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也能過日本新年?用一塊「正月切餅」,過出屬於我的餐桌儀式感!
你是否曾經因為一部日劇、一本雜誌,對日本的文化產生了嚮往?
對我來說,那份嚮往不只是櫻花或祭典,而是藏在餐桌上,那些細微卻充滿儀式感的生活片段。
於是,趁著天時地利人合,我決定開啟一場「切餅創作計畫」。
文化典故:為什麼日本正月要吃切餅?
鏡餅 vs 切餅 vs 年糕 vs 麻糬
烹飪前先來認識一下本日的主角:切餅與他的家族們!
雖然它們看起來都像「白白QQ的糯米製品」,但在日文和中文裡的意思差很多:
- 切餅(きりもち):
切成長方形或方形的小塊年糕,方便保存與料理,鏡開後的鏡餅也會被切(敲)成切餅。 - 鏡餅(かがみもち):
日本正月供奉給神明的裝飾性年糕,通常是上下兩層圓餅狀年糕疊起來,上面放橙子或紙飾。象徵圓滿、歲月延續。 - 年糕(ねんがし/おもち):
日本語中的「お餅」泛指糯米製成的年糕,節慶、湯品、甜點中都會出現。
中文「年糕」則可能指糯米糕或年節糕點,不一定等於 mochi。 - 麻糬: 中文世界對日式糯米製品的常用稱呼,特指軟糯可口、可包餡的日式年糕。
日文原本沒有「麻糬」這個詞,是中文音譯的用法。
簡單記:
- 鏡餅 → 供神用的整組
- 切餅 → 切成塊方便煮的年糕
- 年糕 → 泛稱糯米糕(中日定義不同)
- 麻糬 → 中文對日式年糕的親切叫法
__
為什麼要吃切餅?
「切餅」的日文是お餅(おもち),而鏡開儀式的年糕不能用刀切,因為「切」在日本文化裡有斷絕、不吉的意味。
所以會用木槌或手把年糕敲開,稱為「鏡開」(開く=打開),象徵打開幸福之門。
吃切餅不只是一餐,而是延續神明庇佑的過程。
而且年糕的「黏性」也有寓意——人與人緊密連結、事業運連綿不斷。
__
鏡開日,我的餐桌變成年糕派對
正月的「鏡開」(鏡割り)在日本是個很有儀式感的日子,這天會把供奉給神明的鏡餅打開享用。
鏡餅是一種圓形的白色年糕,通常在新年前擺放在家中神龕或客廳,象徵團圓與豐收。
日本人相信,鏡餅吸收了神明的靈力,吃下它能得到保佑,也是一種感謝神明的方式。
今年的鏡開日,剛好遇上巳之日,我靈光一閃——不如來個「切餅四吃」,既吃傳統年糕湯,也做點創意料理,把文化變成餐桌上的享受。
巳之日是什麼?
在日本傳統曆法中,十二生肖不只用來算年份,也用來標記日子。
巳日(みのひ)屬於蛇的日子,而蛇在日本民間信仰中是「財神使者」,與掌管財富的辨才天女(弁才天)有關。
因此,巳日 常被視為祈求財運與新開始的好日子。
在這天做一些「新的開始」的儀式,會被認為能帶來好運。
鏡開+巳日=雙倍開運,切餅派對的理由就更充分了呢~
(下方附上巳之日很適合去參拜的東京以白蛇聞名的神社:蛇漥神社)

鏡開日的切餅派對:四種創意吃法
切餅四吃食譜
剛好以我和朋友的胃,四吃已是極限,
還剛好對上了巳吃這樣的諧音(還能不能放過諧音梗了XDD)
首先是去超市購買食材,很努力克制自己不要買太多哈哈哈


① 日式年糕雜煮湯
雜煮是日本元旦早餐的靈魂料理。
傳統上,吃下這碗意味著健康平安、圓滿吉祥。
- 材料:紅蘿蔔、乾香菇、海帶芽、味噌、生切餅
- 作法:
- 煮紅蘿蔔、香菇至軟,加入海帶芽與味噌調味
- 將切餅稍微烤過,待餅皮微焦帶香
- 將烤好的切餅放入湯中即可
📌 小知識補充
關東的雜煮多用醬油清湯+烤切餅,口感香濃;
關西則多用味噌湯底+煮軟切餅,味噌香氣濃厚。
在嘗試過後(試過煮軟麻糬的口感),我們一致認同湯+烤麻糬會給味覺帶來更多層次,烤過的切餅放進湯裡,外皮的焦脆感與湯頭的柔軟完美融合。
於是這次成品其實是:關西湯底+關東烤麻糬(混搭風)
雖然不正統,但歡迎大家跟著嘗試!

② 肉捲起司切餅
- 材料:培根、起司、生切餅(每份半塊/直切)

- 作法:
- 切餅包起起司,用培根捲起
- 下鍋煎至培根上色
- 淋上砂糖+醬油調成的醬汁收尾


鹹鹹甜甜的味道,就像居酒屋裡的燒鳥。
如果你也愛日式串燒店裡那種鹹鹹甜甜的滋味,你一定會愛上這道菜!
培根的鹹香、起司的濃郁與年糕的軟Q,再加上日式醬油的甘醇,三種風味在口中交織,那種複雜又和諧的滋味,真的會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喜歡燒鳥的真的不能錯過!

③ 豆皮起司切餅
意外的美味組合!如果你愛豆皮壽司和起司,會直接淪陷。
- 材料:豆皮、起司、生切餅(每份 1/2 或 1/4 塊)

- 作法:
- 將切餅與起司包入豆皮
- 微波 600W 約 1 分 30 秒即可

老實說,這是四吃中最讓我驚艷的一道。
微波後起司融化後緊緊黏住了切餅,每一口都能吃到起司牽絲搭配著豆皮的甜,用切餅打底混合出來絕佳的風味,詞彙難以形容,建議如果這些食材都不討厭的話可以直接嘗試!
這道菜真的太適合當作宵夜或點心,快速又美味,絕對是我的「幸福瞬間」排行榜前三名。
沒想過豆皮與起司的組合,可以和切餅(年糕/麻糬)這麼搭,超級推薦啊啊啊──

④ 年糕紅豆湯
烤切餅,看它們慢慢澎起來好療癒
暖胃甜湯版本,寒冬一碗剛剛好。
- 材料:紅豆、生切餅
- 作法:
- 切餅烤至微焦膨脹
- 紅豆煮至鬆軟,加糖調味
- 將切餅放入紅豆湯中

吃完三道鹹食,當然要用一道甜點來收尾。
紅豆湯,在日本文化中同樣有著溫暖心靈的象徵,把切餅烤到表面膨脹、邊緣微焦,再把它輕輕放入熱騰騰的紅豆湯中,光是烹飪的過程就帶來一種平靜療癒的感覺。

餐桌上的文化與幸福
這四種切餅吃法,一餐就能滿足鹹湯、甜湯、肉香、起司香。
除了味覺上的享受,帶著文化與儀式感的食物,讓這一餐變的更令人滿足與難忘。
吃下去的不只是年糕,還有一整年的好運和暖意。
- 巳之日的財運寓意
- 鏡開儀式的「打開新一年」
- 切餅黏黏的連結祝福
最後搭配上去金澤買回來的金箔昆布茶,在這象徵財運亨通的巳之日,增添傳統外屬於我們自己的小創意。
明年的正月也來試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