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東京脫下西裝,換上祭典的法被
你是否也曾有過疑問,現在的東京,這座被現代與未來感層層包裹的鋼鐵叢林裡,是否還存留著炙熱與傳統的心跳呢?
我們總是在日劇、動漫中窺見祭典的隻光片羽——撈金魚的喧鬧、浴衣男女的靦腆、以及那充滿力量的「わっしょい!」(Wasshoi)吶喊。
而無論是戲劇還是動畫,東京總是熱門的舞台。

赤坂氷川祭最令我震撼的,不只是祭典的氛圍,更在於其所創造的強烈對比:
古老的祭典儀式,在充滿摩天大樓、高級辦公室與國際企業的現代赤坂街區中穿梭,這不僅是一種獨特的視覺體驗,更是日本文化中傳統與現代完美共存的活生生證明。
景點資訊與規劃建議
赤坂冰川神社
赤坂冰川神社創建於天曆5年(西元951年),江戶時代受到德川幕府的虔誠信仰,現在的社殿是由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下令建造,已超過300年歷史,是東京都指定的重要文化財。
社內供奉「素盞嗚尊」、「奇稻田姫命」、「大己貴命」,主要守護平安、驅邪與緣結。
每年秋季舉行的冰川祭,最初是為了感謝神明庇佑、祈求五穀豐收與城市繁榮,逐漸發展為赤坂居民最重要的年度盛事。
- 地址:東京都港区赤坂6-10-12
- 交通:東京メトロ千代田線「赤坂站」、日比谷線/大江戶線「六本木站」、南北線「六本木一丁目站」,步行約8分鐘。
- 官網:https://www.akasakahikawa.or.jp/
__
赤坂冰川祭
赤坂冰川祭是江戶時代規模盛大的「天下祭」之一,已有數百年歷史,江戶時代起便深受當地居民與武士階層所重視,也是現今東京少數能在繁華都會區中完整保留傳統風貌的祭典之一。
祭典以其華麗的「江戶型山車」聞名,山車上裝飾著精巧的人偶,是極具歷史價值的工藝品。
【祭典的三大亮點】
- 神幸祭:不同於一般規模的小型神轎遊行,神幸祭的核心是華麗的 山車與神轎巡遊。
約 30台山車與神轎 會依序出發,伴隨太鼓與笛聲,熱鬧巡遊赤坂街頭。山車雕刻精緻,許多保存自江戶時期,至今仍能看到職人手工的細膩工藝。
所謂「神幸祭」:是將神社神明的御神體請入「神輿」(みこし,Mikoshi,即神轎)中,巡遊其所守護的「氏子」區域,藉此為地方帶來祝福與庇佑。
- 神社儀式與傳統表演
正殿中舉行嚴謹的神事,神職人員與演奏者會演奏祭神音樂,並非對人表演,這點體現了「神在人先」的精神。參與者與觀眾可以體驗到日本人對「祭」的莊嚴與敬畏,同時又能在街頭享受熱鬧氛圍。
- 赤坂街區神轎巡行
赤坂是東京知名的商業與高級餐飲區,高樓大廈林立。
祭典當天,現代與傳統的景象交錯:神轎在摩天大樓間穿梭,隊伍不間斷地行進於赤坂的街道之間,伴隨著太鼓、笛聲與吶喊,形成「歷史與現代的融合」矛盾又無違和的場景,正是赤坂冰川祭最迷人的特色之一。
__
行前準備
《交通方式》
- 赤坂冰川神社位於東京港區赤坂,交通相當便利。
- 最近的車站是 赤坂站(千代田線),步行約8分鐘即可抵達。
- 也可以從 六本木站(日比谷線、大江戶線) 或 溜池山王站(南北線、銀座線) 出發,步行約10–12分鐘。
《確認祭典時程》
日本祭典活動時間非常精準,可在出發前上官網確認神幸祭巡遊路線、三座之舞表演等確切時間。
《攜帶物品》
- 自拍棒或小腳架:因為人潮眾多,想要拍到清晰的遊行畫面非常需要高度輔助。
- 防曬用品:九月的東京仍舊日照強烈,帽子、墨鏡、防曬乳都不可少。
- 水與小零食:雖然沿路有攤販,但祭典人潮時常需要排隊,隨身備水更安心。
- 一雙好走的鞋子:遊行持續時間長,無論是要跟隨遊行還是只是定點拍照,一雙舒適的鞋能讓你的旅程愉快度提升100%。
- 現金:祭典攤販與部分老店只收現金,請準備足夠的零錢。
《最佳觀賞位置》
- 神社入口:能近距離感受到神轎起駕的震撼,也是拍攝重點。
- 沿街轉角處:山車轉彎時最容易拍到完整的車身,畫面特別有臨場感。
- 如果想避開人潮,可以選擇 較晚的時段,尾隨神轎隊伍體驗,也能獲得不同視角的樂趣。
祭典體驗紀錄:從神社到巡行
10:00 AM,赤坂見附
一走出地鐵站,空氣中就瀰漫著一股不尋常的騷動。
不是平日西裝革履的上班族們匆忙的腳步聲,而是混合了太鼓低鳴、人群嗡嗡聲、以及隱約傳來的嘹亮吆喝的奇特聲響。
今天的目標,是東京十大神社之一「赤坂冰川神社」年度最重要的祭典——赤坂冰川祭。而我所參與的,正是整個祭典的最高潮:神幸祭。
所謂「神幸祭」,是將神社神明的御神體請入「神輿」(みこし,Mikoshi,即神轎)中,巡遊其所守護的「氏子」區域,藉此為地方帶來祝福與庇佑。
我原以為,這會是一場莊嚴而有序的巡遊,然而,我似乎低估了人們對傳統文化與祭典的投入程度。

