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要比貪官更奸」
【引言】
當周星馳的電影在電影台一再重複播放,
成為當代男女老少的閒談之時,許多的劇情、台詞
就變成如同「成語」「俚語」這般的存在,
可視為一個文化上的共同語言。
在一個適當對話的場合中,
如果發生了對方使用台詞的場合,
但自己卻聽不懂?怎麼辦
其實,
不怎麼辦,
聽不懂他人對於台詞的應用沒關係,
無傷大雅,
畢竟聞道有先後,
人也不可能什麼都涉獵是吧!
但倘若能接住對方的球,
「乓」的一聲爽快打回去呢?
是不是能讓對話多了點
「我倆惺惺相惜,情不自禁」的氛圍?
兩人哈哈大笑,
以眼神代替握手來傳達「你懂」的意圖,
接著一起再哈哈大笑幾聲,
多快活!
於是這電影就變得像是教材一樣,
你朋友可以不看
但你一定得自己看一下。
【劇情綱要】
電影中,
周星馳主演的包龍星,阿星,
一開始是個九品小官,
在官場上藉由他人的賄賂賺點小錢。
只可惜美好的風景總是比較短,
也就是好景不長,
阿星收賄的日子有天也踢到了鐵板。
在一樁殺人案中,
阿星本欲公正的判決,
誰知道,他貪念仍起,收了賄賂,
這也是錯誤的開始。
因為他沒料到的是,
本以為要由自己來顛倒是非的判決,
最後自己成了對方顛倒是非的工具。
那些收來的銀兩,
成了堂上對方捏造的事實與證物,
百口莫辯,
眼看著戚秦氏(張敏)原告被打成被告不說,
自己泥菩薩過江,
過到了大牢裡去。
逃獄之後,
阿星雖然幾經波折,
但他把所有的境遇化為己用,
變成了吵架王,
終於在再次對簿公堂之時,
替從前的自己以及戚秦氏洗刷冤屈。
【心得】
(1)大快人心
周星馳的電影中,
讓人回味再三的元素,
就是能令觀眾感覺到「大快人心」
要達成這個條件必要的有:
1.落魄主角的進化
2.敵人變成落水狗被棒打
3.劇中所信仰的正義得到伸張
當觀眾因為劇情的安排,
替主角累積的滿腹冤屈越多,
最後能出的一口惡氣就越大。
這個「累積」到「爆發」的過程對比越大,
人就越爽快,
看那些液壓的影片之所以舒壓就是這樣。
同類型作品如
「功夫」
「少林足球」
「武狀元蘇乞兒」
都是類似的模式在運作,
武俠之父金庸的作品也常能見此,
就知道這個公式究竟多麼好用,
而且歷久彌新。
所有的冤屈、無理、不正義、不公平、
像在擲糞一般,
反正全部就是往主角身上丟去,
一泡接一泡扔他滿身,
等到真相大白之時,
觀眾就會越暢快。
/
(2)機運
機運很重要,
但什麼是機運?
單純的好運或壞運當下看不出來,
因為這東西經過對比是會改變的。
阿星收了賄賂是好運,
收了賄賂被誣賴成了壞運;
阿星被豹子頭追殺是壞運,
追殺過程遇到莫再緹則是好運;
阿星吃霸王餐被罰以工抵債是壞運,
於此學習老鴇三姑的口才應用則是好運。
沒有壞就沒有好,
如此一來,
這起初的壞還是壞嗎?
反之亦然
人生中糟糕的事情很多,
一來再來,連續接著來,
但這個糟糕到以後會不會還糟,
真的不一定,
這種變動性就像是驚喜,
也是很明確能讓人振作的訊息,
因為能提醒自己沒有一條路是白走。
/
(3)好與壞
俗話說「知此知彼,百戰百勝」
但這句話說來繞口,
還不如阿星老爸包不同往生前的一句話:
「貪官要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
黃立成跟麻吉所演唱者之「Oh!社會」
其中一句歌詞也用台語唱道:
「這個社會黑,自己也要學...」
阿星在這樁冤案的最後,
眼看著勝利獎狀即將被對方拿走時,
急中生智來了一場(假的)滴血認親,
反而讓對方自己供出了真相,
成功翻轉勝負。
意味著自己要比別人狠,
才能避免自己成為受害者,
算是自保的一種手段,
也算是把選擇權握在自己手上,
手上有武器的時候,
就可以決定要不要用。
太久沒寫了,
先這樣就好,
來去用氣炸鍋弄點吃的來嗑,
因為「我肚子還有點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