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科技 (Calm Technology) 的定義與設計原則

Javiis-avatar-img
發佈於工業設計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平靜科技 (Calm Technology) 最早是在 1990 年代由威瑟 (Weiser) 與布朗 (Brown) 在學術領域提出的理論架構,為科技互動產品 (如:物聯網、穿戴裝置、智慧家電等),提供實用性的設計建議。

為未來產品 (也就是現在) 提出的一種設計原則,將設計的焦點從「科技」拉回「使用者的需求」,提出一種在使用過程中使人感到「平靜」的產品,是為「平靜科技」。


平靜科技定義

在使用者與科技產品的互動過程中,因設計產品時適當的考量了使用者的注意力上限、產品可靠性及產品使用的情景脈絡,使得使用者間接感到「平靜」的設計,是為平靜科技 (Calm Technology)。

平靜科技並不是在「創造平靜」,而是在「避免惱人的設計」。

平靜科技不是在說明如何「創造平靜」,而是在討論如何設計「避免惱人的」、「避免令使用者不堪負荷」的科技產品。

平靜科技理論出現在人類越來越受到科技產品所圍繞的時空背景,從最早的多人一機 (多個人共同使用一台機台)、到一人一機 (一個人使用一個機台),時至今日,已經來到「一人多機」的時代。而在人類注意力有限的情況下,該如何應對這樣的科技發展呢?

因此學者們才提出「平靜科技」的概念,以利在科技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確保仍是科技服務著人類,而非科技干擾著人類。

手機、藍芽耳機、智慧手錶是同一個人可能同時擁有的科技裝置,甚至更多


平靜科技的設計原則

在大家對於平靜科技有基本的認識後,以下將更具體的討論若想將「平靜科技」概念導入設計,實際上可以有哪些重點設計原則需要遵守與考量。

核心三點原則

  • 考量注意力的有限性:在設計科技產品時考量到人們有限的注意力,以消耗使用者最少注意力、減少對使用者干擾、隱藏在環境背景中做為設計檢核點。
  • 具備充足的產品可靠度:確保科技產品在故障時,仍確保基本功能的運作或有相對容易的處置方法。
  • 符合使用者、社會的情境脈絡:適時提供使用者與利害關係人,在與科技產品互動時所需的資訊及反饋,並確保產品能夠符合使用情境及社會習慣的要求。

平靜設計八個原則

這個部分直接引用《平靜科技——不擾人的設計原則與模式》整理出的八個原則。

  • 科技需索求最低限的人類注意力:這是作為平靜科技設計考量的基本前提,為了使人們保有充足的注意力,因此在設計上要避免不需要、但卻佔用使用者注意力的設計元素。
  • 科技需傳達與創造平靜 (功能上的,而非美感、情緒上的): 再次強調,書中所謂「創造平靜」的意思是,若使用者在恰當時機收到恰當的訊息、使用回饋,會在與產品互動的過程中產生平靜及安心的感受;而不是在說當你看到產品外觀時而感受到平靜。
  • 科技需善用外圍傳達形式:引用心理學的理論,將人的注意力區分為「核心注意力」及「外圍注意力」。以開車為例,核心注意力是專注在前方「視覺」的「中心區域」;而外圍注意力就是視覺邊界 (包含後照鏡的畫面、儀表板的內容)、聽覺 (喇叭聲、後座乘客的談話聲)、觸覺 (直接透過旋鈕調整收音機、風扇等)。並透過區分使用目的之重要層級,將較不重要的內容置於外圍環境中。保留了使用者核心注意力不被干擾,同時在有需求時,仍能透過外圍環境來覺知與產品的互動狀態。
  • 科技需強化最佳的科技特性與最佳的人性:強調科技仍須服務人的目的 (人性) 的宗旨,並提到科技裝置可透過「建設性的情感」來強化經驗,以提供產品互動上的正向回饋效果。
  • 科技必須能溝通,但不一定要說話
  • 科技需在出問題時也能運作:此點強調了科技產品仍需具備一定的可靠性,盡量避免在失去電力或網路時,就完全失去產品功能。或至少盡可能設想到不同的極端情境,以因應各式各樣的互動情形。
  • 恰當的科技是解決問題所需的最少科技:此點結合了人本需求及產品可行性的考量,在確保滿足需求的前提下,透過最簡單、最小量的科技,就是恰當的設計。
  • 科技需尊重社會常規:最後一點強調了科技產品必須確保社會規範及期待,若無法符合社會常規的科技產品,通常也會讓人感到「非常的不平靜」。像是沒有顯示錄影燈號的 Google 眼鏡,很容易讓旁人一直有種「被窺視」的不平靜感受。

如何導入平靜科技在科技產品設計中?