__
觀賞神轎出發
跟隨著穿著祭典服飾的人們,亦步亦趨地走向神社。
越是靠近,那股能量越是驚人,當我終於看到神社入口的鳥居,驚訝的發現,放眼望去,大概有九成五的人都穿著各式各樣的祭典服飾,從町會的法被、到抬轎專用的「締め込み」(類似兜檔布),抬頭望去幾乎滿眼都是「參與者」而非單純的觀眾。


那一瞬間我甚至懷疑,這場祭典是不是「不對外開放」的限定活動:P
秉持著來都來了的心情,我沒有因為自己的格格不入而打退堂鼓,並在擠到門口附近後,終於看到了幾個穿著便服的外國遊客,讓我內心暗暗鬆了一口氣。
現場氛圍讓我不禁聯想到之前參加過的 原宿表參道元氣祭,但赤坂冰川祭因為有神轎和山車,顯得更莊嚴盛大一些,群眾的吶喊聲與音樂交織出獨特的「都市裡的祭典節拍」。
元氣祭比起祭典,更有運動會遊行隊伍的感覺XD

在這種人擠人的場合,自拍棒發揮了大功效,讓身高完全不佔優勢的我,得以居高臨下的躍過人群,窺見隊伍的全貌。
題外話:
使用自拍棒要注意禮節,有些活動地點是禁用的。
我其實也不太確定祭典使用是否可以,是因為看到像是當地居民的人也舉起自拍棒,這才拿出了自己的裝備。
祭典的隊伍,並非一台山車,而是一組又一組、一隊又一隊的神轎與山車,在接下來的一小時內,不間斷地從神社出發。

「わっしょい!わっしょい!」
雄渾的吶喊聲浪一波波襲來,伴隨著上下晃動神轎的動作──據說,晃動得越激烈,神明就越能釋放力量,賜福給這片土地。
抬轎者們汗流浹背,臉上卻是純粹的喜悅與光榮,那是種將個人完全融入集體的忘我狀態,一種不需要言語、跨越國籍都能感受到的生命力。
看著他們,莫名的覺得平時生活中的那些煩惱,都渺小得不值一提。

__
藍天下的神社參拜
約莫11點10分,我趁著一組隊伍出發的空檔,穿越人潮,走過祭典攤販,走進神社參拜的正殿處。

或許是大多數人都聚集在街道看遊行,神社內反而顯得安靜,能輕鬆完成參拜,還購入了九月限定花福鈴(桔梗花樣式),小巧精緻的設計讓人忍不住愛不釋手。


這已經是我一年內第四、五次造訪赤坂冰川神社,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如果說,高圓寺的氣象神社是與我「水到渠成」的有緣(每次參拜完,天氣總會放晴),那赤坂冰川神社就像一位我努力追求的「美人」。
過去幾次拜訪,天空總是不作美,灰濛濛的,這次終於在祭典當天迎來藍天,陽光穿透百年銀杏的枝葉,灑在古樸的社殿上,心情也隨之開闊。
感謝祭典神力的加持,我終於「抱得美人歸」,見到了它最燦爛的樣貌。

赤坂街區遊行
心滿意足地走出正殿,恰巧趕上了最後一組神轎的出發,我亦步亦趨的跟著隊伍緩緩前行,在人潮的推擠下默默融入了遊行隊伍,以「第一人稱視角」參與著這場盛事。

頂著九月依舊炙熱的太陽,跟著隊伍在赤坂的街道上前行。
身邊的人們,無論男女老少,臉上都掛著燦爛的笑容,他們的吶喊充滿了穿透力,那股發自內心的快樂與熱血,讓人不自覺地也跟著心跳加速,嘴角上揚。

從這個角度體驗祭典,完全不同於單純的旁觀:鼓聲在耳邊震動,吶喊聲此起彼落,抬頭望去是夾道歡呼的觀眾,低頭則是與我並肩行進的參與者。
那一刻,彷彿自己也被賦予了某種「臨時居民的身份」,與這座城市的心跳同頻。

雕工細膩的山車,承載著江戶時代的工藝精華,抬轎的人時不時會一起齊聲吶喊,伴著沿途居民與遊客的喝采,將熱情填滿整條街道,也像是在高樓大廈之間,讓傳統與現代展開對話。
這是一場屬於社區的盛宴,也是一個文化與傳統的延續。
如果你厭倦了千篇一律的觀光客行程,渴望觸摸這座城市最真實、最滾燙的靈魂──
那麼,歡迎在九月來到這裡,在赤坂的摩天大樓間,追隨百年神轎的腳步,一起投入這場一日限定的江戶風華盛宴。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