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自性三學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 ─《六祖壇經》

 

這四句偈說的是「戒、定、慧」三無漏學,即三種沒有煩惱,沒有是非,善美圓滿的學問。

 

「戒、定、慧」三學,沒有離開過我們的心。你說,哪裡有戒?哪裡有定?哪裡有慧?都在我們的心中。因為「心地無非自性戒」,假如我們的心中沒有是非得失,沒有做非法不當、違反道德的事,那就是自性的戒律。

 

「戒」,有防非止惡的意思,如果心中不計較別人的是非善惡,對自己也不生起是非善惡的念頭,在自己的真心本性裡面,就已經具備戒的力量。

 

「心地無癡自性慧」,假使心地裡沒有愚癡、沒有無明妄想,那麼我們的自性就是一種智慧,智慧現前就能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理。

 

「心地無亂自性定」,內心不妄動,不為塵境所擾,內心安詳不亂,那就是自性裡的定力。「戒、定、慧」三無漏學,是佛陀的教說,實際上在我們每個人的自性裡,都已具足自性的戒、自性的定、自性的慧。

 

「不增不減自金剛」,自性裡的戒、定、慧,並不會因為你持戒,就增加了戒行,也不會因為修慧才有智慧,更不是從參禪、打坐、入定才產生定。自性的戒定慧,是人人內心本自具足,本不動搖,本不來去,恆常不動的寶藏,並不是表相修行才得到的。

 

如果我們懂得自性當中本自具足戒律、禪定、智慧,信心就會如金剛般堅固,不為外境所壞,而且能銷融外境;即使遇到外境給予的種種打擊、煩惱是非,也能超越是非、打擊,轉煩惱為菩提。


 

《六祖壇經》的這四句偈勉勵我們:「佛性人人本具,應善加發掘自己自性中的金剛寶藏!」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7會員
797內容數
歸依自心三寶: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2025/10/22
「學佛功德」,清涼大師的註解註得很簡單,「學佛德行以為能至」,這個能至的意思就深了,至是到達,到達什麼地方?到達無上正等正覺,那是要學佛的德行才行,佛的德行從哪裡學起?大乘教裡頭佛常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就知道了,要從佛心做功夫。佛的心是什麼?大乘教裡面很多地方為我們很具體的說出來,平等心
Thumbnail
2025/10/22
「學佛功德」,清涼大師的註解註得很簡單,「學佛德行以為能至」,這個能至的意思就深了,至是到達,到達什麼地方?到達無上正等正覺,那是要學佛的德行才行,佛的德行從哪裡學起?大乘教裡頭佛常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就知道了,要從佛心做功夫。佛的心是什麼?大乘教裡面很多地方為我們很具體的說出來,平等心
Thumbnail
2025/10/21
為什麼學的人少?這個世間名聞利養放不下,還想貪著,這一念貪心,把我們學阿彌陀佛的功夫破壞了,徹底破壞了。我們在前面多次講過,李老師常常舉的比喻,一杯醍醐,佛經上講的醍醐是天人最好的飲料。這一杯,一杯醍醐,天人最好的飲料,裡面滴一滴毒藥,這一杯醍醐全變成毒藥了,全壞了。我們心裡面完全是阿彌陀佛,突
Thumbnail
2025/10/21
為什麼學的人少?這個世間名聞利養放不下,還想貪著,這一念貪心,把我們學阿彌陀佛的功夫破壞了,徹底破壞了。我們在前面多次講過,李老師常常舉的比喻,一杯醍醐,佛經上講的醍醐是天人最好的飲料。這一杯,一杯醍醐,天人最好的飲料,裡面滴一滴毒藥,這一杯醍醐全變成毒藥了,全壞了。我們心裡面完全是阿彌陀佛,突
Thumbnail
2025/10/20
學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識」五蘊,因為,我們一切的煩惱就是在五蘊的生滅中累積。天地萬物一切物質,包括我們的身體,都稱為「色」。人生之大患在於有「身」,人有了身軀才會感受、思考,然後去造作,因而招來福與禍。   用心明辨是非 修行利益眾生   身體可以用來修行,投入人群、利益眾生,
Thumbnail
2025/10/20
學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識」五蘊,因為,我們一切的煩惱就是在五蘊的生滅中累積。天地萬物一切物質,包括我們的身體,都稱為「色」。人生之大患在於有「身」,人有了身軀才會感受、思考,然後去造作,因而招來福與禍。   用心明辨是非 修行利益眾生   身體可以用來修行,投入人群、利益眾生,
Thumbnail
看更多