了解平靜科技的概念、定義,以及設計原則後,再來就是要談談要如何將「平靜科技」的概念,導入在科技產品的設計之中呢?

平靜科技的設計重點

一、適境指示

我們在於科技產品互動時,十分仰賴不同的「狀態指示」,適當的指示可以讓我們明白產品目前的狀態,引導著使用者該進行什麼樣的互動。但往往科技產品與我們互動的時候,時常需透過「叫喊」的方式實現,例如:手機跳通知、下課鐘響等,因此,要如何設計產品的「叫喊」方式就成為是否能夠實現平靜科技的重要關鍵。

我們應該依照適當的情境,給予使用者適當的回饋,而這就被稱作「適境指示」。那應該如何進行設計實踐呢?基本上有三個面向可著手:

  1. 分析使用者與產品互動的不同階段:透過時間或互動行為的順序拆分產品互動的流程,以及再細細的去檢視與產品互動的前、中、後三個階段,確保每個階段使用者都能夠清楚且安心的理解該如何與產品進行互動。
  2. 區分注意力層級:基於使用目的及使用需求,可區隔出不同重要性的注意力內容,思考哪些內容適合作為可引起使用者核心注意力關注之內容;而哪些內容要放入外圍注意力中。
  3. 找到適配的狀態提示方式:基於 2. 的分級,並思考不同的形式 (視覺、聽覺、觸覺),在其使用情境下為最合適的提示方式。

二、善用外圍 (周遭) 覺知:預設呈現狀態為被忽略的指示設計

在目前科技產品的設計中,比較受忽視的設計考量點在於「周遭覺知」的部分,有時設計的太過於占用人們的注意力,有時又未能妥善結合「周遭覺知」的設計手法。

周遭覺知最重要的特徵就是「預設為被忽略的指示設計」,也就是在一般情況下可能不一定會注意,但若使用者有需求時卻可以依循或參考的指示設計。

舉例來說,飛機上的廁所有人燈號就是一種運用周遭覺知的設計,預設上可能不一定需要被每個人、在任何時間都被看到,但只要使用者有需求,可以透過最快的方式看到廁所是否有人使用。

平靜科技的設計考量矩陣

在進行平靜科技的設計發想時,主要可以以兩個構面進行交叉發想:

  • 構面一:使用者、環境、資訊 (內容)
  • 構面二:情境、提示形式、使用方式、極端案例
平靜科技的設計考量矩陣,以智慧穿戴裝置為例

平靜科技的設計考量矩陣,以智慧穿戴裝置為例

透過這個設計考量矩陣,再搭配平靜科技概念及平靜科技的設計原則進行檢視,基本上可大略的協助設計師可以發現一些應該要去權衡、評估的設計點。作為某種協助設計師著手可進行設計的簡單方法。


平靜科技,作為一種科技產品的理想

在 1990 年代,學者威瑟 (Weiser) 與布朗 (Brown) 就預想到了當科技越來越進步,隨之而來也會造成一些問題,因此提出了「平靜科技」的設計原則,避免「科技有一天會變得太吵」而做準備,提出了「平靜科技」,描述一種恰當、並考量使用者實際需求的科技產品典型。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科技產品都該「如此平靜」,像是緊急情況的警報,就必須維持它們的尖銳及刺耳確保所有人都意識到「危急」這件事。但除了這些特殊目的的科技產品之外,我想大家都會希望大部分的科技產品都應該安靜下來,只在我們需要它們的時候,進行最小、最平靜的互動模式,進而完成我們的使用目的。

