小說電子書畫了封面圖,一共畫了13小時。 除了寫小說,畫畫也是一件讓人很開心的事啊! 開心完成小說封面圖~ 🔹以下是我的BL小說電子書:選擇你喜歡的閱讀習慣~
Thumbnail
五月的前三天分別練習各一張一小時的臨摹。 月底幫自己的小說電子書畫了封面圖,一共畫了13小時。 除了寫小說,畫畫也是一件讓人很開心的事啊! 開心完成小說封面圖~ 🔹以下是我的BL小說電子書:選擇你喜歡的閱讀習慣~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去年3月搬完家之後,除了想跟想環境熟悉之外,我也想重新認識自己。於是我開始著手整理在疫情期間,隨手寫的童年,回當時的IG限動找感覺。每天起床先對著電腦冥想2小時,再出門工作⋯ 忘記這樣的日子多久了,我開始不再是對著電腦冥想,而是開始打字,打打刪刪⋯電腦的垃圾桶堆滿了我的胡言亂語。 七個月之後,我
Thumbnail
過年期間,我做了一件一直很想也放在心中很長時間,但是一直沒有開始的事,就是「寫書法」。 起心動念來自參加孩子在可能非學校冬學分享會的社團分享,孩子們在分享體驗書法的當下,我覺察自己又開始產生想要寫書法的想法,於是我去文具店買了硯台、墨條、毛筆,在購買文房四寶的當下,湧現了第一個畫面,是跟著我好
Thumbnail
過年期間,我做了一件一直很想也放在心中很長時間,但是一直沒有開始的事,就是「寫書法」。 起心動念來自參加孩子在可能非學校冬學分享會的社團分享,孩子們在分享體驗書法的當下,我覺察自己又開始產生想要寫書法的想法,於是我去文具店買了硯台、墨條、毛筆,在購買文房四寶的當下,湧現了第一個畫面,是跟著我好
Thumbnail
好喜歡關於手帳插畫的書籍,先前看到這本書的資訊就很感興趣,不過實際看了網路介紹後,發現太可愛了,我無法駕馭!我的手畫不出來啊!於是便打消入手這本的念頭,沒想到,出版社卻驚喜地把它和推薦我閱讀的書籍包在一起,讓我有種獲得新年禮物的感覺。再次感謝凱蓉。
Thumbnail
好喜歡關於手帳插畫的書籍,先前看到這本書的資訊就很感興趣,不過實際看了網路介紹後,發現太可愛了,我無法駕馭!我的手畫不出來啊!於是便打消入手這本的念頭,沒想到,出版社卻驚喜地把它和推薦我閱讀的書籍包在一起,讓我有種獲得新年禮物的感覺。再次感謝凱蓉。
Thumbnail
做完這本書後,算是解鎖我另一項專長,應該日後也可以做好我自己的旅行、攝影書了。
Thumbnail
做完這本書後,算是解鎖我另一項專長,應該日後也可以做好我自己的旅行、攝影書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