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有」才是好命,比如有錢、有房、有車、有伴侶、有孩子,卻沒想過「有」是煩惱的開始。有錢煩惱被騙被偷被不肖子孫敗,有房擔心房價下跌擔心地震擔心漏水,有車煩惱被砸被偷被拖吊,有孩子擔心不孝叛逆不學無術,有伴侶擔心出軌外遇養小三。「有」是煩惱與苦的開端,「無」是苦與煩惱熄滅的開始,因為無憂無慮無煩無悶。
這位老太太做牛做馬扶養四個孩子長大,四個孩子感恩母親的勞苦,用盡心思讓她晚年過得舒服,不僅將家裡的水電費、電話費、網路費、瓦斯費等各種費用以網路轉帳支付,讓老媽媽不會因為忘了繳納而遭斷水斷電。孩子出生,兒子不忍母親操勞,花錢請保母照顧孩子,老媽媽在邊上盯著就好,除了不捨年邁的媽媽拖老命顧孫,也想給媽媽一個沉心潛修的晚年,除了做志工,什麼都不要管。
老媽媽聽了女兒的話,也就逐漸釋懷。有一天,老媽媽拿了一袋水果去給弟媳,見弟媳蓬頭垢面、精神不濟的抱著剛滿月的小孫女,便說,「看起來這麼累,是不是生病了?」弟媳脫口就說,「誰像您這麼好命,孩子自己安排好,不用您帶孫子,我是帶到腰痠背痛,睡也睡不好,實在是真痛苦。」老媽媽與弟媳閒聊幾句後就開離了,回程路上,想起女兒跟她說過的話,「晚年要看淡『關係』,不要受親子關係罣礙走不開,阻礙了晚年要回去的路。」老媽媽笑了,終於明白孩子希望她做福來囤,修一條好走的路。
老媽媽每天早上七點多就出門做義工,有時掃街,有時清潔公共廁所,接著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做到滿身大汗才回家洗澡,近中午便有社區服務人員送午餐來,吃完午餐,看了半小時電視就去午覺。午覺醒來做一點家務,晚上有時出勤務,睡前再跟子女煲電話粥,假日兒子女兒輪流回家陪伴,老媽媽不再感覺孤單,因為她已經知道,人生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都是過程。老智者說,不管有還是無,都要能安住當下,若有,那就好好接受,甘願做歡喜受。若是無,那就是無牽無掛,輕安自在。
#清淨心
#境隨心轉
#看淡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