總而言之,平靜科技 (Calm Technology) 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設計思維,透過對注意力、可靠性與情境脈絡的細緻考量,讓科技在背景中默默運作,僅於必要時適度回應使用者需求。它不追求過度華麗或主動吸引,而是致力於降低對於使用者的干擾,確保科技成為人類生活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參考書目:《平靜科技——不擾人的設計原則與模式》(Amber Case 著 / 劉美均 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人得誌
27會員
81內容數
目前文章主題內容:設計、哲學與美學、各類書評等內容。歡迎透過 email 聯繫:javiisdesign@gmail.com
小人得誌的其他內容
2025/08/04
這篇文章探討就讀工業設計系所需費用,涵蓋筆電、軟體、模型製作和其他開銷。作者根據自身經驗,詳細分析各項開支,並提供節省成本的建議,例如使用開源軟體、評估模型製作的必要性等。文章也反思教學方是否應規範合理的模型製作費用,並鼓勵學生將學習目標放在首位。
Thumbnail
2025/08/04
這篇文章探討就讀工業設計系所需費用,涵蓋筆電、軟體、模型製作和其他開銷。作者根據自身經驗,詳細分析各項開支,並提供節省成本的建議,例如使用開源軟體、評估模型製作的必要性等。文章也反思教學方是否應規範合理的模型製作費用,並鼓勵學生將學習目標放在首位。
Thumbnail
2025/07/17
工業設計並非萬能,而是在其脈絡中回應特定問題。從工業革命的量產需求出發,工業設計歷經形式、功能、人因、互動、情感等不同關注內容中的擴展,逐漸轉向以人與系統為中心的思維。今日,工業設計延伸至社會設計、永續與服務系統領域。工業設計能解決的,是在其知識架構與觀點下所能掌握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7/17
工業設計並非萬能,而是在其脈絡中回應特定問題。從工業革命的量產需求出發,工業設計歷經形式、功能、人因、互動、情感等不同關注內容中的擴展,逐漸轉向以人與系統為中心的思維。今日,工業設計延伸至社會設計、永續與服務系統領域。工業設計能解決的,是在其知識架構與觀點下所能掌握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7/11
探討使用者介面設計中的「暗黑模式 (Dark Patterns)」,介紹其定義、概念、特徵和分類。並提出其背後的心理學基礎,文章也詳細介紹了暗黑模式的七種分類:潛藏、急迫性、誤導、社會認同、稀缺性、阻礙 和強迫行動,並結合生活案例說明。最後,文章呼籲讀者提高警覺,共同監督不道德的介面設計。
Thumbnail
2025/07/11
探討使用者介面設計中的「暗黑模式 (Dark Patterns)」,介紹其定義、概念、特徵和分類。並提出其背後的心理學基礎,文章也詳細介紹了暗黑模式的七種分類:潛藏、急迫性、誤導、社會認同、稀缺性、阻礙 和強迫行動,並結合生活案例說明。最後,文章呼籲讀者提高警覺,共同監督不道德的介面設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電子產品無處不在,如何健康地使用它們成為重要課題。主要的危害包括電磁波輻射、藍光和高分貝聲音對視力和聽力的影響。建議保持30公分距離,使用20-20-20法則護眼和60-60-60法則保護聽力,並避免長時間久坐和低頭,以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副作用。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電子產品無處不在,如何健康地使用它們成為重要課題。主要的危害包括電磁波輻射、藍光和高分貝聲音對視力和聽力的影響。建議保持30公分距離,使用20-20-20法則護眼和60-60-60法則保護聽力,並避免長時間久坐和低頭,以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副作用。
Thumbnail
沃倫勒夫量子手環:現代科技如何提升您的生活品質 連結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arrneslove-20240709-01/ #量子手環 #沃倫勒夫 #warrneslove
Thumbnail
沃倫勒夫量子手環:現代科技如何提升您的生活品質 連結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arrneslove-20240709-01/ #量子手環 #沃倫勒夫 #warrneslove
Thumbnail
提升家庭幸福感 創新居家產品帶來舒適與便利。在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居家生活的舒適與安全愈加重要。無論是應對停電的緊急情況、滿足健康辦公需求,還是保障乾淨飲水,民眾都需要更智慧、更可靠的解決方案。透過創新產品來改善日常生活,提升家庭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讓大家享受更高品質的居家生活
Thumbnail
