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加沙」這個名字,過去一星期相信在亞洲地區都成了一個熱門關鍵字。
左先生是在9月初已經計劃了遊台北的行程,也沒有想過9月下旬還是會有颱風,而且是超強颱風會趕在風季的尾巴。
我在香港出發時,一邊拖着行李箱,一邊撐着雨傘,是暴雨級的情況。(到飯店才知道,雖然我已經是用好一點的合瑪克的行李箱,但仍然滲了水弄濕了兩條備換的褲子。本來我打算是用很多年前淘寶買的那兩個「想它壞卻怎樣也用不壞」的便宜行李箱。)
在香港貴賓室暴飲暴食後,就開始上機,也被安排在窗口位置。現在航空公司都很多計謀,以往能在一堆靠後的位置任選位置,現在都轉成預辦登機時硬編一個座位,如果不想要就要離開app再進入。目的當然是想客人加NT$240去選座位。)
而且如果是單人的話,系統預設是給你中間位置,好讓你成為別的情侶的破壞者(誤)......上次3月時,我就是坐在中間,然後一對女生上機後詢問我能否換靠窗或靠走廊位置。這次我則到機場才編座位,地勤人員就比較好心的替我編了靠一邊坐。
但這個座位的椅是壞的,椅背不斷的向後靠,我調回原本位置不一會又靠後了。最慘是起飛、用餐和快將降落時都被服務員要求我調好座位,調到我也有點不爽了。
飛機餐點方面......竟然是一個菠蘿叉燒包+一支水。好喇,價錢問題明白的,而且航程就1.5小時,左先生也在貴賓室吃飽飽了,所以沒差。不過我記得之前是有出過三杯雞飯的小飯盒的。

機上娛樂設施原來都變了手機版。起飛後你用手機會掃描到一個SSID,連上就是機上的系統,然後掃描椅背上的QR二維碼,就有一個可以看節目的畫面。

這個好像原來有不少人都不知道。我身旁的一對情侶偷看到我在做一連串動作後,再偷瞄了我的手機畫面,然後也照樣跟着做了(笑)。
1.5小時的航程真的很短,完全沒有要去洗手間要鄰座讓路的疑慮。反而是中段又遇到氣流不穩倒是真的有點驚(回程更驚險就是了!)

終於在風和日麗,暴風雨前夕來到台北桃園機場!
一入境第一件事當然是去抽遊台灣的環節,可惜這次沒中獎。但無損雅興,一樣打算會爆買伴手禮。
然後去換機場捷運和72小時任乘券(在kkday買,整體有優惠也很方便),就打算直接到動漫朝聖地:北車地下街。
香港的動漫和台灣的動漫速度差不多,基本都是非常緊貼日本的潮流。而北車地下街Y區更是指標中的指標。因為我拖着行李箱在北車逛了大約一小時,在Y區、K區、京站穿梭(我承認我是找不到路去Z區),反而是行到了中山站。
時間差不多就啟動捷運任乘券搭去西門町,到酒店check-in大約是5時,打算回房間整理一下就準備去夜市活動。
打開行李箱,發現內裡有少許濕的,再摸下些衫褲,發現應該是進水了,所以有些衣服弄濕了。害得我要在酒店房間拿着風筒在烘乾。後來我下意識覺得這些衫褲應該用不着了,也就放棄了。(因為已經預判到可能要改機票。)

心理負擔比較重的,大概是香港起飛到台北落地,我是一直留意風暴消息,多少有點不放心,弄得個人總是像有東西沒完成似的,不斷的刷新聞頁,竟然將3天的數據量幾乎耗了三份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