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貴婦的鞋櫃開始
陳慧如仍記得,她的服務人生是從「蹲下來」開始的。那時候,她在一家精品鞋店,面對的顧客多半是有身分、有財力的貴婦。每當她彎下腰,替顧客小心翼翼地穿上鞋子,她心裡總在想:「這不只是鞋子,而是他們自我價值的延伸。」

服務力,決定現金流
她的老闆曾經把她丟到第一線去歷練。從人資、行銷跨到營運,她才真正明白——產品力固然重要,但決定現金流的,是服務力。因為產品會隨時間過時,但服務留下的體驗,會讓顧客一次次回頭。
她回憶有一次,一位顧客試穿了十幾雙鞋,仍猶豫不決。旁邊同事已經不耐煩,但她依舊保持笑容,耐心解釋每一雙鞋的差異。最後,顧客雖然只買了一雙,但卻在結帳時輕聲對她說:「妳讓我覺得被尊重,下次還要找妳。」那句話,比任何業績數字都來得更有重量。

五感的體驗設計
「顧客不是只買產品,他們買的是整個體驗。」
她舉例:一家咖啡店的價值,不只是那杯咖啡,而是從踏進門時看到的裝潢、聽到的音樂、聞到的香氣,到手裡握著的杯子觸感,甚至服務員說的第一句話。這些「視、聽、嗅、味、觸」五感的交織,才是顧客真正付錢的理由。

她常對學員說:「便宜的咖啡到處都有,但讓人願意花一百多塊坐下來的,不是咖啡,而是那個空間給你的感覺。」
從 4P 到 4C 的思維轉換
在培訓過程中,她最愛講的一個例子是全聯。最初,全聯的定位是「全聯實在真便宜」,瞄準婆婆媽媽的市場。但隨著世代更迭,全聯逐漸從「低價」轉為「多元」與「便利」。它不只賣商品,還創造「好好吃」的食譜平台,結合短影音,甚至一鍵下單,十分鐘內食材送到家。這就是從 4P(產品、價格、通路、促銷)轉向 4C(顧客需求、成本、便利、溝通)的最佳案例。
「產品是什麼,顧客早就不在乎了,他們在乎的是『我需要什麼』。」她語重心長地說。
真誠,勝過套路
她分享過一次難忘的購物經驗。那天,她下班後走進一家香水專櫃,疲憊得不想多說話。櫃姐卻沒有急著推銷,而是先遞上一杯水,柔聲說:「姐,水比果汁更能滋潤妳的疲憊。」
這個小小的舉動,瞬間打動了她。接著,櫃姐透過提問和觀察,替她找到一款木質調、低調卻持久的香水,甚至描繪出一個畫面:「想像陽光從窗外灑進來,這個味道就是陪妳敲打筆電時的靈感。」

她笑著說:「我最後買下的,不只是香水,而是一段故事,一份被理解的感覺。」
這就是「服務先行,業績隨行」最真實的詮釋。
員工的培養:舞台與歸屬感
作為顧問,她不斷強調:留住員工,比留住顧客更重要。因為沒有快樂的員工,就不會有滿意的顧客。
她告訴創業者們:「不要把員工當工具人。」給予舞台,給予尊重,給予成就感,才能讓員工把顧客當朋友。她提到:「你要讓員工願意做事,更要讓他們好做事。」流程設計的簡化、培訓的完整性、以及公平的激勵,都是創造員工歸屬感的關鍵。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精選金句
- 「服務不是一種姿態,而是一種真誠。」
- 「便宜的咖啡到處有,但顧客買的是空間帶來的感覺。」
- 「產品力決定第一次購買,服務力決定顧客是否回來。」
- 「不要把員工當工具人,給他們舞台,他們就會創造奇蹟。」
- 「顧客買的不只是商品,而是故事與被理解的感受。」
- 「服務先行,業績隨行。」
- 「一個好的顧客體驗,始於五感,終於人心。」
- 「留住員工,才留得住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