提升家庭幸福感 創新居家產品帶來舒適與便利。在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居家生活的舒適與安全愈加重要。無論是應對停電的緊急情況、滿足健康辦公需求,還是保障乾淨飲水,民眾都需要更智慧、更可靠的解決方案。透過創新產品來改善日常生活,提升家庭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讓大家享受更高品質的居家生活
Thumbnail
本週分享了最熱門的消費者趨勢,包括極簡風手機、無酒精氣泡飲、互動式包裝和永續包材。這些趨勢不僅反映了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也為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Thumbnail
本週分享了最熱門的消費者趨勢,包括極簡風手機、無酒精氣泡飲、互動式包裝和永續包材。這些趨勢不僅反映了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也為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Thumbnail
智能家居技術的崛起,正在重塑我們的日常生活。你有想過一個問題嗎? 這究竟改變了什麼?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智能家居系統的精華與其應用,助你全面了解這項正不斷進化的技術。智能家居產品如何整合入生活,以及它們的優缺點又分別為何。
Thumbnail
智能家居技術的崛起,正在重塑我們的日常生活。你有想過一個問題嗎? 這究竟改變了什麼?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智能家居系統的精華與其應用,助你全面了解這項正不斷進化的技術。智能家居產品如何整合入生活,以及它們的優缺點又分別為何。
Thumbnail
時間凝結機是一項革命性的產品,旨在讓用戶能夠"凍結"特定的時刻,並在任何時候"解凍"這些時刻,重新體驗當下的感受、情緒和環境。這項技術結合了先進的虛擬實境、感官同步技術和時間感知算法,為用戶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時間旅行體驗。
Thumbnail
時間凝結機是一項革命性的產品,旨在讓用戶能夠"凍結"特定的時刻,並在任何時候"解凍"這些時刻,重新體驗當下的感受、情緒和環境。這項技術結合了先進的虛擬實境、感官同步技術和時間感知算法,為用戶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時間旅行體驗。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對於科技產品的需求不斷進化,從實用性到舒適性,從外觀到體驗。在聲音傳輸領域,我們追求的不僅是清晰度與高質量,還有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與便利性。基於這樣的思考,「空氣樂境耳機」應運而生,它不僅顛覆了傳統耳機的設計理念,更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聽覺體驗方式。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對於科技產品的需求不斷進化,從實用性到舒適性,從外觀到體驗。在聲音傳輸領域,我們追求的不僅是清晰度與高質量,還有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與便利性。基於這樣的思考,「空氣樂境耳機」應運而生,它不僅顛覆了傳統耳機的設計理念,更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聽覺體驗方式。
Thumbnail
「抱著產品睡」這個話題有一股獨特的溫馨和親密感,彷彿在訴說著一段微妙的愛情故事,這不再僅是產品,更像是一位陪伴者是那個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總是在身邊的朋友。 每當我們擁有了新的產品,無論是一支智能手機、一部平板還是一組耳機,都宛如迎接了一位新的成員,這個時候我們會仔細地摸索每一個按鈕
Thumbnail
「抱著產品睡」這個話題有一股獨特的溫馨和親密感,彷彿在訴說著一段微妙的愛情故事,這不再僅是產品,更像是一位陪伴者是那個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總是在身邊的朋友。 每當我們擁有了新的產品,無論是一支智能手機、一部平板還是一組耳機,都宛如迎接了一位新的成員,這個時候我們會仔細地摸索每一個按鈕
Thumbnail
在當今現代化的生活中,科技正迅速改變著我們的各個層面,包括了我們的家庭生活和親密關係。智能家居技術正在為情趣生活帶來新的可能性和經驗。本文將深入探討智能家居如何結合愛情和科技,為我們的情趣生活帶來全新的風貌。
Thumbnail
在當今現代化的生活中,科技正迅速改變著我們的各個層面,包括了我們的家庭生活和親密關係。智能家居技術正在為情趣生活帶來新的可能性和經驗。本文將深入探討智能家居如何結合愛情和科技,為我們的情趣生活帶來全新的風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